-
林紓與《新青年》同人結(jié)怨考辨
摘要:目前,關(guān)于林紓與《新青年》同人結(jié)怨的兩種通行說法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錯誤。
-
船上的老舍
老舍寫過一篇文章名為《船上——自漢口到宜昌》,發(fā)表在1938年10月16日第七十七期的《宇宙風》上。
-
“他們的人性比我們深刻得多……”
王安憶與父母合影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像茹志鵑、王安憶母女二人同為當代重要小說家的例子,想來想去想不出之二。
-
汪曾祺:“最后一位文人作家”
在四十余年的文學編輯生活里,圍繞文學和作品,《十月》雜志創(chuàng)始人之一、編輯家張守仁和作家們接觸漸深,成為摯友、諍友,情誼深厚。
關(guān)鍵詞:  汪曾祺2019-11-24
-
陳平原:作為演說家的聞一多
1946年2月27日,聞一多在西南聯(lián)大召開的“慶祝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功”大會上演說 今年是聞一多先生誕辰120年。
-
一部關(guān)于戰(zhàn)爭靈魂的詩意長篇
劉白羽(1916~2005),1936年畢業(yè)于北平民國大學中文系,1941年參加革命工作。
-
張昆華:馮牧與劉白羽
馮牧 劉白羽 1951年7月,新中國誕生后的一年多,身為初中生的瘦小的我終于盼來機緣,由家鄉(xiāng)鎮(zhèn)沅縣中學公函推薦,又經(jīng)縣委會核準蓋印,得以如愿參軍,并從此開啟了我的軍旅文學生涯。
-
吳寶三:憶王力先生
我出生在松花江畔一個小鎮(zhèn)的貧民家庭。
-
聞一多的藝術(shù)人生
今年的11月24日是聞一多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
魯迅是否會柔道
魯迅在《柔道入門誓約書》上的簽名 1903年3月,魯迅剪辮后的第一張照片 1909年,魯迅在東京蔣抑卮病室。
-
從川端康成說回陸小曼
止庵兄: 自那次中華書局新書發(fā)布會一聚,暌違有年。
-
司馬光及其不朽名著《資治通鑒》
今年11月17日是北宋著名史學家與政治家司馬光誕辰一千年。
-
王家新:與馮至和“馮至的里爾克”相遇
一 我生長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很早就愛上了文學,沒有任何朋友,也沒有什么文學的圈子。
-
作為學問家的魯迅
長期以來,魯迅以文學家、思想家、啟蒙者,甚或以馬克思主義者為世人所知。
-
杜甫與元稹
前些日子到成都,去的第一個景點,便是心儀已久的杜甫草堂。
-
陳寅恪:志在求真的一代宗師
五十年過去了,歷史學家陳寅恪的幽靈,并沒有隱入歷史的荒塚。
-
史鐵生的“寫作之夜”
說到史鐵生在寫作上的變化,固非轉(zhuǎn)型,而是深化。
-
凱旋之后的王陽明
自秦刻石頌德以降,歷代興師揚威之人在勝利之后,往往勒石立碑,昭銘其功。
-
何懷宏:文明的遺存與共存
對《魯濱遜漂流記》可以有多種解讀,本文的解讀是從文明的角度展開。
-
對影成三人:郭沫若、李白與杜甫的互文寫作
內(nèi)容摘要 暮年郭沫若創(chuàng)作于特殊歷史境遇中的專著《李白與杜甫》,對那個時代和作者本人,乃至對于作為中國文學思想史現(xiàn)象的李白杜甫觀接受史考察,都是一本有意味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