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紀錄片《天山腳下》:一曲民族和諧的長歌
電視紀錄片《天山腳下》劇照
《天山腳下》是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中國中央電視臺共同出品,祝勇、陳磊執導,阿依布蘭、凱巴努、吾勒普汗等人出演的4 K高清紀錄片,于近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該紀錄片通過鮮活的人物故事,借助長卷式的紀錄影像質感,展現出新疆地區多民族和諧共生的景象,并且展示了該地區的各民族同胞在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過程中所呈現出的真實狀態,進而升華了新疆各族人民熱愛家園、追求夢想、拼搏奮進、和諧共居的主題。該紀錄片播出后,取得了不俗的收視效果,目前豆瓣評分為8.8分。
主題鮮明,突出了民族和諧共處的主旋律
《天山腳下》分為《家園》 《成長》《生活》 《傳承》 《尋路》五集,主題鮮明,講述了幾組人物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努力拼搏的故事。2016年7月,該片正式開始拍攝。攝制組一行近20人,在伊犁、和靜、烏蘇、阜康、吐魯番、阿克蘇、喀什等地拍攝,寒來暑往,跨越四季,歷時一年多時間。該片在調研、拍攝、后期制作全過程中,嚴格采用國際化的標準和流程,保證在故事選擇與講述、聲畫技術指標等方面符合國際紀錄片的標準。
本片講述了22個故事,包括8個小故事和14個長故事。這部紀錄片的成功,不僅僅在于拍出了新疆無與倫比的壯美,更在于將鏡頭聚焦于十幾位各個年齡段、各行各業的新疆人,通過發生在這些人身上的故事來傳遞人與人之間最淳樸的溫情。這些一起構成了新疆百姓日常生活的一個側面,帶領我們走入新疆老百姓的世界。雖然這些故事遠遠無法涵蓋新疆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全部,但創作者在每一個有關日常生活的故事片段里,都以優美的筆觸展示著這里的人們的堅韌,體現出他們的童真與青春、愛與希望、快樂與執著。這些故事匯聚起來就構成了新疆獨特的中華文明。片中人物大都是普通人,是散步時迎面走來的人,是茶館里坐在鄰桌的人,每個人的喜怒哀樂、夢想和追求,折射的也是這種生活的樸素光澤。這正是這部作品和以往許多新疆題材紀錄片明顯的不同之處。
故事動人,表達了少數民族同胞的真情感
《天山腳下》每集都有一個側重的表達角度,通過具體、感人的故事與細節,將創作者的觀點春風化雨般地展現出來。例如,第一集《家園》著重描寫新疆少年的童年,表現了他們與自然親密無間,在自然中嬉戲、在自然中成長的情景。片中4歲的阿依布蘭在小伙伴的陪伴下,學會了騎馬,開啟了馬背上的生活。第二年,他就離開家鄉去縣城念書了。他跟作為純粹牧民的父輩們已然不同了,但這段童年里獨特的學習騎馬的經歷,將會陪伴他的一生。故事的遴選與展現,讓觀者不僅看到了一個真實可愛小男孩的成長,也看到了少數民族獨有的文化元素。
除了人物的選擇精準、感人,制作團隊還注重對故事過程的展現,在事件的綿延中,顯現出人物的真實個性與生活質感。例如,第二集《成長》將背景置于城市、校園,記錄了校園里兩個塔吉克族小姑娘為參加一場演出而努力準備的過程。凱巴努上五年級,她酷愛舞蹈,“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學校要組織一場匯報演出,指導老師要從她和另一名同學中挑選一名領舞。而故事展現的背景,恰恰是在克拉瑪依,幾代石油工人們的孩子們在祖輩們建設的城市里自由地成長。
此外,該系列片展現了濃厚的文化意識,在第四集《傳承》中,就側重記錄了新疆人傳承的珍貴文化,以及他們面臨一些困境時的態度。片中獵鷹已沒有什么實用性了,更多是一種儀式感和象征意味。這種傳承,其實更多是文化傳統的情感維系。在第五集《尋路》里,視點轉向了巴音布魯克草原,記錄了一個家庭與自家一匹老馬的感人故事。它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按照習俗,將會被放生。在蒙古族人心中,馬是神圣的動物,牧民常會從自家騎過的馬中,選出一匹“神馬” ,不讓再騎乘,也不能宰殺。草原上一個既漫長又短暫的別離之路開始了。離別之路,無限傷感。回憶走過的路,無限感恩。
制作團隊的視野比較開闊,既關照到少數民族獨有的文化傳統,也展現了他們對現代文化的接納與融合。在第三集《生活》中,就通過新疆一些老城的故事來展現了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現代文化的融合主題。其中提到的南疆喀什,是中國版圖上最西邊的大都市,兩千年前就有商人馱著絲綢抵達這里,使之成為向西進入中亞及歐洲的交通要道之一。茶葉是絲路貿易中的核心商品,飲茶也已成為喀什老城的一種生活方式。片中所展現的老茶館、庫車的裁縫店、塔城老人們的聚會,以及老城每一天的生活日常,既能傳來昔日文明的回響,又處處能融入現代生活的生動氣息,展現出了新疆的人們包容又從容的生活態度。
形式多樣,展現了祖國天山腳下的新氣象
在《天山腳下》中,可以看到很多流行的攝影手法的運用,4K影像呈現了高保真的畫質,其他的如航拍、延時等技術手段,使得畫面的表意更加流暢,也充分展現了新疆的美麗景色。伊犁河谷春季如夢如幻的野生杏花林、陽光下泛著橙色的喀什古城,每一幀圖畫都讓人心曠神怡。值得一提的是,創作者對影像素材的使用非常自如,運用了大量對人物面部的特寫鏡頭,一張張面孔中藏著童真與青春、愛與希望、快樂與傷感、敬畏與執著。第一集《家園》中對阿依布蘭騎馬時表情的特寫展示出生動的面孔,藏著最靈動的生氣、故事和魅力。此外,導演還利用運動攝像機拍攝了大量第一視角,讓觀眾對片子更有代入感,更能真切地體會新疆當地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僅如此,音樂的運用也是片中的亮點,片中幾乎每個段落都有音樂的配合,大量運用了新疆本地的音樂,節奏錯落有致,配以壯美的場景與細膩動人的人物和故事,牢牢抓住了觀眾的目光。
綜上所述, 《天山腳下》正是以生動且溫暖的筆觸,全面、系統、形象地展示了在天山南北的廣闊背景下,新疆的一幅幅具體而細微的生活畫面,彰顯了熱愛家園、延續傳統、追求夢想、擁抱現代生活、多民族和諧相處的題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