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鋒詩歌”的歷史和問題
摘要:本文從“先鋒詩歌”的概念入手,辨析了“先鋒詩歌”作為一個詩學概念從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流變,并在此基礎上辨析了“先鋒詩歌”與歷史語境之間的互動關系,從而揭示其與歷史語境“互相建構”的關系。
-
空間美學興起的當代文化意蘊
在20世紀的文化思想轉型中,空間理論研究突破線性的歷史時間束縛,以令人矚目的方式成為當代學術思想界備受關注的熱點題域,人們將其稱為“空間轉向”。
2019-11-29
-
中華文明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系
眾所周知,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進程和日益豐碩的發展成果和成就的呈現,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國際和國內都有一批著名的文化理論家、思想家開始思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崛起之際及之后,文化何在與文化何為的問題。
2019-11-29
-
新時期以來文藝本體論建設反思
20世紀80年代,隨著西方文藝理論的大規模傳入,文藝理論界先后出現了“方法論熱”“觀念論熱”等知識論反思。
2019-11-26
-
賀桂梅:在21世紀重新思考“20世紀中國文學”
在中國文學史研究中,“現代文學”“當代文學”以及“20世紀中國文學”這些概念,并非一開始就存在,而是在特定時期特定歷史語境中提出的。
2019-11-26
-
姜義華《中華文明的經脈》:中國學術話語體系為什么要重構?
學術話語體系是學術體系(知識體系)與話語體系的融合,學術是內涵,話語是表達,二者融為一體。
2019-11-25
-
破而后立:從基礎寫作到創意寫作
在基礎寫作課上,我曾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一新生做了一項簡單的調查: “今時今日,你還愿意成為一名作家/詩人嗎? ”班上41位同學,有19人表示有一定的意愿,但同時堅定地表示寫作只能成為他們的業余興趣愛好,而不會成為他們將來養家糊口的職業。
-
以現實主義精神創造中國新史詩
【新時代·新創作·新文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中國不乏史詩般的實踐,關鍵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
2019-11-20
-
讓文藝之花為時代和人民綻放
【熱點觀察】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站在時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闡述了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為新時代文化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11-20
-
關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的幾點學習心得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
2019-11-20
-
“首位”與“統一”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伴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持續深化,我們黨對制度建設的認識日趨深入的結晶。
2019-11-20
-
以評論引領文藝高峰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文藝創作方面還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
2019-11-19
-
講好中國故事:新時代文藝的重要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藝工作者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外國民眾通過欣賞中國作家藝術家的作品來深化對中國的認識、增進對中國的了解。
-
當代中國文學研究話語體系的建構
中國社會科學70年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其成果數量占據著世界的最大份額。
2019-11-18
-
在守正創新中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內容提要 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不懈奮斗。
2019-11-18
-
文藝的文化擔當:建構新的社會共識和身份認同
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全球化、城市化的深刻影響,當代社會加速轉型。
-
人民的文藝 常青的文藝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切感受人民愿望,為人民代言,文藝家才能形成“偉大的心靈”,社會主義文藝才能茁壯成長,文藝之樹才能常青 70年來,波瀾壯闊的新中國文藝始終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方向破浪前行。
-
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到創作實處
核心閱讀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涌現出的一大批革命歷史題材和農村題材長篇小說,使現實主義文學釋放出耀眼的藝術光輝 回望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文學尤其是小說創作,會發現,在文學多樣化的發展中,現實主義文學仍是最為強勁的一脈,運用現實主義手法或富含現實主義精神的作品,不僅數量眾多,而且質量較高,許多作品都堪為這一時期卓具代表性的文學經典 從寫作手法到內在精神,都真正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到創作實處,化為藝術成果,這應該是現實主義文學所以經久不衰,現實主義潮流所以奔流不息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國當代文學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里,感應時代脈搏,緊隨社會節奏,形成百流匯聚、浩浩蕩蕩的文學潮流。
-
從傳統文化中汲取走向善治的智慧
【光明論壇】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良好的社會治理,即走向善治。
2019-11-14
-
從歷史透視與現實認定看新成語
成語既是歷史產物,又是現實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