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葉:精神原鄉的返程
常常如此:有些事情在開始的時候,我懵懂至極,只能在以后的過程中慢慢知曉命運賦予的深意。
-
我的文學之路
高占祥先生畢生熱愛文學,1985年即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為表達對高占祥先生的緬懷之情,特刊發他的一篇散文作品如下。
關鍵詞:  高占祥2023-04-12
-
鐘求是:一條千年古街,抬頭是歷史,低頭是生活
我的中篇小說《宇宙里的昆城》發表后,吸引了許多閱讀目光。
2023-04-11
-
在世界的田野上——《十月》2023年第1期編輯手記
2022年12月30日,發一條五個字的朋友圈:退毛樣,進廠。
2023-04-10
-
軍嫂:一個女人的蛻變
2009年,我徒步3天進入中印邊境的西藏墨脫邊防站。
-
李鐵:溝叉里的治愈系
刷短視頻娛樂,刷到不少農村婦女日常鄉村生活的段子,雖然有的是擺拍,但還是讓人看到了時下真實的鄉村生活。
關鍵詞:  《溝叉》2023-04-07
-
柳未未:我想致敬在沙漠里種樹的孤勇者
一開始動念想寫這篇小說,是為前年“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的治沙英雄石光銀的事跡所感動。
關鍵詞:  《黃沙漫卷》2023-04-07
-
熊生慶:說出即是偏離
2017年,我大學畢業,回到老家縣城參加工作。
2023-04-07
-
劉震云:哲學停止的地方,文學出現了
日前,作家劉震云走進北京大學,來到“小說家講堂”的課堂,發表了“文學與哲學的量子糾纏”為主題的演講。
關鍵詞:  劉震云2023-04-07
-
陳鵬:誰不想返回故鄉和童年
有人真不想回去——曾經破敗的,貧困的,乏味的,被損害被凌辱的…… 但我相信大多數70后都是眷戀故鄉和童年的。
-
河流之上
長詩集《跟著河流回家》,從開始前期準備到實地采寫再到創作,前后歷經了七年的時間。
2023-04-04
-
回首自己——《獨自表演》創作談
編輯老師希望我寫一篇創作談,最初覺得容易,真寫起來想了好幾天。
2023-04-04
-
克制與約束——《金農的水仙》創作談
2019年,我寫了《老板不見了》,百分百的男性視角,寫的是放縱與平衡。
2023-04-03
-
王蕓:情感與智慧淬火后的結合體
近幾年寫作“安放身心”系列中短篇小說。
-
冉冉:醉與醒
一 在我有限的醉的記憶里,印象最深的是20多年前那一次。
2023-03-30
-
石鐘山:一個老兵的致敬
2000年的七八月份,我來到了拉薩,當時西藏軍區想創作一部關于18軍和平解放西藏的電視劇,不論寫劇還是小說,采訪完成寫作為數還是不多的。
2023-03-30
-
萬雁:善良是稀有的珍珠
一直想寫一篇與足球相關的小說,此計劃在心里蕩漾良久,卻遲遲未能動筆,說不清原因何在,直至“最壕的一屆世界杯”——2022卡塔爾世界杯拉開帷幕,引得全世界球迷為之瘋狂,一種強烈的創作沖動和欲望在體內洶涌翻騰,作為資深球盲的我方才頓悟:原來,寫這篇《黑色足球》的主要條件是,要有足夠濃郁的氛圍感。
2023-03-29
-
西嵐子,心中的詩林
“文學”與“故鄉”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
李晨瑋:燃燒(附同期作者短評)
從邊緣到前沿 編輯部推薦語 《天涯》自1996年改版以來,雖經歷世事變遷,卻始終以道義感、人民性、創造力作為辦刊宗旨。
2023-03-28
-
蘇虹:《海上晨鐘》后記
六年前一個冬日的午后,我應邀參加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簡稱上海信誼)的百年慶典活動,也正是在那一天,我被信誼輝煌的百年歷史觸動,萌生了創作一部以上海民族制藥企業為背景的文學作品的念頭。
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