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藝評論,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文風?
編者按:環顧時下文藝評論領域,文風問題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2024-07-04
-
工業文學豈能簡單等同于“工廠文學”
【當代文學現場脈動觀察】 5月16日,由中國作協、遼寧省委宣傳部指導,遼寧省作協主辦的新時代遼寧文學“火車頭”創作計劃啟動儀式在遼寧沈陽中國工業博物館舉行。
2024-07-03
-
漫談農村題材創作中村支書形象塑造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說:“到2050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基礎在‘三農’,必須讓億萬農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趕上來,讓美麗鄉村成為現代化強國的標志、美麗中國的底色”(習近平:《論“三農”工作》第238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年版)。
2024-07-01
-
寫出鄉村文化精神嬗變時的艱難與創新
四十多年來,中國鄉村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不僅物質生活漸趨豐足,城鄉之間差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縮小,人們在精神文化追求上日漸復雜化、多樣化,諸多的外來文化不僅穿街過巷,風行于城市,也經由某些特定人群還有便捷的網絡,對廣大鄉村產生無形且強烈的、以點帶面的影響。
2024-06-28
-
文學的地域指向意味著什么?
地方/地域與文學的關系,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對作家創作而言也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問題。
2024-06-26
-
有異秉的細節是小說中充沛的氧氣
【探尋細節的魅力和張力】 每一部經典小說中,都有值得稱道的細節。
2024-06-26
-
沉浸與交互:當數字藝術親近文學經典
文學經典的接受與傳播不是封閉僵化。
2024-06-19
-
今天我們怎樣讀文學
我一直認為,讀書之要更在老老實實地讀,何需那么多的說教,又是“分級”、又是“必讀”等一串說詞兒,更無需如此機械。
2024-06-12
-
影視劇加強文學性漸成焦點
【文藝觀潮】 近年來,影視劇如何加強文學性成為業界探討的新焦點。
2024-06-12
-
細節像璀璨的星,分布在文學世界的夜空
對于小說來說,細節有重要作用。
2024-06-12
-
王彬彬:文學與民間
最近,西南某大學文學院開了一個全國性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方面的學術會議,會議的主題是“民間、民俗與地方文學的當代價值”。
2024-06-10
-
近年文學的新變及思考
每天看稿發稿,一年下來兩千萬字,審美疲勞不可謂不嚴重。
2024-06-07
-
現象、問題與路徑
全媒體的興起對傳統文學期刊影響最大的到底是什么?據觀察,截至目前,其影響主要在于被多種所謂“自媒體”分流了大量讀者與受眾,以及傳統的營銷渠道被大幅削減。
2024-06-05
-
文學批評是文學史的初稿
在文學研究中,文學批評、文學史與文學理論三者密不可分,是“三位一體”的關系。
2024-06-03
-
在“新時代山鄉巨變”中振興鄉土小說
由中國作家協會、廣電總局宣傳司、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南省作家協會支持,中國作家網合作,湖南廣電集團(臺)出品的紀錄片《清溪村——新時代山鄉巨變》,在湖南衛視、芒果TV收官 近二三十年以來,中國鄉村社會發生了巨大轉型,但以之為書寫對象的鄉土小說創作卻出現了明顯的衰落。
2024-05-29
-
文學和影視如何更好地相互借鑒
在這個藝術融合的時代,我們在文學、影視創作上,要守正創新,積極互動,相互賦能,驅動“破圈”。
2024-05-27
-
文學與影視:“超文化”時代的雙向滋長
一、話題爭議中的改編熱潮 每有文學改編的熱門影視作品出現,都伴隨著一波文學與影視關系的討論和爭議,如古典四大名著的每一次影視改編都會有對于“弘揚經典”還是“毀經典”的爭論和質疑。
2024-05-27
-
在民間文學中挖掘中國故事的根脈
作為我國有史以來記錄民間文學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種類最齊全、形式最多樣、最具活態性的文庫,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集合各級民間文藝家的有生力量,堅守田野陣地,以出版為載體,涵蓋神話、史詩、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民間歌謠、民間長詩、民間說唱、民間小戲、諺語、俗語、謎語、民間文學理論等十二個民間文學門類,不僅把幾千年來活態傳承的民間文化凝聚為有形的文字,形成了學術研究的富礦,也匯聚出服務當代文藝創作,激發民族情感共鳴的寶庫,同時也為數字化時代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與創新提供了標本和樣本。
2024-05-27
-
讓更多基層寫作者看到實現夢想的可能
不久前,一場籃球比賽引起人們的關注。
2024-05-22
-
我們永遠需要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縣城文學”
縣城,比鄉村大,比城市小。
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