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作談:無限路徑與多重可能
時至今日,《龍抬頭,豬會飛》之于我盡管已是過去時了,卻依然碑石一樣佇立在我兒童文學創作的沿途,昭示著我兒童小說寫作的階段性思考及未來方向。
2022-06-29
-
低幼讀物編輯工作的“收”與“放”
給0~7歲小讀者編寫的讀物,被稱為低幼讀物。
2022-06-29
-
“幻野故事簿”在童話想象中理解生命哲學
長久以來,兒童在理解能力和認識能力等方面都被認為低于成人,只能讀懂語言簡單、內容單一的文學作品,不能理解具有復雜哲學思想內涵的文學創作。
2022-06-29
-
中國兒童文學研究的三種方法
中國兒童文學研究已有百余年的歷史。
2022-06-28
-
一堂生動的國防教育課
幾個月前讀到《金珠瑪米小扎西》,被這部書寫當代中國戍邊軍人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的作品打動,深感這是一部禮贊英雄、致敬英雄,深具時代意義、現實意義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
2022-06-28
-
刻畫當代澳門兒童的愛國情與報國志
講好中國當代兒童的故事,報告文學責無旁貸。
2022-06-28
-
兒童文學為誰寫作
青年學者梅杰的《重寫中國兒童文學史(綱要)》甫一問世,不少兒童文學博士、教授紛紛評論,認為這一部充滿個人特色的學術著作,在學術界產生一定的影響。
2022-06-26
-
在尋找與被尋找中彼此牽掛
《三江源的扎西德勒》楊志軍著/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2022年3月 楊志軍的《三江源的扎西德勒》是一個尋找的故事。
2022-06-24
-
新時代如何書寫“家國”少年
《大銀杏樹的小秘密》胡福君著/海燕出版社2022年4月版/28.00元(冊) 如何塑造為新時代兒童接受和喜愛的具有“家-國”情懷的少年形象,以新的理念和形式表現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初期這幾個特定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和建設,引導和教育青少年繼承黨和國家的革命建設事業,做好社會主義接班人,是時代對作家提出的要求。
2022-06-24
-
《草原額吉》:家國情懷 至善大愛
《草原額吉》這部長篇兒童小說取材于“三千孤兒入內蒙”這段流淌著民族大愛的共和國往事。
2022-06-23
-
疫情下少兒社戰略布局的創新與堅守
編者按 少兒社作為近些年來中國出版業最活躍的出版力量,商業探路靈活且豐富。
2022-06-23
-
花開綠樹鶯亂啼——第三屆曹文軒兒童文學獎綜述
第三屆曹文軒兒童文學獎(下稱曹獎)經過兩年的征集,于近期截稿。
2022-06-23
-
好的童話,會像太陽一樣照亮人生
對于孩子來說,童話既是想象力的催化劑,也是樂趣和創造力的溫床。
2022-06-22
-
山河滾燙,賡續愛與理想
人到中年,往往會因為成長和經歷太多而感動漸少,沒想到讀本兒童小說,也能一再淚目。
2022-06-22
-
殷健靈《云頂》:于云頂處看見人間悲欣
2022年1月,繼《蜻蜓,蜻蜓》和“甜心小米”系列之后,殷健靈的第三部以留守兒童生活為題材的長篇兒童小說《云頂》由新蕾出版社出版。
2022-06-22
-
徐貴祥《琴聲飛過曠野》:歷史天空下的少年傳奇
《琴聲飛過曠野》(明天出版社2022年出版)是作家徐貴祥的新作,他以長篇小說《歷史的天空》等革命歷史題材創作蜚聲文壇,所塑造的梁大牙等人物,是對中國當代文學人物畫廊的重要貢獻,至今為廣大讀者所稱道。
2022-06-22
-
構建中國特色兒童文學批評價值體系
摘要:中國特色兒童文學批評價值體系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屬于國家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組成部分。
2022-06-21
-
兒童文學如何回應“80后”父母的關切
近幾年,隨著“全民閱讀”的提倡,兒童閱讀推廣也全面推進,兒童文學創作和童書出版進入非常熱鬧的時期。
2022-06-20
-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想象孩子眼中的世界
讓一個成年人講述一個孩子的故事是困難的。
2022-06-20
-
力量——長篇小說《破曉》創作談
我的長篇小說《破曉》寫的是晉冀魯豫《人民日報》轉移的故事。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