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真正的現實主義精神,助推“行業寫作”精品化沉淀
近日有不完全統計顯示,疫情發生以來,網文平臺的醫療題材小說閱讀數據漲幅明顯,網絡作家志鳥村的《大醫凌然》、徐婠聚焦80后醫護群體的《生活挺甜》等小說,以寫實、硬核的醫護一線細節吸引了不少網友留言,第一季度在QQ閱讀平臺上的訂閱用戶增長了約40%。
-
網絡文學,乘風破浪正當時
近年來,國家主管部門對網絡文學的一系列規范和整頓都是為了對整個行業撥開迷霧,讓更多優秀的作品產生。
2020-07-02
-
從現實題材網文到主旋律電影,中國故事傳遞時代精神
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的這一天,由騰訊影業、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三次元影業、閱文集團聯合出品,黃建新執導的電影《1921》于上海中共一大會址舉辦了開機活動。
-
張頤武:活力之下 網絡文學的機會和問題
最近,閱文和與它相關聯的作者最近的分歧和爭議引發了社會關切,也引發了對于互聯網文化發展的更多關注。
-
《網絡文學名家名作導讀》:丈量從創作到閱讀的距離
2016年夏季,天氣炎熱。
關鍵詞:  《網絡文學名家名作導讀》創作閱讀2020-07-01
-
網絡文學虛擬美學的現實情懷
摘要:網絡數碼技術把虛擬與真實統一起來,網絡文學是對網絡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兩個客體的“再現”,幻想類網絡小說是基于對虛擬世界的理解與認知下的藝術表現,因網絡虛擬世界是對現實世界的摹擬,使得網絡小說具有現實情懷,隨著AR等“增強現實”技術的出現,網絡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邊界逐步消融,在技術與文學自身規律的合力作用下,網絡文學進行了現實題材的審美轉向,其審美理想與現實情懷更加突顯。
-
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凸顯世界文學坐標中的中國經驗
日前,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發布《2019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梳理了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在創作、評論研究、隊伍及引導、產業發展、海外傳播等方面的發展狀況。
-
快慢之間彰顯中華文化的銳氣與底氣
當地鐵里的上班族戴上耳機聽一首網絡歌曲時,當考研的大學生深夜休息點開網站上一個小動畫時,當去采風的青年藝術家用手機記錄下農村的老手藝制作成視頻發到平臺上時,當網友們一起追一個熱門綜藝并在彈幕上發起熱烈討論時,網絡文藝已經如此普遍而微觀地進入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
-
輕爽與厚實并重——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的新景觀
當前,現實題材創作日漸成為網絡文學新的巨大增量。
-
網絡文學成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新亮點
近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編制的《2019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下稱“《藍皮書》”)正式發布,從創作、評論研究、隊伍及引導、產業發展、海外傳播5個方面較為全面地回顧了網絡文學過去一年的發展。
-
網絡文藝活動大事記 (2020年1-3月)
【1】1月6日 中央宣傳部發布的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擬入選人選名單結束公示期,閱文集團CEO吳文輝(青年英才)、閱文旗下著名作家蔣勝男(四個一批)、白金作家血紅(原名劉煒,青年英才)、白金作家骷髏精靈(原名王小磊,青年英才)、白金作家我吃西紅柿(原名朱洪志,青年英才)、知名作家天蠶土豆(原名李虎,青年英才)入選,這是網絡文學行業從業者的首次入選。
-
網絡文學地理空間的想象邊界
網絡文學促進了文學與技術的連接,開辟了新的文學寫作與發表空間,拓展了多種類型文學的發展道路,并在“全民寫作”與“全民閱讀”成為現實的過程中,培育了成千上萬的網文寫作者和億萬級的網文閱讀者。
2020-06-19
-
再造江湖的可能
近期熱播的改編自天下霸唱同名網絡小說的網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自上線以來豆瓣口碑穩定,在今年的國產劇中脫穎而出,令很多并非“盜墓劇”粉絲的“路人”也紛紛“入坑”。
關鍵詞: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2020-06-19
-
免費閱讀與IP導向
2020年4月27日晚間,騰訊旗下閱文集團管理層大換血塵埃落定,吳文輝團隊集體退休,程武接任閱文CEO。
-
從個體訴求到群體理想
戰爭題材一直為網絡小說所青睞,尤以反映中華民族奮起救亡、抵御外侮的抗日戰爭題材占比最多。
關鍵詞:  《宛平城下》2020-06-19
-
《宛平城下》創作談:為故事著迷
我演過很多別人的故事,也看過很多別人寫的故事,終于寫了自己想寫的故事。
-
“軟推理”與現實題材的可能性
都市言情作為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之一種,多年來隨著中國社會的整體發展和讀者口味的不斷變化而花樣翻新,越來越多的作者已不再滿足于單純展示都市男女的戀愛生活,他們積極尋找著“現代愛情故事”與其他類型小說之間可能的聯合。
-
《傳國功匠》:傳統文學與網文的融合發展新嘗試
《傳國功匠》是溫州籍作家陳釀的一部網絡小說,小說的主線是從小在英國長大的年輕人汪楠源,肩負神圣而神秘的使命,從英國回到故鄉——中國東南一個遺世獨立的千年古村落,匯合以蘆葉兒、汪嶼松等為代表的甌越大地上新一代甌匠,為了一批巧奪天工的溫州民間工匠世代相傳的稀世珍寶,以及一本記錄甌匠百工技藝的“秘笈傳書”展開的一場驚心動魄的傳奇歷程。
-
網文寫作,如何“咫尺”見“匠心”
早在學生時代,讀到唐代詩人張祜的一首詩:“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
-
哪個朝代最受網文作家的青睞?
受疫情影響暫別讀者近半年的陜西北路網文講壇,終于在六月的第二個周六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