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漫談農村題材創作中村支書形象塑造問題
    來源:文藝報 | 張陵  2024年07月01日08:02

    習近平總書記說:“到2050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基礎在‘三農’,必須讓億萬農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趕上來,讓美麗鄉村成為現代化強國的標志、美麗中國的底色”(習近平:《論“三農”工作》第238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年版)。新時代農村題材文學創作,要想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基礎也在農業、農村、農民。說到底,就是讀懂“三農”大書,講好“三農”故事。中國文學在反映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現實中,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破解“三農”難題、走共同富裕之路,關鍵在黨的領導,關鍵在農村基層黨組織,也就是農村黨支部的作用。由此,自然而然要把目光聚焦在鄉村領頭人——黨支部書記身上。今天,寫好農村基層領路人,塑造好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形象,不僅是農村題材小說創作的一個重要任務,而且也是農村題材小說的突破方向。

    幾乎所有反映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現實的報告文學,在描寫農民擺脫貧困、發家致富時,都會自覺寫到黨的領導,寫到黨的基層組織破解復雜的民生問題的能力和水平,落點也自然而然會聚集村黨支部書記

    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的文學形象,一度更多地集中在報告文學里。報告文學作為我們時代的文體,正在從文學的“輕騎兵”成為文學的“特種兵”,經常起著主力軍的作用。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幾乎所有反映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現實的報告文學,在描寫農民擺脫貧困、發家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分享中國改革開放成果,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時,都會自覺寫到黨的領導,寫到農村黨支部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黨對農村工作的各項政策,寫到黨的基層組織破解復雜的民生問題的能力和水平,落點也自然而然會聚集于村黨支部書記。一個領頭人的思想和決策,常常直接影響到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敗。好的領頭人會給農民謀利益、謀發展,壞的領頭人會使鄉村停滯不前,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窮。因此,黨支部書記是農村工作的靈魂人物,也是文學必須重視的人物。于是,就產生了怎樣寫這樣的人物、塑造這樣的人物形象問題。我們從何建明的《那山,那水》、王宏甲的《塘約道路》、徐劍的《金青稞》、羅偉章的《下莊村的道路》等優秀報告文學以及近期余艷的《新山鄉巨變》、李英的《群山回響》、張國云的《浙里風》、勞罕等著的《神山星火》等作品里,都看到作家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寫出了一大批個性不同、目標一致、各顯神通的農村黨支部書記。而這些人物中,數何建明《山神》的主人公黃大發寫得最感人,形象塑造得最成功。

    《山神》講述了地處貴州深山老林的窮山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的故事。他當了幾十年村支書,只干成了一件事:開山劈嶺,修出一條幾十里長的水渠,把山外的清水引到村里。他個子很矮,口才不好,不愛說話,性子有些悶,想法也很簡單,就是讓村里人能喝上干凈的水,讓村里人用干凈的水煮出白米飯。為了把這個想法變為現實,他帶領老百姓干了幾十年。這是一個像大山一樣沉默、意志十分剛硬的老黨員,是在擺脫貧困斗爭一線的老英雄,作家用“山神”二字,準確地寫出了黃大發個性的本質,寫出了他的性格、靈魂,塑造了一個具有時代精神高度的英雄形象。這個人物形象不光是何建明作品的新高度,也是新時代報告文學創作的新高度。

    基層干部,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村支書外,還有相當數量是外來的、與村支書一起工作的駐村第一書記。他們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新力量,也是農村生活出現的新人物

    小說塑造人物形象與報告文學不一樣,有自己的藝術規律。不過,報告文學所反映的時代思想主題、所積累的創作經驗,顯然已經為小說創作所吸收,給小說創作以良多啟示,推動著小說更加關注和思考“三農”現實問題,并按照其創作的規律,寫出優秀的作品。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們看到,農村題材小說創作表現出積極的態勢,以長篇小說為例,就有忽培元的《鄉村第一書記》、趙德發的《經山?!贰㈥愐氵_的《海邊春秋》、溫燕霞的《琵琶圍》、關仁山的《金谷銀山》、喬葉的《寶水》、老藤的《草木志》、陳彥的《星空與半棵樹》等。作品數量不算多,卻很有鮮明的創新意識,出現了新時代文學應有的新視角、新感受、新思考,不光描寫鄉土風俗風情人物,描寫農村現實的矛盾與沖突,還寫出了我們黨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引領、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所激發出來的內生動力,以及黨的基層組織帶領人民群眾艱苦奮斗,一點一滴創造美麗鄉村、一步一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歷史進程。這些作品中,作者通過扎根現實生活,提煉深刻的思想主題,塑造出生動的人物形象??梢哉f,小說與報告文學都能夠正確反映鄉村真實生活,共同打開了中國文學新格局,呈現出中國文學新時代的風貌。

    這些小說描寫的基層干部,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村支書外,還有相當數量是外來的、與村支書一起工作的駐村第一書記。他們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新力量,也是農村生活出現的新人物。作家也是外來者,自然會把目光更久地停留在這些外來者身上,與他們產生思想的共鳴、心理的共振,筆端也就跟了上去。最先感應到時代脈搏,捕捉到時代信息的是忽培元的《鄉村第一書記》,作家描寫了語不驚人、貌不出眾的年輕共產黨員白朗到鄉村任職后的成長經歷。故事生動,主題鮮明,人物形象讓人耳目一新。趙德發《經山?!分械膮切≥餅槿松屏迹瑐€人生活并不如意,人生態度有些消極,但在下到基層工作以后,她接觸到與生活斗爭的普通老百姓,培養了與人民群眾的感情,發揮了自己工作認真、細致、扎實的優勢,為老百姓辦了許多難事實事,自己也變得開朗起來,精神振奮起來,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目標。溫燕霞的《琵琶圍》寫文藝工作者何勁華到當地最貧窮的山村負責扶貧工作,努力讓鄉親們早日擺脫貧困,發家致富。何勁華最初只懂文藝,沒有太多用得上的社會人脈,加上當地少數干部工作不細致,老百姓有一些對立情緒,工作展開得不順利。經過深入調研,他逐漸找到與老百姓情感溝通的方式,也從“扶志”入手,打開了局面,創新了工作。老藤的《草木志》則很巧妙地把“駐村第一書記”轉化為敘事者的“我”,從駐村第一書記的視角分析觀察鄉村的政治關系、經濟關系、歷史關系、社會關系和文化關系,探索鄉村綠色發展的新路子,以“我”的視角描寫了實干的村支部書記、質樸的農民、善良的鄉村婦女、智慧的老人等。作品很多觀點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如要當好駐村第一書記,必須學會調查研究,要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透過現象看本質;如駐村第一書記不能當旁觀者,不能多看少干,必須融進鄉村生活,深入其中的矛盾沖突,才能找到工作的抓手,等等,這些觀點,實實在在地探索了農村工作的規律,也豐富了人物形象的內涵。

    陳彥的長篇小說《星空與半棵樹》寫的是“三農”問題比較突出的時期,鄉村現實矛盾沖突較為劇烈復雜。新時代農村題材創作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探索,終于出現了《星空與半棵樹》這樣的代表作,小說成功塑造了安北斗這個黨的鄉村基層干部典型形象,成為新時代文學的一座里程碑

    陳彥的長篇小說《星空與半棵樹》是近年來極為難得的一部農村題材優秀作品,特別值得深入討論。小說中的安北斗、溫如風、孫鐵錘三人是高中同學,都是北斗村人。如今孫鐵錘當上了北斗村黨支部書記,溫如風發了家,在河邊開了一座榨油坊,安北斗則是鎮上一個副股級的小干部,無權無勢,也看不出有什么本事,唯一的愛好就是每天晚上到山頂上去看星星。事情起因不算大:溫如風與孫鐵錘共同擁有一棵百年大樹的產權,有一天孫鐵錘私自把大樹高價賣到城里,溫如風氣不過,找孫鐵錘理論。后者利用村黨支部書記的權勢,找人把溫狠狠打了一頓。溫如風向上告狀,要求討個公道。但鎮上和縣上的領導都在忙著經濟發展的大事,顧不上“半棵樹”這種小事。于是溫如風逐級上告,一直告到北京。領導越不管,他告得越厲害,很快成了令人頭疼的上訪達人,小事情釀成大事件。每當溫如風出門反映情況,鎮上就派安北斗去把人帶回來,還讓他回到村子里也要注意溫如風的動向。安北斗看星星的望遠鏡,成了看住溫如風的必備工具。兩人一跑一追,斗智斗勇。時間長了,安北斗開始發現,溫如風不光反映自己“半棵樹”的利益,還反映孫鐵錘欺壓村民、官商勾結、侵吞國家資源等黑社會犯罪問題,安北斗漸漸同情起溫如風,主動引導他依法上訪。這一行為不僅保護了百姓的合法權益,又穩定了社會大局。

    北斗村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鎮委書記南歸雁發展文旅產業,搞“點亮工程”,把鎮上每一座山頭都裝了燈,一到晚上,亮如白晝,引來了許多游客,搞活了經濟。可是,山上的動物跑光了,樹上的鳥兒也分不清日夜了,安北斗也看不到星空了。這種發展模式勞民傷財,不可持續,一場大雨過后,就變成了一個爛攤子。不過孫鐵錘利用領導的形象工程個人掙到了不少錢,他的膽子越來越大,挖河取沙,把溫如風的油坊變成孤島,看上去像一個巨大的蘑菇,一場大水就足以屋毀人亡。孫鐵錘私自炸山采石發大財,出了人命,他就用錢擺平。更令人發指的是,他在山上立了一尊高大的石雕佛像,而佛像的臉形是照著他的臉雕刻的。

    仰望星空讓安北斗內心平靜,獲得了人生的智慧。他有責任意識、擔當意識,逐漸學會了做農村實際工作,開始對老百姓的事情時時放在心上。當他煩躁的時候,就到山上看星星,而星空又激活了他的思維,讓他明天的工作有了動力、有了方向、有了辦法。兩種看似矛盾沖突的心態,居然和諧地統一在這個與世無爭的人物形象上。溫如風也看出了安北斗的個性特點,知道他對天文臺非常喜愛,也就有意讓他往有天文臺的城市跑,兩人心照不宣,開始有了默契。小說最后,孫鐵錘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安北斗從一個被邊緣化的無用人成長為一個老百姓信賴的鄉村基層干部,他當上了北斗村的第一書記,領著鄉親建設美麗村莊。

    同為村支書,孫鐵錘是一個鄉村惡霸的形象,安北斗則是一個實誠厚道的鄉村干部。兩個形象一比較,就比出了安北斗性格的豐富內涵。這個形象可圈可點之處很多,但我們至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第一,民生問題無小事,小事就是大事,不管小事就會誤大事。小說中說的“半棵樹”,看上去確實是小事,但藏著一個村支書利用自己的權勢強占老百姓利益的大事。安北斗接手后,才知道這里面水很深,有黑惡勢力的興風作浪,也有嚴重的腐敗問題。而有些官員,還在以做大事為名,無視民生小事,后果自然可想而知。第二,不能低估人民群眾的力量。溫如風看上去是典型的弱勢群體。一個農民被逼到選擇上訪來解決自己的正當利益,算是弱勢到家了。但是,他熱愛黨、相信政府,他遵紀守法,依法申訴,認定目標就堅持到底,絕不向惡黑勢力低頭妥協,終有一天會迸發出強大的力量。溫如風以一己之力,最終揭開了北斗村黑惡和腐敗的蓋子。安北斗正是從溫如風身上感受到了公平正義的力量。第三,站到歷史正確的一邊。作品寫的是“三農”問題比較突出的時期,鄉村現實矛盾沖突較為劇烈復雜。對安北斗這樣的弱勢干部是一個相當嚴峻的考驗。一不小心,就會與又是黨支部書記又是老同學又是富豪的孫鐵錘同流合污,替人看家護院,但他堅定地站在老百姓這一邊,同樣也不向惡勢力低頭。就因為他頭上有一片星空,他是忠誠的共產黨人。

    新時代農村題材創作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探索,終于出現了《星空與半棵樹》這樣的代表作,小說成功塑造了一個黨的鄉村基層干部典型形象,成為新時代文學的一座里程碑。

    文學“新人”可能屬于新出現的人物,也可能屬于那些不斷出現的人物,關鍵看人物形象能否注入新的時代內容。鄉村黨支部書記并非新奇人物,但最有可能出“新”

    鄉村黨支部書記的形象具有時代文學“新人”的潛質。多少年來,中國文學從未停止尋找文學新人的努力。每當創作出現從未寫過的人物的時候,評論家們就會非常敏感,千方百計要讀出“新”之所在。不過多數情況是,人們最終還是把“新人”的希望寄托在下一部作品上。文學“新人”可能屬于新出現的人物,也可能屬于那些不斷出現的人物,關鍵看人物形象能否注入新的時代內容。鄉村黨支部書記并非新奇人物,但最有可能出“新”。

    肖克凡的《機器》是一部工業題材長篇小說。主人公王瑩是國營大廠的黨委書記。在城市改革、市場化的大潮中,工廠生產和經營都陷入嚴重的困難。她苦苦支撐,還是無法擺脫工廠破產的命運。而這個時候,作為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哥哥王援朝領導鄉村集體企業,干得風風火火。王援朝當年在村子里當知青,受傷坐輪椅,腦子特別靈活管用。他讀了許多馬列著作,理論水平很高。然而,他研究的是村里的那些地主們當年怎樣賺錢,怎樣發財。村里人想偷偷掙點錢,常來向他討主意。改革開放后,他當上了村黨支部書記,放開手腳,帶著村里人搞工業,發家致富,成了當地贊揚的“輪椅書記”。但他心里很明白,自己的成功不過是鉆政策法律的空子,打打擦邊球而已,利用國營工廠的困難,把村里的企業做大做強,留下不少隱患,終不是發展經濟的正路子。同時,他對自己也有清醒的認識,雖然讀了許多馬克思著作,但并沒完全讀懂,還沒成為馬克思主義者。所以,當他治好病站起來時,主動辭去村里所有的職務,平靜地接受可能給自己造成不利的審計。

    一部工業題材的小說,最終卻在“三農”問題上體現了作品主題的深刻性,折射出時代復雜的矛盾沖突,傳遞出現實的憂患意識,人物帶出新意,形象品質特別接近文學“新人”。當然,由于不是作品的主人公,這個村黨支部書記形象的價值意義被嚴重低估。實際上,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這個形象一直沒有被超越。要知道,當時文學作品的村支書形象,多數都是真實“大邱莊”的文學版。直到現在,這樣版本的小說人物還一直在延續,如《星空與半棵樹》的孫鐵錘。作家們確實都看到了改革進入深水區,社會思想和觀念沖突加劇,各種風險疊加,傳導到廣大農村,帶來了“三農”問題的突出。在改革最困難的時候,問題還很嚴峻,在一般作品看來幾乎無解。

    “三農”問題的村莊,面臨如土地荒蕪、人口流失、村莊空心、農民貧困等困境,根本原因就在于農村黨的基層組織的渙散無力,失去了領導作用,有許多地方,還出現了嚴重政治生態問題。凡是黨的領導缺失空白的地方,“三農”問題就特別突出,矛盾沖突就特別劇烈。在一個時期里,文學通常會用寫負面的黨支部書記來真實反映現實,間接表達對時代問題的思考。

    “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家園、記憶中的故園”(習近平:《論“三農”工作》第100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年版)?!叭r”問題的破解,關鍵在黨。進入新時代,黨中央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依靠人民群眾,破解了許多看似無解的難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上了臺階,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民生顯著改善,中國農村面貌煥然一新。我們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里,摘出一些老百姓記得住、傳得開的語句,就能感受到一個偉大時代的到來,如“以人民為中心”“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擺脫貧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等等,這些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光輝的語句,形象生動地展現出我們新時代的“三農”新思想和新主題,指引著中國文學的創新方向,也提示小說人物形象塑造如何出“新”。

    坦率地說,小說寫負面的村支書難,寫具有“新人”品質的村支書更難。《星空與半棵樹》中安北斗的出現,讓這個問題有了重要的轉機,帶給我們很大的希望。如果說,肖克凡筆下的村支書王援朝最終還帶有時代困惑的話,那么,陳彥筆下的第一書記安北斗則很清醒,而且越來越清醒。他通過長期仰望星空,從中獲得感悟,也獲得智慧。他的智慧并不高深,就是回到現實、腳踏大地,小事做起、埋頭實干。這樣一個普通人形象的塑造,深得創新理論之魂,注入了新時代的生氣,呈現出“新人”的風貌。

    “三農”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蓄水池,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如此讀“三農”,必然讀出文學塑造村支部書記形象的意義和重要性。寫農村的小說很多,成功的農民形象很少,黨支部書記的典型形象更少。這與“三農”發展現實不相稱,與偉大時代不相稱

    讀懂“三農”,就能讀懂時代,讀懂中國。文學換個思維,方能讀懂讀好。作為現實主義寫作的重要組成,“鄉土小說”在描寫鄉村家族歷史時顯示了優勢,但寫“三農”常常捉襟見肘,有些力不從心。不能說作家們寫得不真實,主要是寫不出“三農”的本質和出路。追其原因,不難發現,鄉土小說與現代文學的啟蒙思想有著一脈相承難以割舍的關系,主題習慣導向“人性”的沖突、“人性”的覺醒。不過,“三農”是中國特有的問題,西式的辦法解決不了,也理解不了。還是用新中國以來的農村題材創作理念,更能正確把握,對焦更精準。

    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能夠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演進的情況下,處變不驚,從容應對,高速發展,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看上去是工業化發展的成果,其實,“三農”的貢獻更高。中國改革開放是由農村改革打開缺口,農民曾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也改變了國家民族的命運。每當中國改革出現困難甚至危急的時刻,都是“三農”英雄般地挺身而出,破解難題,化解危機。農業并非中國經濟發展的負擔,農村沒有拖城市發展的后腿,農民不是所謂的弱勢群體?!叭r”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蓄水池,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今天,我們將更加深刻認識到,“三農”與民族的生存、國家的安全、社會的穩定等緊密聯系,與中國式現代化緊密聯系。只有“三農”現代化,才能叫中國式現代化、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否則就只是西方式的現代化、少數人的現代化,失去正確方向的現代化。有了“三農”這個壓艙石,中國式現代化就不會走偏,就不會迷失方向。

    如此讀“三農”,必然讀出文學塑造村支部書記形象的意義和重要性。寫農村的小說很多,成功的農民形象很少,黨支部書記的典型形象更少。這與“三農”發展現實不相稱,與偉大時代不相稱。中國當代文學任重道遠。

    (作者系作家出版社原總編輯)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软件|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看|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自慰|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国产精品∧v在线观看| 2022国产精品不卡a|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538一区二区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专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人超碰精品CAOPOREN| 国产精品婷婷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日产精品卡2卡三卡乱码网址|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视| 尤物国产精品福利三区|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 老司机精品福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