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少兒社戰略布局的創新與堅守
編者按
少兒社作為近些年來中國出版業最活躍的出版力量,商業探路靈活且豐富。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反彈,讓整個出版行業經歷嚴峻考驗,物流受阻,渠道變窄,員工居家辦公等新問題撲面而來。少兒社要應對的難題不再僅是屢屢提及的競爭白熱化、線上低折扣、作家資源戰、數字化轉型滯后等積弊。在新老問題夾擊下,一向敏銳的少兒社又該如何尋求出路?對此,本報記者專訪接力出版社總編輯白冰與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編輯陸小新,探究兩家品牌少兒社在應對疫情與推進戰略方面的新思考與新舉措。
白冰:接力社一直在主動求新求變
2020年9月,英國圖書市場“殺”出一匹黑馬,《周四推理俱樂部》出版后,連續60周沖上《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榜TOP1,成為有口皆碑的現象級暢銷書。接力社憑借自身做書的獨特眼光,將這一選題納入囊中,于今年上半年,推出該書的簡體中文版。自4月起,多位抖音薦書KOC(關鍵意見消費者)通過短視頻、直播推薦該書,截至目前,《周四推理俱樂部》相關視頻總播放量超260萬次,形成了一定的口碑效應,該書自上市以來銷量達4000冊。同時,該書直攀抖音文學書爆款榜TOP2、當當小說新書榜TOP1;配合豆瓣平臺的內容扶持方向打造的新書推廣活動,躋身豆瓣懸疑推理小說熱門榜單。
這項突圍背后,離不開接力社加深拓展和探索新零售、新媒體渠道的一系列動作——瞄準抖音平臺上推理小說的熱度,提煉圖書賣點,與抖音達人一起打磨口播稿,并對播放排期做整體規劃,保證新書上市期間薦書視頻不間斷,從而實現高曝光度和高轉化率。據悉,《周四推理俱樂部》的電子書、有聲書也即將與讀者見面,
很顯然,接力社已將短視頻平臺視為品牌營銷的重要方向。以自身的品牌力量作為背書,充分調動出版機構的作家資源、內容資源、讀者資源和渠道資源,創新營銷模式,創建自己的自播隊伍,成為接力社迎戰渠道更迭的重要舉措。
精益求精是打贏這場硬仗的關鍵。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接力社穩住發展節奏,繼續實施創新戰略和品牌戰略。白冰表示,接力社的戰略布局沒有變,會更加積極地去適應市場變化,打造自己的存量轉化機制。一方面,進一步調整選題,抓好“兩個效益”都突出的重大選題項目,控制產品品種數量,提升單品的“兩個效益”,不搞書海戰術,堅持以一當十,以一當百。另一方面,持續做好主業,通過四個基地(中國原創圖畫書創作出版基地、中國兒童分級閱讀體驗基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童書版權輸出基地、中國童書創作出版研習基地)的建設,找到新的拓展方向和發展空間。
數字化轉型要主動出擊
在2020年疫情暴發初期,接力社下大力氣創新數字出版模式和新媒體運營方式,白冰曾表示,那些實踐不是“抵御式”的調整,而是迎接數字化轉型的主動出擊。面對這波疫情反彈的挑戰,白冰再度強調:“數字化戰略的地位并沒有后移,相反,我們進行了提前布局和加速實施。”
近日,白冰觀察到,隨著亞馬遜宣布Kindle業務將在明后兩年退出中國市場,國內電子書平臺將會迎來市場重組,Kindle的固定客群和流量將會流向其他平臺。面對這次重大的市場變化,接力社積極調整電子書業務布局,重新盤點內容資源,尤其是兒童文學、青年文學、青年科普、漫畫等品類,未來將進一步布局垂類平臺。同時,針對年度重點項目,將持續堅持紙、電、聲富媒體同步開發的策略。
如同人們在疫情封控中總結出的“囤貨”和“團購”指南一樣,接力社在遇到突發情況時,也更重視未雨綢繆、抱團取暖。
白冰告訴記者,接力社通過自有平臺與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積極探索IP運營,開發和延伸影視動漫、網絡游戲等產品鏈、產業鏈;以天鵝閱讀網為試點,探索閱讀服務中的增值經營項目;打通業務數據、推廣數據、讀者數據平臺,形成精準發貨、選題指導、加印預警、讀者分析等數據模型,通過數據可視化和數據分析,提升主業核心競爭力;聚焦經典IP和有聲書,接力社與喜馬拉雅影視劇“熱劇場”聯合,于今年5月上線韓劇《Move to Heaven :我是遺物整理師》原著有聲書;與國內國際合作伙伴、作家、畫家在線上開會交流,共同推進與加速重大項目進程。
近幾年,傳統渠道被過度擠壓,接力社發展重心快速轉到新媒體上,努力拓展市場空間和利潤空間。白冰直言:“經歷了此輪疫情封控,接力社將進一步調整并完善銷售通路、銷售平臺,既要抓好線上,也要抓好線下,既要做好傳統銷售平臺、銷售電商,也要做好新媒體銷售平臺,全方位、全維度地做好發行銷售和網絡平臺的建設,對銷售網絡進行動態化管理和調整。下功夫、下力氣打造私域流量,做好自播自營業務,努力拓展與抖音、小紅書、快團團等自媒體賬號的合作,實現‘西方不亮東方亮,丟了南方有北方’?!?/p>
多重壓力催生發展新模式
線上辦公和閉環生產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但只要一個環節跟不上,正常生產就無從談起。自5月6日開始,接力社各部門通力合作,加強線上辦公流程標準化,充分調動線上辦公軟件的使用,召開線上音頻會議、視頻會議,把大會變成小會,把長會變成短會,重在解決問題,社領導在線審批,確保工作不延誤、不斷檔。
除了維持企業正常運轉的硬件挑戰,居家辦公也帶來諸多隱性困擾?!皥D書出版工作無法做到完全的無紙化辦公,很多內容的審校、核紅進度受到影響。線上辦公給大家的感覺不是輕松了,而是更累了,因為隨時都要保持通訊暢通,隨時都有參加線上會議的可能,所有會議都要記錄考勤,不能缺席。”白冰感慨道。
2021年,接力出版社建立了C端發貨庫區,完善了整個發貨、物流和客服流程。然而,尚未成熟的物流鏈在今年遭受重創,成為復工復產的一根軟肋。接力社庫房集中在河北,年初河北疫情防控升級,物流停滯,直接影響圖書入庫及發貨。
誠然,線上辦公并非簡單地把辦公室“搬”到線上,在生產、經營、渠道、組織管理等核心環節,都需要全面、深入部署。難歸難,還得去做。管理者恰如毛細血管的終端,承壓也最大,白冰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發展新模式。
綜合接力社當前的實際發展狀況,白冰意識到,創新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工作機制,對于接力社穩中求進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審批流程、工廠直發方式、疫情期間的出入庫管理、市場調研和市場論證機制、產銷節奏的調整機制等各環節也成為接力社接下來提上日程、重點發力的方面。
面對線上辦公能力的相對薄弱,白冰提出,“要繼續完善線上辦公系統及流程化管理,使圖書出版工作的各個崗位和各個流程都可以實現遠程辦公、無紙化辦公。同時,繼續完善線上國際交流會議平臺,強化和國外合作伙伴的溝通和交流,做好版權輸出和引進,做好國際國內合作伙伴的溝通協調工作?!保櫥鄢?/p>
陸小新:創新管理 化危為機
2022年即將過半,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但此次疫情給出版業帶來的影響仍然存在。如何彌補上半年疫情帶來的損失,成為當前各出版社亟待解決的問題。上海一度成為疫情風暴的中心,被迫停擺兩個多月之久。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少社)總編輯陸小新親歷其中,對如何應對疫情給出版工作帶來的挑戰也有了更深體會。
倉儲物流鏈中斷影響巨大
在疫情封控期間,出版鏈和物流鏈中斷對造貨、發貨、銷售造成的巨大影響,遠遠超出預期。上少社圖書發貨碼洋同比減少約10%,其中頭部品發貨下滑超過20%。從銷售層面看,在目前線上渠道銷售占比近80%的情況下,疫情造成的物流多點停發停運,直接影響了客戶的購物體驗。
陸小新表示,疫情初期,上少社期刊板塊受疫情影響最大,8刊2報的4月刊無法順利發出,直接影響后面5月、6月報刊的編輯出版。紙質期刊能否按時出刊和如期發行成為當時最大的問題。對此,社里第一時間成立“5~6月期刊專項工作小組”,討論并確定全數字出版流程和印廠外遷事宜。根據上少社期刊編校印發的實際情況,立即制訂了“期刊全數碼流程”,編發部門根據全數碼流程管理,協同上下環節,做好編印環節的協調銜接工作,保證了5月和6月刊物如期發稿。此后,根據疫情情況延續至7月、8月刊。
在保證編輯能按時出刊的同時,還要解決如期發行的問題。上少社摸排期刊原印廠和物流公司疫情管控情況,分析上少社期刊的印發周期、印廠布局及全國市場同類期刊發刊情況后,果斷做出期刊印發外遷的決定。在做好原印廠說明工作的前提下,落實外地印廠的印制工作和物流發運工作。
陸小新認為,今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出版業更需要加強底線思維,統籌出版發展與安全。出版社既要考慮消費目標群體的細分與產品的銷售半徑,又要適度分散布局來減少產銷停滯的風險,更加合理地布局排版、印廠、倉儲、物流?!斑@可能已經不是做不做的選項,而是如何早布局早實施的事情。今后哪家出版社在庫房布局、云印分印業務等方面更早采取有效率、更安全的措施,就會在出版高質量發展方面早日駛入快車道。”
數字化轉型助力疫情應對
2022年上半年的疫情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出版社數字化轉型的試煉,也讓上少社更加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陸小新認為,通過疫情的檢驗,出版社在以下兩個方面應對較為自如:
一是出版活動的數字化轉型。今年3月開始,上少社聯系開卷蠹魚舉辦多群直播營銷活動,協調圖書作者、責編、蠹魚三方,并配合制作海報、文案、視頻等?!敦埐┦孔魑拇竺半U》營銷活動于5月11日晚7點在線上舉行,127個書店讀者群的32736人參與活動。同時,疫情期間,上少社還舉辦了主題為“文學致敬百年奮斗 青春不負時代擔當”長篇小說《使者》線上作品研討會、“致敬英雄,童心守滬——2022上海故事大王云展演”活動、開播“點亮童心”“小樟樹”云閱讀公益講座以及“小青蛙講故事活動”等線上活動。近三年來,上少社的很多出版活動都由線下轉到線上,積累了一定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6月1日晚,在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指導下,上少社聯合抖音推出“十萬個為什么·抖音百科奇妙夜”,院士、教授、科普工作者們來到臺前和孩子們一起分享科學知識背后的秘密。近5個小時,10位學者輪番為觀眾們帶來知識盛宴,當晚有1.6億人暢享其中。
二是書刊內容的數字化開發與授權。近幾年上少社積累了視頻課程、音頻、電子書等多類型的數字化產品,如《大國重器》《恐龍世界偵探記》等頻道、《紅色經典少年品讀書系》《少年讀中國》等音頻以及上千種電子書。疫情期間,在紙質圖書出版、印刷、銷售均受阻滯的情況下,數字化產品的授權依舊正常進行并在各大平臺銷售。
疫情倒逼出版業進行數字化轉型,上少社也在思考今后出版數字化的發展。陸小新表示,當前上少社出版數字化的體量還不大,轉化的成效仍需提升,特別是數字化精品不多,成規模體系的產品較為缺乏,這也是上少社下一步數字化發力的重點。對于存量的經典書刊產品,先評估數字化的可能性,再對其進行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對于增量的選題,則在選題確定之時就圍繞著版權和數字化進行發力。
陸小新認為,不管是疫情期間還是常態下,營銷方式多樣化、線上線下齊發力早已是大勢所趨?!霸诩哟髧L試新媒體運營力度的同時,我始終認為不管渠道如何變化,圍繞客戶的需求這個方向是不變的,并以此為原則對產品的內容和形態不斷打磨?!?/p>
居家辦公挑戰中尋找機遇
居家線上辦公最大的困擾是員工對工作場景轉換的適應性。陸小新表示,不同于線下辦公的單一工作場景,居家期間每個員工不僅需要處理工作,可能還要做家務、照顧家人、參加社區志愿活動等,因此需要更嚴密的工作計劃、更優秀的團隊協作、更流暢的電子化執行體系。上少社在出版ERP管控、書稿編校電子化、發行移動端發貨、財務收支、薪資發放等方面都進行了流程再造,已基本具備移動辦公的條件。
在團隊溝通與協作方面,上少社采取部門內、部門間、社層面的三級工作架構,各個層級盡可能在所在權責范圍解決問題。部門內部負責溝通協調選題、編校等環節;部門層面負責出版、管理流程銜接問題;社層面來統籌全社經營的資源,判斷和推進出版的節奏和結構。疫情防控期間,上少社一般設定工作提前量,通過固定的視頻會議及項目組形式,在出版各環節形成共識,安排工作量,跟蹤項目的進展,來把各員工之間的“鏈條”整合得更緊密。
面對員工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上少社從三個方面著手,幫助員工做好心理調節。一是出版社領導、部門負責人及時掌握員工的動態情況,了解員工生活、工作、防疫等方面的困難,盡力解決員工急難愁盼的困難。二是重點關注感染新冠病毒的員工及家屬,跟蹤其身體恢復情況和生活物資需求動態。三是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激勵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盡力擔任社區志愿者,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做好聚人心、暖人心的工作,克服困難,為封控在家的員工送去蔬菜、防疫物品等物資。
陸小新表示,這次疫情對出版社是一個考驗,但也是提升管理能力、加快出版節奏、轉變出版形式的一個契機。今后無論是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還是遇到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上少社的應急措拖、協作處理能力都會進一步提高,化危為機,危中尋機,從容應對突發性挑戰的能力也會進一步加強。
6月初,北京多區由居家辦公調整為正常上班,接力社的編輯們終于結束了漫長的居家辦公。對于社里的每一個人而言,這場充滿不確定性的暫停與重啟,帶來的除了挑戰,還有對行業新舊問題的重新思考。(張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