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像哥倫布一樣,為文學開拓了一片新的疆域
儒勒·凡爾納肖像照 當巴爾扎克的現實主義正日益被巴黎文壇奉為圭臬之時,一個在戲劇界闖蕩多年卻屢屢碰壁的南特青年以一部異想天開的旅行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橫空出世,不僅讓他一夜之間躋身文壇新星,更成為當時首位領取月薪的職業小說家,徹底擺脫了清貧之態。
2025-03-26
-
科幻“六邊形戰士”劉洋:一個物理學博士的微觀宇宙敘事
劉洋,凝聚態物理學博士,青年科幻作家,重慶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火星孤兒》,劉洋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1月 《裂縫》,劉洋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24年8月 《科幻創作的未來版圖》,劉洋主編,重慶大學出版社,2023年8月 《科幻創作》,劉洋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年8月 翻開青年作家劉洋的科幻小說,“硬核”之感撲面而來。
2025-02-28
-
從編輯到作家,她在科普科幻之路上闊步前行
“在最初做編輯時,我曾經編寫過不少科普文章或科普圖書,但那時并不署名。
2024-09-11
-
永遠的“馬小哈”
1985年2月,金濤在新落成的中國首座南極科學考察站——長城站前留影。
2024-03-15
-
一位循循善誘的科幻導師
3月5日清晨接金雷電話,驚聞噩耗:他的父親、著名科普科幻作家、我們《科普時報》的專欄作者金濤前輩,前一天晚上在睡夢中溘然長逝。
2024-03-15
-
金濤那些記憶猶新的畫面
沉思中的金濤。
2024-03-15
-
“雨果獎”獲得者海漄:“科幻是我給自己保留的精神家園”
海漄:1990年出生于湖南湘潭,科幻作家,深圳市作家協會會員。
2023-11-06
-
韓松:科幻的熱寂
日前,韓松的《醫院》(Hospital)《驅魔》(Exorcism),由白睿文(Michael Berry)翻譯出版。
2023-10-30
-
專訪劉慈欣:努力和運氣,是“x乘以y”的關系,一個為0結果全為0
談起不久之前刪掉不滿意的30萬字作品,劉慈欣很平淡。
2023-08-23
-
謝爾蓋?盧基揚年科小傳
姓名:謝爾蓋·盧基揚年科(Сергей Лукьяненко) 出生:1968年4月11日 國籍:俄羅斯 代表作品: 《守夜人》(Ночной Дозор,1998) 《幻影迷宮》(Лабиринт отражений,1997) 《四十島騎士》(Рыцари сорока островов,1992) 《雪舞者》(Танцы на снегу,2002) 主要獎項: 1999—2004年、2009年星橋獎 1999年艾麗塔獎幻想文學發展貢獻獎 2003年歐洲科幻大會年度最佳作家 2006年俄羅斯科幻大會年度最佳作家 謝爾蓋·盧基揚年科,俄羅斯著名科幻小說家,1968年出生于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阿拉木圖1。
-
給你烙下“思想鋼印”的,是一個柔和的劉慈欣
《流浪地球2》再次讓劉慈欣光芒四射。
關鍵詞:  劉慈欣2023-02-06
-
吳季:從太空視角看人類共同命運的科學家
吳季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作題為《中國空間科學衛星計劃》的報告。
-
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賽博朋克”與破碎的“美國夢”
盡管已經去世了40年,但沒有幾個科幻作家能夠像美國作家菲利普·金得里德·迪克那樣,給科幻文學開創一種全新的審美風格,也沒有幾個作家能夠對美國夢的破碎作出如此準確的預言。
-
鄭軍:他寫科幻重“科”,志在“把科學變成主流文化”
1997年,對于中國科幻而言,是特殊的一年。
-
多元文化背景為科幻創作注入新活力
拉維·提德哈(Lavi Tidhar),以色列科幻小說家,長期居住于英國和南非,擅長后殖民、賽博朋克等科幻小說類型。
-
董仁威:一個七十后的科幻人生
“我認為創造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我絕不會放棄自己選擇的幸福生活的道路。
-
萊姆:他被整個世界所接納
“萊姆文集”:《索拉里斯星》《未來學大會》《其主之聲》《無敵號》《慘敗》《伊甸》,譯林出版社,2021年8月 《機器人大師》,浙江文藝出版社,2021年4月 2015年曾造訪波蘭,抵達的第一站是克拉科夫,一座古老而美麗的歐洲古城。
-
斯坦尼斯瓦夫·萊姆:他預言了電子書、智能手機的未來生活
原標題:讓馮內古特和劉慈欣推崇的科幻作家,他也預言了電子書、智能手機的未來生活 在波蘭,有這樣一位作家: 安東尼·伯吉斯稱贊他是“當今活躍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學、最幽默的一位”;庫爾特·馮內古特贊揚他“無論是語言的駕馭、想象力還是塑造悲劇角色的手法,都非常優秀,無人能出其右”; 劉慈欣說他有著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獨一無二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根據他的作品改編成電影《飛向太空》,鑄就了電影史上的經典; 這位被無數人譽為“無法超越”的作家,即為斯坦尼斯瓦夫·萊姆,波蘭文壇最耀眼的科幻泰斗。
-
將中文科幻帶入西方視野,劉慈欣“背后的男人”連日本作家都眼紅
很多人都熟悉劉慈欣的《三體》,卻并不一定知道《三體》的英文譯者,拿世界科幻頂尖雨果獎的時間比劉慈欣還要早。
-
對話房澤宇:用攝影師的感官寫有鏡頭感的科幻
《好吃星球》完結了,這是房澤宇在不存在科幻上完成的第二個長篇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