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中的中國科幻小說
01 科幻文學與世界建構 在《三體》發表的幾個月前,劉慈欣發表了中篇小說“山”。
-
古代文論話語的現代轉化與創新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極不平凡的十年,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2022-09-14
-
新時代軍旅文學的新收獲與新氣象
一 近日,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揭曉,軍隊共有6部作品獲獎,分別是:中篇小說《荒野步槍手》(王凱),短篇小說《在阿吾斯奇》(董夏青青),報告文學《紅船啟航》(丁曉平)、《張富清傳》(鐘法權)、《中國北斗》(龔盛輝),詩歌《歲月青銅》(劉笑偉)。
2022-09-12
-
新世紀以來的“代際之分”與“代際之爭”
將“代”的概念引入對文學創作的考察是中國傳統文學批評的常見方法之一。
2022-09-12
-
夯實文化自信之基 提振民族復興精氣神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2022-09-07
-
江蘇:講好時代故事 勇攀文學高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視察江蘇并作出重要指示。
2022-09-07
-
“西部文學”話題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引 子 唐代文人高適、岑參等因負羽從軍、秉筆參政等原因而與浩茫西北結下了文學緣分,“邊塞詩派”因之而起,唐人即贊之“語奇體峻,意亦造奇”(殷璠評岑參)。
關鍵詞:  西部文學2022-09-05
-
新時代十年文藝理論與批評的“時代之變”
新時代文學迄今為止已近十年,新時代文學的內容和形式,在精準地反映該時期的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真實、立體、全面地構建中國形象的同時,還通過歷史回顧、現實關懷和未來構想,建構既屬于中國本土也具有世界影響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關鍵詞:  文藝理論2022-09-02
-
2020-2021年的上海文學:面向現實,書寫時代
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爆發,隨之籠罩全球。
-
從講故事的人到講故事的機器——論互聯網時代音頻小說的發展
世界各國小說都起源于民間故事或傳說,起初它們以口頭的形式代代相傳,直至文字、紙張產生,小說才逐漸發展成為穩定而獨立的文學門類。
2022-08-31
-
新時代江蘇故事的傾情抒寫
作為中國當代報告文學版圖和“文學蘇軍”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報告文學有著深厚的歷史傳統,涌現出不少名家大家。
2022-08-31
-
彭超:共同體視野下的當代羌族詩歌創作
當代羌族詩人有何健、羊子、雷子、夢非、王明軍、羌人六和曾小平等,他們的創作雖然起步晚,卻顯示出鮮明的寫作特點,即從日常詩意美學到文化族譜和生命譜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視野,呈現出突出的家、族、國同構的命運共同體意識。
關鍵詞:  羌族詩歌2022-08-29
-
標點:讓文字表達更傳神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的《標點符號用法(GB/T 15834-2011)》自2012年6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至今已十年時間。
2022-08-21
-
它們在時光的田野中搖曳生輝
紅色經典 資料圖片 黨的十八大以來,誕生了多部描繪新時代發展成就的現實主義力作。
關鍵詞:  紅色經典2022-08-20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復雜、交融與世界視野
“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概念經歷了從學術界提出到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過程,各種實踐包括文化實踐便由此提上了日程。
關鍵詞:  粵港澳大灣區2022-08-19
-
詩意的張揚與理性的建構
盤點近5年的軍旅文學概況,筆者發現,除小說、報告文學成就斐然,詩歌及理論批評領域也取得了一些頗為可觀的創作成績。
關鍵詞:  軍旅文學2022-08-11
-
2021年度湖南文學發展報告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湖南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新時代文學的方向與道路,堅定文化自信,謳歌偉大建黨精神,以精品力作為湖南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貢獻文學力量。
關鍵詞:  湖南文學2022-08-10
-
以文學的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作為中華民族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藏族文學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建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西藏文學2022-08-08
-
邊地詩歌的美學思考與情感觀照
從一鍋蒙古奶茶的香飄飄中/你就聞到了北疆的美/野草香香,馬背溫暖/哈達圣潔,篝火熊烈/奶酪和哈密瓜的甘甜/手扒肉和烤全羊的清香/還有那童年、鄉愁和額吉的味道/這就是北疆…… 邊地,漢語詞匯,意即靠近國界或地區邊界線的地方。
-
自然山水的起伏乃人類心靈的波動
自然文學的寫作,要把對環境與人關系的深刻揭示作為根本的寫作立場,要上升到生命倫理層面。
202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