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講好時代故事 勇攀文學高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視察江蘇并作出重要指示。這幾次重要講話指示,都是在江蘇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作出的重要指引、提出的重大要求。江蘇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為開創新時代江蘇文學“高處再攀高”,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新篇章奉獻文學的智慧和力量。
講好“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故事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為江蘇發展擘畫了“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宏偉藍圖,提出包括文化建設在內的五個邁上新臺階的要求。2015年,江蘇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的意見》,要求推動文化大省加快向文化強省邁進。
文學是文化皇冠上的明珠,是文化的豐富載體,也是傳播文化的重要形式,全面繁榮文學事業對于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繁榮文學事業?文學事業繁榮的標志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指引了前進的方向。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創作生產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只有精品力作不斷涌現,才能真正實現文學事業的繁榮。
錨定這一奮斗目標,近些年來,江蘇作協牢固樹立精品意識,關注重大題材創作,大力扶持具有鮮明江蘇特點、江蘇風格、江蘇氣派的文學精品,凝心聚力講好江蘇故事。圍繞迎接黨的十九大、建軍9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江蘇作協組織策劃重大歷史題材文學創作,圍繞脫貧攻堅、弘揚雨花英烈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抗擊新冠疫情、最美奮斗者、“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等重要主題,組織策劃重大現實題材創作。2015年以來,共立項扶持291個文學項目,簽約作家87名。
在省作協的號召和努力下,全省廣大作家紛紛響應,以飽滿的熱情和干勁投身主題文學創作,推出了一系列紀實文學作品,如《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紀實文學》《最美江蘇人》《實踐之樹常青——改革開放40年江蘇報告文學選》《向時代報告——中國全面小康江蘇樣本》《向人民報告——江蘇優秀共產黨員時代風采》《基石——江蘇基層優秀共產黨員禮贊》《遍地英雄——江蘇抗疫實錄》及“年華璀璨——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兒童文學叢書等。這些作品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受到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基石》和《又見遍地英雄》是在江蘇省委宣傳部的指導和支持下,由江蘇作協組織作家集體采訪創作的。《基石》講述了江蘇省20位忘我奉獻、不懈奮斗、努力創新的基層優秀共產黨員的動人事跡,《又見遍地英雄》描繪了江蘇援鄂大軍和基層干部群眾在抗疫斗爭中的無私無畏,體現了偉大的抗疫精神。
今年,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重大主題主線,江蘇作協組織開展了《我們這十年——“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故事》《向未來報告——江蘇現代化建設率先起航》大型紀實文學采訪創作。這兩部凝聚江蘇作家集體創作智慧、深刻反映“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的文學作品,是江蘇文學界獻給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兩份禮物。
唱響新時代的長江之歌和大運河之歌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視察時,強調要挖掘豐厚的運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長江文化,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江蘇作協通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實踐活動引導廣大作家將目光投向長江、投向大運河,投向祖國的山川大地,在火熱的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積累經驗,以充沛的感情、細膩的筆觸、優美的旋律、動人的形象,展現時代變遷、反映幸福生活,努力唱響新時代的長江之歌和大運河之歌。
“作為一名作家,看見這蘊藏歷史、延續現實的大運河,真是心癢難耐,覺得其中大有可書。”“我們沿著運河古道南下,一路走來,看到了運河文化得以保護和傳承,充分感受到了這條奔騰不息的運河所蘊含的文化底蘊,也為今后書寫大運河積累了素材。”這是南京作家賴爾和修白在大運河文化主題創作實踐活動總結座談會上的深情發言。
悠悠大運河,綿延三千里。2020年,作為長三角文學發展聯盟輪值主席單位,江蘇作協組織三省一市40多位作家在為期8天的時間里,跨越江蘇、浙江兩省八市,充分感受大運河的歷史與現實,完成了一場“新大運河文學”書寫路徑的探尋之行。此次活動開拓了作家們的視野,豐富了認知、積累了素材,運河流經的一座座城市,都留在作家們的記憶中,成為滋養創作的源泉與養分。作家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采訪為契機,更加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注建基于這種文化的豐富生動的現實,書寫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民族、無愧于人民的作品。
為加深全省基層作家對大運河生態保護的關注和書寫,江蘇作協于2020年12月21日至23日再次組織60位基層作家走進揚州、高郵,開展大運河生態保護主題創作實踐活動,致力于讓全省基層文學寫作者走近大運河、愛上大運河、書寫大運河、禮贊大運河。
長江經濟帶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心頭一直牽掛的事情。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在江蘇考察期間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導作家們深切感受江蘇沿江地區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所取得的豐碩成果,2020年11月24日至29日,江蘇作協組織近30位省內青年作家開展長江經濟帶江蘇沿江五市綠色發展主題創作采訪活動。活動期間,江蘇中部地區氣溫驟降、陰雨綿綿,但作家們的熱情絲毫不減,冒著蒙蒙細雨和冰涼徹骨的江風,一邊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視察期間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一邊親歷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走過的地方,感受江蘇人民共同奮斗、親手創造出來的美麗家園和幸福生活,對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發展思路,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2021年,江蘇省作協聯合省文旅廳,組織46位作家進行調研,以江蘇的大好山川、悠久文脈為靈感寶庫,挖掘“水韻江蘇”的豐富內涵,塑造鮮活動人的文學形象,結集創作了散文作品《文學家心中的水韻江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江蘇作協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努力將“深扎”活動落實落細,不斷增強作家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近年來先后組織了50余批次、1000余人次的主題創作實踐活動,組織實施了70個作家“定點生活”項目,為全省廣大作家傾聽時代聲音、深入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群眾、汲取創作營養提供了重要支持和可靠保障。
書寫江蘇文學“高處再攀高”新答卷
2020年11月12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視察期間,賦予了江蘇“著力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的重要使命。
2020年12月29日至31日,江蘇省作協第九次代表大會在南京召開。會議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文化文藝工作與群團工作的重要論述,以“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任務為指引,認真回顧總結了八次作代會以來江蘇文學取得的成績和經驗,討論分析了文學事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共商未來五年江蘇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舉措。會議修改了《江蘇省作家協會章程》,選舉產生了江蘇省作協新一屆領導機構。
作為文學大省,如何更好地承擔起新時代所賦予的新使命新任務,實現“十四五”江蘇文學“高處再攀高”,成為擺在新一屆江蘇作協領導班子面前的重要命題。江蘇作協黨組書記汪興國在中共江蘇省委機關刊物《群眾》雜志2021年第4期發表題為《以更多精品力作推動江蘇文學高處再攀高》的文章,這是作協領導班子經過深入思考和認真研究后,對這一問題作出的回應。文章從壯大梯隊合理的“文學蘇軍”、推出更多震撼心靈的時代力作、形成江蘇文學的集成效應、鑄就具有典范意義的文學品牌、滿足人民群眾的高品質文化需求五個方面展開闡述,強調謀劃江蘇文學事業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扣構建文學精品創作高地、建設文化強省的目標任務,把推動事業發展、解決短板弱項作為著力點,以更多精品力作推動“十四五”江蘇文學高處再攀高。
為實現江蘇文學高質量發展的既定目標,江蘇作協堅持以守正創新的工作作風,圍繞“出精品、出人才”的中心任務,認真組織實施每年度的《推動江蘇文學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重點任務分解方案》,腳踏實地、開拓進取,為構筑新時代江蘇文學高峰、實現江蘇文學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努力。
由“揚子江作家周”“揚子江網絡文學周”“中國當代文學揚子江論壇”“揚子江詩會”“揚子江網絡文學原創作品大賽”組成的“揚子江”系列文學活動,是江蘇作協著力打造的具有江蘇風格、世界影響的國內一流文學活動品牌。活動以精心組織、形式多樣、大咖云集、內容豐富、惠及大眾著稱,受到全國文學界和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2021年6月18日晚,以“百年恰是風華正茂”為主題的第四屆揚子江詩會詩歌朗誦會在南京舉行,以文學的形式熱烈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吸引了20萬觀眾在線觀看互動。慷慨深情的詩作、充滿希望的歌聲、鏗鏘有力的腳步,讓觀眾的內心隨之激越。朗誦會上還對“輝煌的歷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詩歌大賽”的獲獎詩人進行頒獎,這次詩歌征文大賽活動共收到來自全國3000多位詩人的一萬多篇稿件,在全國詩壇產生了廣泛影響。
沒有優秀人才,何來文學精品?江蘇作協高度重視文學人才培養工作,通過強化文學隊伍建設的整體性、戰略性,暢通人才發現培養渠道,創新培養方式,為青年文學人才的成長鋪設平臺、架設橋梁。
2021年10月12日至13日,江蘇省第六次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在南京召開。這是江蘇優秀青年寫作者云集的盛會,171名來自全省各地的青年作家代表參加會議。會議全面總結了近五年來江蘇青年文學創作的經驗,研究和部署了今后五年青年創作和青年作家培養工作,為進一步推動江蘇青年文學人才成長、促進江蘇青年文學創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名師出高徒,老師的傳幫帶對于青年文學人才的成長也有著重要作用。“名師帶徒”計劃是江蘇省委宣傳部在2019年牽頭實施的《江蘇省文藝人才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師徒傳承”的方式,3年一個周期,投入3000萬元經費,培養扶持100名文藝英才,力爭經過3到5年或更長時間,推出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文藝名家。在100對文藝師徒中,有20對是江蘇作協精心選拔的文學師徒,培養期間,20位徒弟共計出版長篇小說、小說集、散文集、詩歌集、人物傳記等文學作品40部,部分作品入選國內各大文學排行榜。今年江蘇作協將開展第二輪選拔活動,進一步完善選拔機制,做好遴選培育工作。
此外,江蘇作協這兩年還組織開展了19名文學英才、53名文學優青的選拔培養工作,持續加大對英才、優青的扶持力度。同時繼續強化專業作家、特聘作家、簽約作家、寫作營、作家培訓班、改稿會等人才培養措施,完善專業資格評定等評價機制,確保江蘇文學人才輩出的生機活力和繁榮發展的強勁勢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近年來,江蘇作協通過強化文學理論評論的及時性、引導性,針對江蘇文學特點,多舉措開展文學批評研究工作,舉辦各類研討活動數十余場,包括對文學發展的專題研究、對作家創作的整體性研究、對作家作品的個案研究以及對江蘇文學現象和區域文學發展的研究。
2021年5月9日,在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指導下,江蘇省作協、南京師范大學和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政府合作成立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成為目前我國第一家網絡文學評論平臺。
2022年5月,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省廣電局、省文聯、省作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全省文藝評論界引發熱烈反響。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實施意見》,江蘇作協圍繞全省文學評論工作再出組合拳,充分發揮文學評論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的重要作用,營造說真話、講道理的批評氛圍。繼續與《文藝報》合作推出“文學蘇軍新觀察”專欄,集中觀察和評述江蘇文學創作現象和優秀作家作品,2021年推出第一輯共12期,分別邀請多名省內批評名家從不同維度對江蘇當代文學的創作現狀與成就進行總體性、系列性研究,2022年開始推出第2輯,邀請多位評論家點評研討江蘇文學的成就、特質和風格。與《文學報》合作開設“文學蘇軍新力量”專欄,以一對一的方式約請省內外青年批評家針對江蘇青年作家的創作進行點評論述,首批將推出10位有創作潛力的“85后”青年作家為評述對象。推出“文學蘇軍新關注”系列活動,重點關注基層青年創作力量。設立“江蘇青年文學論壇·新作觀察”系列,以江蘇中青年作家新近出版的優秀作品為研討對象,邀請多名省內外評論家圍繞作品展開對談,促進江蘇青年作家成長。推出首批8名江蘇青年批評家拔尖人才名單,面向全國進行宣傳推介。
文學評獎也是文學評論的重要形式。近年來,江蘇作協成功組織第六、第七屆紫金山文學獎評獎,共有93部作品、12人獲獎。設立《鐘山》之星文學獎、泛華文網絡文學金鍵盤獎、曹文軒兒童文學獎,面向全國獎掖優秀青年作家、網絡文學和兒童文學作品。用心打造江蘇文學評論獎、揚子江詩學獎和汪曾祺文學獎,加強對東吳文學獎、施耐庵文學獎、吳承恩長篇小說獎、高曉聲文學獎的學術指導,使這些獎項在省內外的影響力和美譽度越來越高。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征程上,江蘇文學界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牢記“國之大者”,增強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把握歷史主動,聆聽時代聲音,為新時代新征程江蘇文學“高處再攀高”、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交出合格答卷,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