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快慢之間彰顯中華文化的銳氣與底氣 ——說說網絡文藝作品的節奏感
    來源:光明日報 | 蘇松妹  2020年06月24日08:51

    當地鐵里的上班族戴上耳機聽一首網絡歌曲時,當考研的大學生深夜休息點開網站上一個小動畫時,當去采風的青年藝術家用手機記錄下農村的老手藝制作成視頻發到平臺上時,當網友們一起追一個熱門綜藝并在彈幕上發起熱烈討論時,網絡文藝已經如此普遍而微觀地進入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

    在互聯網時代,隨著技術與媒介的發展,文藝創作與欣賞在內容與形式層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而我們也能很直接地感受到,網絡文藝有其獨特的,不同于傳統文藝的節奏感。

    在整體的社會發展與信息交流的提速中,網絡文藝“快”的那部分是非常鮮明的。它對時代潮流迅速反應,對生活內容快速捕捉,擅長加快節奏以提高信息密度,增強欣賞快感,吸引與獲取信息時代更大的流量。當然網絡文藝迭代也快,就像潮漲潮落時在沙灘上留下的一行行印痕。

    也有一部分網絡文藝作品,不那么緊跟熱點,而是保持了與傳統、與日常更有銜接性的節奏感。這些具有長度與深度的作品,生長周期與欣賞周期更長,在互聯網上找到自己的軌道,停靠著更從容的觀照、更平和的感受、更清醒的思考。“快”與“慢”,并不是價值評判的標準,而是面對著不同的題材與內容,面對著不同的渠道與受眾,而發展出來的不同的節奏與風格。從網絡文藝的總體上看,快與慢是共存的、交織的、互補的。

    1.“快”意味著有“干貨”,也可能有“蹭熱點”之嫌

    網絡文藝的“快”是由技術基礎決定的。各種拍攝器材、制作軟件、發布平臺的普及,創作者們可以更為便捷地進行創作。在智能手機的時代,這一趨勢被更加強化。但同時,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是前所未有的。這意味著,信息的傳播快慢直接決定著信息能否處在一個傳播的有利位置。同題材的網絡文藝作品能不能“紅”,首先取決于它是不是夠“快”。這就使得直接面向熱點題材的網絡創作,必須具備強大的反應能力與生產能力,必須通過“快”來占據信息高地,使內容傳播得更遠。

    “快”是數字時代的天然屬性。這種對快速反應的要求,同時影響著這部分網絡文藝作品的體裁與風格傾向。一方面,作品體量小、時長短,只要能對熱點進行一針見血或靈巧有趣的反應即可,在受眾的瞬間共鳴里達成高轉發率。另一方面,如果是信息或知識含量比較高的內容,作品往往把信息量壓縮得更為緊實,要求有更多“干貨”,讓受眾在更短時間有更多收獲。與體量小、干貨多的內容要求相聯系的是,這樣的網絡文藝作品往往也發展出更快的表達方式。比如網絡短劇少用長鏡頭,剪輯速度較快。大體量的作品也會在局部采取“快”的策略。比如上百萬字的網絡小說,情節密集,推進迅速。網絡文藝作品的媒介與體裁,也在改變著受眾的欣賞方式與欣賞習慣。文藝欣賞不再需要獨立特制的時空,而可以在生活的碎片時段里隨時展開,它拓展了文藝的邊界,也使得文藝真正地走向大眾化,更貼近大眾的心理,滿足大眾情緒與情感需求。

    網絡文藝作品的“快”,對應著受眾對內容“新鮮、好消化”的要求。它主要為受眾提供震撼、意外、幽默、輕松、愉悅這樣的情緒,也成為互聯網時代受眾了解與理解現實語境的便捷方式,并在觀看、轉發與評論中,參與到話語的再生產之中。但當創作者過于把“快”所能達成的點擊量作為目的,當滿足成為迎合時,網絡文藝作品的“快”也會面臨過于膚淺、浮躁的不良傾向,泡沫過多,泥沙俱下。

    網絡文藝作品的“蹭熱點”現象就是這種不良傾向的反映:對一個熱點并未形成有審美價值、思想價值的認識,只是純粹為了趕上熱點發表相關文藝評論或進行再創作,是對熱點的過度消費,對流量的過度追逐。它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可能在某個題材或某種類型還未進行深度開發時,就因為過快過多的淺層次追逐,敗壞了欣賞者的胃口,也導致這個題材或類型的過快迭代。在網絡電視劇與網絡綜藝的創作領域,這個問題尤其值得重視。當一個類型出現時,過多的“撞車”式開發,既是對生產資源的浪費,也是對創作與觀眾的不負責任。

    2.“慢”給人以陪伴的舒適,也要避免冗長乏味

    與“快”相對照的,是網絡文藝“慢”的一面。網絡文藝并不是數字時代的海市蜃樓,它終究還是植根于現實生活與文化傳統之中。現代人在過于快速的發展中,對于較為舒緩的日常生活,更為從容的傳統生活,又有著向往與憶念。因此,對“慢”的需求恰是對“快”的需求的另一面,它們是一體兩面的。而這些需求也必然在網絡文藝中有它的體現。有這樣一部分作品,它們不那么追逐當下熱點,而在共通的自然體驗與文化傳統中,尋找日常生活的建構方式與可以休憩的精神空間。

    網絡文藝作品的“慢”,表現在不那么追求密集的信息量與情緒的強烈度。如果說“快”產生的是刺激,那么“慢”追求的是陪伴。一些談話類的讀書節目,它不是幾分鐘的“知識膠囊”,而是更強調感受的共享、思辨的樂趣,有一種師友聊天之感。“知識膠囊”的缺點是容易帶來過于簡化的理解與過于功利的學習,而在漫談與對話中,能引入更多的思考,是一種浸潤型的接受。

    一些生活類的網絡綜藝節目,追求的是一種網絡與現實時間的重合感。為了觀賞性,主創會加強人物設定與情節進展的戲劇性,通過多機位拍攝豐富細節、塑造人物,在節奏上追求與現實生活的完全銜接,嵌套在生活中,作為一種放松的陪伴。

    正如“快”的缺點可能是膚淺浮躁,“慢”的缺點則可能是冗長乏味,往往慢的作品,更需要有較高的思想內涵與較為獨特的美學風格,才能在“慢”中產生充實感與意義感,而不淪為空洞的“殺時間”工具。

    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記錄自然之美與手工之美的網絡文藝作品。自然不僅僅是為人類提供生活與生產資料,更是人類審美與精神的原鄉。中國文化傳統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晴耕雨讀的方式,是具備高度的人類文明自覺性的。當時代與媒介發展到今天時,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在這種文化傳統中產生的網絡文藝作品。這是一種自發的傳承,也是文化內在生命力的體現。

    這樣的作品是“慢”的,因為它所表現的大自然節奏,不是爭分奪秒的節奏,而是晨昏的節奏、四季的節奏,對這種節奏的依戀,是人類在時間上的鄉愁。在社交平臺上,互聯網的國際文化交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類作品的關注度很高,它們的審美核心,是在地理風物與勞作起居中,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美感與節奏感,以及這種美與節奏依然存在于生活之中、人心之中。

    3.在“快”與“慢”的交織與混融中,形成豐富多元的良性生態

    身處于一個網絡與網絡文藝都在飛速發展的時代,未來如同一出正在拉開大幕的戲劇。現在還遠遠無法預料網絡文藝在技術、內容、形式上可以走到哪一步,但此時此刻,網絡文藝已然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甚至我們每個人都既在目睹又在參與著它的變化。在這個浪潮里,網絡文藝體現了它的巨大潛能,傳統文藝都可以在網絡上有自己的數字備份,而網絡文藝則又發展出更為多元的藝術形式。在空間不受限的前提下,網絡文藝也有了很大的時間自由度——在快與慢的尺度與方式上,都比傳統文藝有了很大的突破。

    “快”與“慢”是相對的概念,網絡文藝的節奏,參照的是當代現實生活的節奏,以及與同類型傳統文藝進行節奏對比得到的感受。比如網絡音樂中,虛擬歌手可以以遠超過人聲的音高音頻演唱,在節奏上突破傳統音樂的邊界,這種“快”與“慢”的尺度與方法的突破,開拓了作品的表達可能。

    節奏是由內容與需求決定的,但節奏又將推動內容與需求。好的網絡文藝作品,可以“快”得敏銳,有預見性和創造力,捕捉火熱的生活,吸引關注與討論;也可以“慢”得沉著,有思想與定力,繼承傳統,啟迪生活。當下的中國網絡文藝,重要的是發掘內容、形式與節奏感間的深層關系,找準定位,建立起自己的風格。網絡文藝正是在“快”與“慢”的交織與混融中,形成一種豐富多元的良性生態,以更多的優秀作品,彰顯中華文化的銳氣與底氣。

    精品伊人久久香线蕉| 国产精品 91 第一页| 国产精品麻豆免费版|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视频国产| www.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9在线观看精品|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9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搜索 |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大片天天看片|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人妻|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228;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伊人久久精品线影院|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精品黄页在线播放免费|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 91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一|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小说| 精品香蕉伊思人在线观看|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