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斯坦尼斯瓦夫·萊姆:他預言了電子書、智能手機的未來生活
    來源:“文學報”微信公眾號 |   2021年08月12日14:25

    原標題:讓馮內古特和劉慈欣推崇的科幻作家,他也預言了電子書、智能手機的未來生活

     

    在波蘭,有這樣一位作家:

    安東尼·伯吉斯稱贊他是“當今活躍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學、最幽默的一位”;庫爾特·馮內古特贊揚他“無論是語言的駕馭、想象力還是塑造悲劇角色的手法,都非常優秀,無人能出其右”;

    劉慈欣說他有著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獨一無二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根據他的作品改編成電影《飛向太空》,鑄就了電影史上的經典;

    這位被無數人譽為“無法超越”的作家,即為斯坦尼斯瓦夫·萊姆,波蘭文壇最耀眼的科幻泰斗。

    2021年是萊姆誕辰百年,為紀念這位無與倫比的作家,近期譯林出版社首次整體出版了萊姆的六部代表作:《索拉里斯星》《未來學大會》《無敵號》《其主之聲》《慘敗》《伊甸》。

    斯坦尼斯瓦夫·萊姆

    斯坦尼斯瓦夫·萊姆1921年出生于波蘭利沃夫(現烏克蘭利沃夫)一個富有的醫生家庭。當過汽車技工,獲得過醫學博士學位,還曾創立波蘭宇航協會。

    他的作品多聚焦哲學主題,探討科技對人類的影響、智慧的本質、外星交流,以及人類認知的局限等。1996年萊姆被授予波蘭國家獎章“白鷹勛章”,波蘭第一顆人造衛星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萊姆的小說,無論是長篇還是短篇,總有引人入勝的情節。他的小說主人公常被置于一個新奇的環境中:來回穿越的異時空,機器造反的世界,擠滿各種奇怪生物的星球。但他鐘情于這些程式,并不是因為他相信這類敘述所描畫的場景,他也無意于描繪一個“真實的未來”,而是想用它們來建構和檢驗他自己的“文學模型”,然后借此去表達對整個世界和人類的看法。

    對于人類與其他文明交流的可能性,萊姆持懷疑態度。他的小說大量描繪了外星生命,除了《索拉里斯星》中藍色的大洋,還有《無敵號》里獨特的機械昆蟲,以及《伊甸》里生活在絕望和恐懼中的外星人類等等。但這些外來生命與人類完全不同,我們無法期待從這樣的交流中獲得任何增益,對外來生命來說,也是如此。

    由于認知經驗的限度,在面對其他文明時,人類除了認識到自己的力所不及而又不得不重新依靠自己外,沒有任何其他突圍之路。萊姆描寫人類與外來生命的接觸,主要是想探討人類的本性。他得出的結論是:人類有很多弱點和局限,但只有遭遇身份危機,我們才能正視自己的認知邊界。

    劉慈欣說:“萊姆有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對人和宇宙的關系有著更深刻的描述,與美國的科幻小說相比,在文學上也更為精致,有著更為深遠的意境,也給人帶來更多的回味和思考。”

    吳巖這樣評價他:“萊姆總是能從核心處嘲弄我們的生活,他能把科技論文、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都烹調在一起,并用幽默而力透紙背的荒誕語言和荒誕情節,返照我們的世界。”

    這也是為什么有些評論家會把萊姆與伏爾泰、斯威夫特等經典名家并置比較。當一部科幻小說以詩意與哲思的筆觸向人類認知的極限探去時,讀者會暫時忘記它的類型,著迷于跟隨這樣的書寫進入更接近真相的終極。

    人們常說,科幻作家最善于預言未來世界,早在20世紀中期,斯坦尼斯拉夫·萊姆就在他的作品中構想出了電子書、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甚至“矩陣”虛擬世界。下面從萊姆的作品節選中,讓我們看看他預言了今天社會的哪些科技事物?

    電子書&平板電腦

    斯坦尼斯拉夫·萊姆可能是準確預測紙質書的終結以及電子書及其閱讀器到來的第一位科幻作家。在其1961年出版的“Powrótz gwiazd”(暫譯:《星際歸來》)小說中就已經實現了這些。該小說比人類首次嘗試使用電子紙早了約40年。萊姆將電子書介紹成可以上傳至如今平板電腦般的設備上名叫“opton”的很小存儲晶體。如今,多數的人都將其稱為“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我在書店里度過了一下午,可里面沒有書。近半個世紀都再也沒有印刷過書。厭倦了組成普羅米修斯號藏書的微型片子,我又多么期待這些書!真不走運!徜徉在書架之間,感受手中的書籍的分量,強烈的閱讀欲望似乎變得不再可能了。書店成了電子實驗室。書是帶有記錄內容的晶體,可以借助opton閱讀。Opton的模樣類似于一本書,但封面之間只有一頁。輕觸一下,文本的下一頁就出現在表面上。”

    互聯網

    1950年代初,萊姆已經開始思考能否將強大的計算機連接起來,以增強其計算能力。在其1957年出版的“Dialogi”(暫譯:《對話》)中,他提出意見說,“信息機器和記憶庫的逐步積累將導致建立國家級、大陸級甚至行星級的計算網絡”——這是一個完全真實的發展方向。

    萊姆也見證了自己的許多預測被實現,其中就包括互聯網。互聯網也是讓他感到驚訝的現象。他與新媒體的初次接觸的反應據說是:

    “在使用互聯網之前,我不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傻瓜。”

    智能手機

    在同一本書中,萊姆還描述了類似現代智能手機早期版本的小型便攜式電視機。該裝置可以即時訪問Trion庫圖書館里的數據。下面來源于“Ob?ok Magellana”的報道再一次被認為像是來自我們這個時代:

    “如今,我們在使用它時,甚至不會考慮這個籠罩在全球巨大的無形網絡的效率和潛力。無論是在位于澳大利亞的工作室,月球觀測臺,還是飛機上——我們每個人都會無數次的拿出便攜式接收器,訪問Trion圖書館尋找我們所需的資料,而這些資料一秒鐘就會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屏幕上。甚至沒有人考慮到這一點:由于設備的完善,無限數量的用戶可以同時使用同一個Trion,絲毫不會互相干擾。”

    3D打印

    此外,“Ob?ok Magellana”提到了未來商品生產的有趣場景,使我們聯想到3D打印技術。更有意思的是,由萊姆介紹的操作方式似乎也很現代。

    “Trion能夠包含‘生產處方’的記錄。通過無線電波與之連接,自動機將產生所需的物品。因此,即使是最復雜的需求也能得到滿足,例如一些想象力豐富的人想要擁有古老的家具和非凡的服飾。畢竟,向世界的每個角落運送這些多樣化的復雜物品是很難的,這些物品只是人們一時興起想要的。”

    《模擬人生》

    萊姆是否作為游戲發明者?《模擬人生》(“The Sims”)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游戲之一,它的創造者威爾·萊特(Will Wright)一再將萊姆列為其游戲背后的主要靈感來源。啟發萊特的書是《機器人大師》(“Cyberiada”)。該小說講述了特魯爾和克拉帕西厄斯的兩位機器人發明家的冒險經歷。

    其中一個故事講道,特魯爾在一個小行星上遇到一位流放的獨裁者,并作為禮物為其設計了一個包含整個宇宙的玻璃盒,以便他能夠統治模擬的文明社會。據說,盒子里的王國啟發了萊特創開發一款游戲,讓每個玩家都能夠創造自己的世界。

    “你就在此時此地證明給我看,徹底地證明他們無法感受,他們不會思考,他們完全不像那些能夠意識到自己被兩個遺忘深淵——誕生前的深淵和如死亡后的深淵——包圍的生物一樣存在。現在證明給我看,特魯爾,那我就不會再向你嘮叨了!”

    電子詩人

    《機器人大師》中另一個大膽有趣的想法是“電子詩人”,一種能夠寫詩的計算機設備。如今,特魯爾的這項非凡的發明似乎以網上的實驗性詩歌創作算法的形式實現。想要了解受萊姆作品啟發的真實電子詩人,請訪問華沙哥白尼科學中心。在這里,你還可以觀看機器人根據萊姆和其他作家創作的作品而演繹的極具娛樂性的戲劇。

    如果你想嘗試親自構建機器詩人,我們為你透露萊姆的秘訣:首先,請“避開一半的邏輯回路,為情感元素安排更多勢能”,第二,要“加強它的語義領域,并添設一個強力的字符組件”。其次,請“安裝一個哲學節流閥”,“將語義中心完全頂起來,在中間插入一個交互式韻律發生器”。最后,請確保“拆除所有邏輯回路”,用使它具有自我校正的唯我主義自我陶醉功能的部件來代替它們”即可。非常簡單,不是嗎?

    VR虛擬現實

    隨著虛擬現實技術和設備幾乎在每個角落和商業領域中得以應用,該技術幾乎成了最近的熱點。但實際上,1964年,早在發明該技術的西方未來主義者提出其想法之前,萊姆已經令人信服的描述了虛擬現實(由他自己稱為:“phantomatics”)。在其“Summa technologiae”中,萊姆描述了被稱為“phantomaton”的一種機器。該機器能夠創建與“原始”現實無法區分的平行現實。

    此外,萊姆認為這項技術可以在多個層次上運行。這意味著人在離開一個虛擬現實時,不一定會返回到“真實”世界。相反,他可以在不同平行現實之間進行切換,同時自己不確定這到底是不是“原始”的真實世界。這一點將導致真理與虛構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萊姆很顯然將其視為潛在的威脅:

    “如此的虛幻現實的積累會導致現實生活也可能被視為幻想的情況。”

    生物技術

    萊姆始終意識到技術的陰暗面和潛在的威脅面。早在60年代,他就認為,技術早晚將入侵人體內。“Dzienniki gwiazdowe”的《第二十一次航行》中,主角伊恩·蒂奇(Ijon Tichy)降落在一個名為Dychtonia的星球上。該星球的居民如此先進至于能夠隨意制造和改造自己的身體。正如埃茲拉·格林特爾解釋道:

    “首先,這種技術用于一些容易想到的目的,如獲得:‘良好的健康,精神的和諧和理想的形體美’等,但很快就變成如:針對女性的‘皮上首飾’,針對男性的‘側后胡須、雞冠、雙排牙齒的下顎之類的’。過了一段時間,Dychtonia居民徹底放棄了類人動物的形式。”

    超人類主義

    如果萊姆真能夠預言后真相的世界,那么能否預見超人類主義呢?當然他沒有使用該術語,但他在1955年出版的短篇小說“Czy Pan Istnieje, Mr. Jones?”(暫譯:《瓊斯先生,你存在嗎?》)已經非常接近此概念。

    故事后來改編成電臺節目以及由安杰依·瓦依達(Andrzej Wajda)導演的電影《千層糕》(“Przek?adaniec”)。這次,萊姆反思當時純粹假設性的問題:經過一系列手術將計算機部件植入體內,用人造技術替代了身上幾乎所有原始部位(包括大腦)的人,他們的法律地位如何?該人隨后被出資其手術的公司起訴,因為公司認為他是屬于公司的財產。

    該故事談到的問題在機器人技術發展時代的當今世界才成為熱門話題。其創作是對科學領域有可能出現問題的一種開創性探索。直到最近,此問題才被命名為超人類主義。

    国产精品女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欧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熟女人妻少妇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另类ts人妖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分类一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人妖系列在线精品|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91热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不卡|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老子午夜精品我不卡影院|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精品福利一区3d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