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韋力:藏書始于愛好,終于使命
“云笈七簽現存三片,當年刊刻完了之后,被一個僧人連書版帶經全部燒掉了。
關鍵詞: 韋力2019-09-08
-
聶震寧:《魯迅全集》修訂始末
《魯迅全集》修訂建議 我剛上任,就好幾回接到社里老編輯關于修訂《魯迅全集》的建議,老編輯王仰晨、張小鼎等甚至分別給我寫信,指出1981年版本存在的問題,激烈陳述修訂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
老藝術期刊封面中的現代主義風格
新文化運動以來,由于書籍和雜志的品種增加,現代印刷技術和裝訂技術催化了現代裝幀藝術的起步。
-
張宗祥先生留下的影抄書
原標題:張宗祥先生留下的寶貝——兼談影抄書的價值 張宗祥先生抄的書,除了必須是重要而有價值的書之外,還必須是孤本,或難得一見的珍本、善本,獨一無二的稿本等等。
-
百年卜辭文學研究的反思與展望
商代晚期卜骨刻辭 資料圖片 今年是甲骨文重見天日120周年。
-
明清方志中的小說史料
明清時期是方志迅速發展乃至全盛階段,明清方志中留存了大量的小說史料,但學界對此領域的關注尚有待加強。
-
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從殷墟走來,向世界走去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
史料研究:文學研究新的增長點
結合近年來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實際可知,史料研究正在成為熱點。
-
《三俠五義》版本的流變
中國古代小說從故事流傳到整理成書,往往要經過長時間的復雜演變過程,其間要經過說書人、編輯者諸人,從內容到形式各方面的加工修改。
-
讀書人的夢:藏書第一與重編四庫
劉秉璋與他的《澹園瑣錄》 “祖父他只是銀行高級職員,不像我外祖父的祖父周扶九那樣自己就是大鹽商,擁有大量現金,所以祖父要搞收藏還是不容易,就算吃飯過活,對我們這么一個大家庭來說,也絕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樣輕松。
-
馮卓慧:將散落文獻匯于一處
近日偶得友人惠贈《樂經集》一函,心中書蟲貪蠹不忍釋卷,欣然閱后,感觸良多。
-
賴永海:掃出兩千年不見蹤影的《樂經》
時人談論傳統文化,常以“四書五經”為代表。
-
嚴家炎:再現《樂經》原貌
《樂經》是我國重要的古籍之一。
-
鉤沉稽索三十載 披沙瀝金筑大觀
《中華大典》之《生物學典》 2019年5月,隨著《軍事典·戰爭戰例分典》的最后付梓,國務院批準立項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重要文化工程建設項目、原國家新聞出版署“十一五”國家重大工程出版規劃首位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中華大典》,全面完成了編纂出版工作。
-
徐中玉先生的《芭蕉集》
徐中玉先生早年曾想出版散文集《芭蕉集》,“可惜現在已看不到青年徐中玉的《芭蕉集》原貌”(陳子善《關于〈芭蕉集〉》)。
-
“網格本”舊事
淡雅的封面,外框雙線環飾,內框圍起斜向交叉網格,網格交點綴以似圓實方的結點。
-
修復敦煌古書《金剛經》
作為目前世界紀年最早的印本書籍,王玠《金剛經》由斯坦因從敦煌藏經洞取回,是其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2019-06-22
-
葉圣陶的《城中》
《城中》毛邊本 1926年7月,五四新文學作家葉圣陶(葉紹鈞)的短篇小說集《城中》由上海開明書店初版。
2019-06-17
-
非徒楮墨舊 尤見薪火情
得之不易失之易,物無盡藏亦此理。
-
《中國大百科全書》是如何誕生的
1978年,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工作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