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偉讀門羅《逃離》:逃離或無處可逃
逃離一直是文學的母題。
-
俄羅斯詩學研究的大檢閱
收到程正民教授寄予我的六卷本跨文化研究叢書“20世紀俄羅斯詩學流派研究”,十分高興。
-
緊急時刻的紐約與 ……詩歌的冥想
《緊急中的冥想》(Meditations in an Emergency,[美]弗蘭克·奧哈拉著,許舜達譯,四川文藝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四月降臨。
-
文學紀年:在瘟疫蔓延的年代
回望歷史,就會發現,人類不過是兜兜轉轉,天花、流感、瘧疾、鼠疫、麻疹、霍亂……瘟疫一直不曾遠離,不幸成為親歷者,每個人都會變成歷史的碎片,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下,往往催生出許多關于人性的故事。
-
村上春樹:作為準經典小說的《漫長的告別》
身為名作家的錢德勒 最初讀到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是在高中時期。
-
文學是紀念小事情和小人物的一種儀式
日常生活的巴洛克式畫卷 長篇小說《比利時的哀愁》是一部“史詩”級別的大厚書。
-
人類曾經佇立,現在也還在這里
《美國天使》 圣塞巴斯蒂安是基督教藝術中的圣徒形象之一。
-
肖一之讀《瘟疫年紀事》|瘟疫中的游蕩者
1665年盛夏,人口五十萬的倫敦城一改往日的繁華喧囂,令人不安的寂靜籠蓋四境。
-
護士的故事:跟著她一起穿過病房,從出生到死亡
【編者按】英國作家克里斯蒂·沃森的第一部小說《遠方小小的太陽鳥》(Tiny Sunbirds Far Away)就獲得了科斯塔獎長篇首作獎,第二部小說《女人當國王的地方》(Where Women Are Kings)也頗受稱贊。
2020-03-20
-
我寫《波蘭文學史》
波蘭自公元966年梅什科一世建國以來,到現在1000多年了,這是一個具有悠久文化傳統的國家,在它的歷史上,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哥白尼、肖邦和居里夫人這樣的世界文化和科學領域的偉人之外,她的文學在西方乃至世界也占很重要的地位。
-
《追憶似水年華》是某種法國文化的堆積場
【編者按】 《記憶之場》是當代法國史學界深具影響的歷史著作之一,匯總了法國集體記憶史研究成果。
-
他翻越偵探小說的藩籬進入了經典文學世界
雷蒙德·錢德勒 在《和博爾赫斯在一起》一書中,作者記錄下博爾赫斯的一個觀點:偵探小說比任何其它類型的文學作品都更貼近亞里士多德對文學作品這一概念的界定。
-
最糟的小說結尾:從此以后,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編者按】理查德·科恩(Richard Cohen),曾任英國知名出版社哈欽森(Hutchinson)、霍德與斯托頓(Hodder & Stoughton)的出版發行總監,并創建了理查德·科恩出版公司(Richard Cohen Books),經他編輯的作品曾有多本榮獲普利策獎、布克獎、科斯塔獎等,超過二十本書曾位居英美各大暢銷書榜單之首。
關鍵詞:  理查德·科恩像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小說2020-03-17
-
《黛西·米勒》:死于羅馬熱,死于身份焦慮
【引言】1978年,遭受癌癥折磨的蘇珊·桑塔格完成了《疾病的隱喻》,疾病的切膚體驗和日常遭際,讓她獲得了一種觀察角度,對文學傳統中的疾病話語予以審視和剖析。
-
另辟蹊徑,以待來者——評麥克尼爾的《瘟疫與人》
人不僅有思維、情感和言行,還有身體。
-
白居易詩歌在日本
在唐代,中日文學交流空前繁榮。
-
他鄉的“故知”
伯頓·沃森。
關鍵詞:  伯頓·沃森2020-03-15
-
馬洛伊·山多爾《偽裝成獨白的愛情》:市民階層的愛情觀念與精神困境
匈牙利文學評論家普莫卡奇·貝拉曾言,如果存在一位生活方式、世界觀、道德及信仰本身等一切就代表著文學的作家,那么毫無疑問,這個人就是馬洛伊·山多爾。
-
費蘭特“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女性的愛與困惑
2020年步入第三個月,婦女節也悄然來至。
-
結歡成思譯成詩
繼《阿摩盧百詠》之后,傅浩先生新近又翻譯并出版了印度梵語詩史上另一部著名的艷情詩集《毗爾訶納五十詠》(下文簡稱《五十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