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開春:我有一個小目標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寫作有個主題:自然和生態,還有童年,說得更確切點,就是和童年有關的動植物。
2018-05-25
-
韓松:想象力歸來——邁入新時代的中國科幻
二零一八年,是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誕生兩百周年。
2018-05-20
-
王晉康:科幻寫作與劇本改編
這段時間,時光幻象對我的不少作品進行了初步的改編,包括《十字》《天父地母》都改編成三部曲,其他還有《豹人》《海豚人》等。
2018-05-20
-
董仁威:搭建中間平臺 開發中國科幻IP
一、中國原創科幻文學現狀 科幻產業對科幻IP的要求是很苛酷的,當中國影視界認識到科幻是中國影視的下一個熱點后,紛紛把目光投向科幻,但是,卻苦于找不中國科幻IP的資源。
2018-05-20
-
“科技時代,文學如何想象生活”三人談
主持人李壯語: 近年來,“科幻”不知不覺成為文學界的關注熱點。
2018-04-28
-
韓松:享受想象力的盛宴
1965年,我出生在重慶。
2018-04-25
-
王十月:迷宮中的燈盞
AI:作為一名傳統的現實主義作家,現在轉型成為新銳科幻作家,你怎么理解科幻小說? 王十月:談不上轉型。
2018-04-23
-
劉洋:好的點子,是科幻小說的核心吸引力
劉洋,“80后”凝聚態物理學在讀博士,新銳科幻作家,技術樂觀主義者。
2018-04-18
-
劉慈欣:我們對霍金有誤解,他不是愛因斯坦式科學家
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現代宇宙學的塑造者之一史蒂芬·霍金逝世,享年76歲。
2018-03-14
-
劉慈欣:給科幻文學加點油加點鹽
劉慈欣說,和現實主義文學相比,創作科幻小說的靈感更加來源于閱讀 劉慈欣 供圖 祖籍河南,長于山西,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亞洲首位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得主。
2018-02-11
-
賴仲達:他是科幻作家,建過公司創過組合,明可靠臉吃飯卻偏要靠才華
2017年元旦剛過,一本名為《紅巨》的科幻小說就在互聯網上悄然躥紅了。
2018-01-30
-
郝景芳:科幻作家的現實生活 見證現實中的魔幻
郝景芳:科幻作家的現實生活 作為科幻作家,郝景芳的現實生活一點也不科幻,反而瑣碎又實際。
2018-01-17
-
劉宇昆:科幻界的“摧心劉”
在國內科幻論壇里,鐘愛構建宏大意象的劉慈欣被粉絲們親切地稱呼為“大劉”,劉宇昆因其細膩動人、催人淚下的文風,贏得了“摧心劉”的美名。
2018-01-02
-
吳巖:中國科幻思想的流變
吳巖 傅光明: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在文學館聽講座。
2017-12-04
-
江波:科幻作家,星空下的吟游詩人
種種密集的科幻設想,是許多不朽科幻名著的基底。
2017-12-01
-
劉宇昆:用科幻小說放大人性
科幻作家劉宇昆 中國科幻文學界有“大小劉”之說,大劉是劉慈欣,小劉則是居住在美國的劉宇昆。
2017-11-29
-
中國少兒科幻的多元化之路
董仁威 一、“少兒科幻”的困惑 2012年,在全球華人科幻同仁創建的"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增設了"最佳少兒科幻圖書"獎項,我寫過一篇討論少兒科幻的論文:《淺論中國少兒科幻》,在中國作家網發表,引起過一些關注。
2017-11-24
-
陳楸帆:科幻小說成為國內外科技創新的觸發點
科幻作家陳楸帆也是一名科技從業者,曾于谷歌、百度等著名網絡公司任職,現于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專注于動作捕捉技術及虛擬現實領域。
2017-11-21
-
董仁威:我國科幻人才處在大爆發階段
讀科幻,夢未來。
2017-11-15
-
訪科幻作家劉慈欣:中國科幻產業發展動力很足
劉慈欣《三體》被改編為電影 一身便服,黑色邊框眼鏡,帶著淺淺的微笑,科幻作家劉慈欣走到哪里都會被科幻迷們包圍著,索要簽名,攀著合影。
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