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威尼斯,那只被撞死的羊正拷問著……
《撞死了一只羊》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 當地時間4日,《撞死了一只羊》將在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競賽單元世界首映。
2018-09-04
-
吐魯番博物館:絲綢之路文明的薈萃
距今約2400萬年的美麗巨犀化石 勝金店漢代墓葬中出土的假肢 公元5世紀的伏羲女媧像絹畫 麹氏高昌王國的《千字文》寫本 洋海墓地出土的箜篌,距今約2500年 世人皆道吐魯番的葡萄甜,卻很少有人知道中國最早的葡萄藤就收藏于吐魯番博物館。
2018-08-21
-
“只為展示優秀的民族電影”
1950年,中國第一部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內蒙人民的勝利》誕生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2018-08-17
-
蒙古族時裝帽飾展演
丁根厚攝(人民視覺) 8月13日,首屆蒙古族時裝與帽飾設計大賽展演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驚艷開秀,由61位設計師設計的41頂帽飾和382件時裝作品,給觀眾呈現了一場民族文化與現代時尚完美融合的視聽盛宴。
2018-08-15
-
克孜爾石窟壁畫“真容”再現
壁畫被切割后的克孜爾第224窟主室右側壁 在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明屋塔格山的懸崖上,保存著中國開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克孜爾石窟。
2018-08-13
-
電視紀錄片《天山腳下》:一曲民族和諧的長歌
電視紀錄片《天山腳下》劇照 《天山腳下》是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中國中央電視臺共同出品,祝勇、陳磊執導,阿依布蘭、凱巴努、吾勒普汗等人出演的4 K高清紀錄片,于近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
2018-08-10
-
電影《喀贊其的姑娘》在新疆伊寧市首映
一部反映“塞外江南”伊犁美的故事片《喀贊其的姑娘》,8日,在伊犁州首府伊寧市首映。
2018-08-09
-
日常敘事、文化鄉愁與內視角
電影《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劇照 2013年以來,隨著中國電影新導演、新力量群體的涌現,隨著電影產業結構的日益優化與藝術電影創作機制的不斷完善,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領域出現了一大批藝術片佳作,構成了一派頗為引人注目的創作氣象。
2018-08-08
-
清代媽祖文化在東北的傳播與東北亞絲綢之路
日本北海道博物館收藏的“蝦夷錦”服飾。
2018-08-07
-
興安與他的馬
風鬣霜蹄(紙上水墨) 成吉思汗的兩匹白馬(紙本設色) 奇石供馬圖(紙上工筆) 故國不堪回首(水墨) 醉醒青山老(紙本設色) 夜色系列之一(水墨 卡紙) 云山閑適圖之一(水墨) 興安是蒙古族人,是草原民族的后代。
2018-08-03
-
興安水墨藝術展京城亮相
《天馬行空》之二(水墨,68x138cm,2018年) 《黃色系列》之一(水墨,40x40cm,2018年) 7月22日,“白馬照夜明·青山無古今——興安水墨藝術展”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開展。
2018-07-27
-
東晉時期的紙畫:《墓主人生活圖》
新疆吐魯番市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東晉時期《墓主人生活圖》紙畫。
2018-07-27
-
朝陽北塔:講述千年不衰的佛教故事
金舍利塔(遼代) 朝陽北塔外景 日前,“物華天寶:朝陽北塔出土文物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館拉開了序幕,展覽將持續至10月7日。
2018-07-24
-
青海省首屆“民族團結進步”刺繡大賽舉行
青海省首屆“民族團結進步”刺繡大賽近日在青海西寧舉行。
2018-07-16
-
樓蘭漢文木簡
樓蘭木簡(漢晉時期) 若羌縣出土。
2018-07-13
-
瞿標祥:在傳承中追尋原初
瞿標祥(右)在教授彝族傳統結繩技藝。
2018-07-10
-
從陶壺看烏孫歷史
昭蘇縣夏臺墓葬出土的皮囊形陶壺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77團烏孫墓葬出土的車輪形陶壺 陶器是新疆古代墓葬中最為多見的器皿之一。
2018-07-10
-
“那個年代,電影的影響不是錢能衡量的”
6月28日晚,麥麗絲任總導演、崔永元任總編導、李樹榕任總撰稿人的大型文獻紀錄片《您一定不要錯過——內蒙古民族電影70年》在京舉行首映式。
2018-07-02
-
翟武得油畫作品賞析
翟武得,1962年出生于甘肅省天水市,1983年畢業于河西學院美術系,2002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
2018-06-20
-
水墨寫意“高原之舟”牦牛主題畫展拉薩開展
圖為6月19日,畫展上展出孟繁華2014年所作的繪畫作品“使命”。
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