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非《登春臺》:重拾生命的本真
讀《登春臺》,很自然地讓人想到一件回環相嵌的套盒或是一座小徑分岔的花園。
2024-07-04
-
《南游記》讀后:山水間的詩意棲居
《南游記》是胡竹峰新近創作的一部游記體散文集,分上中下三卷,由57篇文章組成,記述了作家游歷海南各地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2024-07-04
-
創新報國的史詩書寫
稀土不是土,而是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
2024-07-04
-
《東北故事集》:它們在掌心緩緩升溫,直到傳出悠遠的歌聲
遲子建的《東北故事集》讓我想起兒時讀過的一篇童話。
2024-07-04
-
創傷世界的救贖幻象——于瀟湉創作論
摘要:于瀟湉的創作經歷了兩次轉型,她在“殘缺處境”中啟動主體對人生價值的“追尋”,并通過“疼痛美學”使之與“自身”真正遭遇,回答關于生命意義的拷問,完成了一場對人生的存在主義式精神分析。
2024-07-03
-
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鄉愁”在詞典中是一個簡單的名詞,但它代表著一種深沉而珍貴的情感,無所不在,不僅含有對故鄉、故土的懷念和依戀,更糅合了對土地、鄉村的感悟和尊重。
2024-07-03
-
房偉《石頭城》:跨越三重維度的歷史視野
《石頭城》是作家房偉的又一長篇力作。
2024-07-03
-
《金翅魚之歌》的真與幻
長篇小說《金翅魚之歌》以建筑設計師陳集科守護金塘河流域的金翅魚洄游為主線,將山鄉脫貧、資源開發與保護生態等題材融為一體,努力展現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發展可持續發展時代大背景下的平凡人生。
2024-07-03
-
《單眼凝視》:尋找生活中的善良與溫暖
在消費文化的影響下,當前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著善與溫暖的匱乏。
2024-07-03
-
詩性與童心的照亮
這本散文集充滿了純真的詩性。
2024-07-03
-
《華夏第一公園》: “百年公園”中的城與人
這是一部帶著敘事破碎感與荒誕氣息的作品,它極富年代感,有深深的歷史印記,但同時又如此貼近現實,立足于民間,還原了底層小人物日常生活的常態,帶著一絲近乎極致的殘酷。
2024-07-03
-
時間性·民間性·地方性——論津子圍《大遼河》的歷史文化價值
“走一條河,就是走人的一生。
2024-07-03
-
長篇小說《蘋果紅了》:矚目青春的力量
近年來,“新東北文學”及相關的地方性寫作,已成為學界持續關注的熱點。
2024-07-03
-
國家敘事及其他——關于重大題材創作問題的筆記
1 在文學創作中,寫什么一直是首要的問題,是每個創作者從生活進入創作階段時首先面臨的選擇。
2024-07-03
-
戴冰《大蛇》:是奢,是舍,也是赦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變得無足輕重了,除了這條活在小鎮居民口傳中的大蛇。
2024-07-02
-
《能往前走 便是幸福》:表里山河的幸福之路
楊合的散文集《能往前走 便是幸福》于2023年7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2024-07-02
-
雪漠《娑薩朗》:由我在,見澄明
在《存在與時間》里,海德格爾提出死亡和虛無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恐懼。
2024-07-02
-
永遠不放棄的是對生活的感知
讀罷《南疆木器》,恍然覺得自己已經忽視了生活許久。
2024-07-02
-
《誤入孤城》:新時代海外華文文學的歷史中國敘事
原標題:新時代海外華文文學的歷史中國敘事——以陳河長篇小說《誤入孤城》為例證的思考 近年來知名海外華人作家陳河新作不斷,《十月·長篇小說》2023年第4期發表了其長篇小說力作《誤入孤城》,單行本由十月文藝出版社2024年1月1日出版。
2024-07-01
-
《強國記》:強國夢的現實演繹與激情抒寫
長于書寫“大國重器”的作家徐劍近期與李玉梅合作撰寫出版了長篇報告文學《強國記——中國知識產權的力量》。
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