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周榮池再談《單厙》:書寫鄉村舊事價值何在 2024-08-08
- 周婉京×張玲玲:女性書寫的蓬勃是因為我們需要一種共情力 2024-08-08
- 詩是一項無條件的言語勞作 2024-08-07
- 劉醒龍:沒有了文學的初心,創新的能力也會失去 2024-08-06
- “新浪潮”訪談 | 杜梨:調動五感,將靈魂調制到文學中去 2024-08-05
- 張莉 × 舒晉瑜:文學研究要和自己的生命發生情感連接 2024-08-05
- 我們必須抱有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情懷 2024-08-03
- “寫作者的能力就是深潛的能力” 2024-08-02
- 黃守曇:“我有五個姐姐,她們建立了我書寫女性的信心” 2024-08-02
- 余秋雨:讀書,就是讀自己 2024-08-01
- “科幻關心的是宇宙規模的世界” 2024-07-31
- “新浪潮”訪談 | 康巖:我想寫出大歷史骨骼處那些伸展和屈曲的“關節” 2024-07-30
- 90年后,如何感受傾瀉而下的《雷雨》 2024-07-30
- 孫一圣:不要相信小說家寫的非虛構和散文 2024-07-30
- 傳神寫心 守常達變 2024-07-29
- 黃葒:我穿越了杜拉斯的文字,還有我自己的四分之一個世紀 2024-07-26
- 曾鎮南:評論家應老老實實地多讀作品 2024-07-25
- 在人物面前,我情愿成為透明的玻璃容器 2024-07-24
- 詩評是靈魂與命運之間的對話 2024-07-23
- 一路漂流到數字時代 2024-07-22
- “新浪潮訪談”丨三三:退一步,先讓詞語飛一會兒 2024-07-22
- 趙彥春:以韻譯還原杜甫筆下的詩歌世界 2024-07-22
- 陳丹青:從《繁花》想開去,做一組“視覺上海賦” 2024-07-22
- 寫好一個人,就寫好了一個時代 2024-07-19
- 吳曉東:小說的復雜是與世界的復雜相一致的 2024-07-19
- 林白、陳智富:植物的文學意味往往就是自然 2024-07-18
- “我仍然寄希望于電影” 2024-07-17
- 青年寫作三人談:在新的時代經驗中與自我搏斗 2024-07-16
- 陳平原:好的教育就是“從游” 2024-07-16
- “新浪潮”訪談 | 蔣在:寫作觸及沉默,也觸及喧囂 2024-07-15
- 建強文學魯軍 貢獻文學力量 2024-07-15
- 楊瀾:“新生萬物”,把當代中國風帶到巴黎 2024-07-15
- 陳潤庭:希望成年人也有不做主線任務的任性時間 2024-07-12
- 陳平原:別出蹊徑的閱讀更有意義 2024-07-12
- 以審美品質、現實關懷面向未來 2024-07-11
- 麥家:我仍保有對這個世界“解密”的欲望 2024-07-11
- 女性情感激活了我的鄉土記憶 2024-07-10
- 鈕驃:場上案頭一小子 2024-07-10
- 格非:寫作是絕對的冒險 2024-07-09
- 靜水流深,潛龍在淵 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