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不老 浩氣長存
1938年,中共中央從全國抗日戰爭的發展局勢和戰略需要出發,作出了建立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戰略決策。
2018-12-08
-
40年,放歌光榮與夢想
堅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寶庫中提煉題材、獲取靈感、汲取養分;堅持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堅持洋為中用、兼收并蓄,不斷吸收借鑒世界優秀文明成果 改革開放的40年,是我國舞臺藝術繁榮興盛、邁向高峰的40年。
2018-12-07
-
北方寫意精神的南方表達
有獨特語言、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優秀油畫家,全國不在少數。
2018-12-06
-
曲藝發展:創新莫丟本體
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是中國社會產生巨大歷史性進步的新時期,也是曲藝創演蓬勃發展的重要時期,更是充滿了各種觀念矛盾和發展問題的特殊時期。
2018-12-03
-
這些關于名家的文獻 豐滿了我們對于海派藝術的認知
上海油畫雕塑院編著的《哈定文獻》日前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
2018-12-02
-
壁畫創作中的文化思考
我國古代壁畫曾經創造了世界藝術的高峰。
2018-12-02
-
創造生活之美 續寫匠心文脈
潘魯生,1962年生,藝術學博士,教授。
2018-11-30
-
40年,文化自信筑基文藝高峰
把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對美的講究與當代中國人對美的追求結合起來,特別是要挖掘革命文化、紅色文化給人以美的感動的強大力量,在新的文藝實踐現場高揚中華美學旗幟。
2018-11-30
-
烏鎮40年:根里的靜與脈中的動
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夜景。
2018-11-29
-
探究藝術的“根源之美”
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化形態,都有其產生的特定時代和生態原因。
2018-11-27
-
追尋中國民間藝術的源與流
從1986年至1989年前后,歷時四年,我親往黃河沿岸考察,其中的曲折甘苦,唯有同行的伙伴能夠體會。
2018-11-27
-
互聯網正在改變傳統藝術
變是常態,擁抱變化并且適應變化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而在變中尊重藝術規律,在變中堅守藝術特色,又是傳統藝術經受住時間淬煉的立身之本。
2018-11-27
-
藝術與商業的解與不解 考驗社會的良知與誠信
梵高1889年畫了一幅并不是很大的油畫《鳶尾花》,3年后,評論家米爾博以300法郎購買了這幅畫。
2018-11-26
-
向媚俗創作傾向說“不”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里的清風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掃除頹廢萎靡之風。
2018-11-26
-
一首永遠動聽的草原牧歌
2017年1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回信,稱贊“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勉勵他們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2018-11-21
-
興懷向上 弘毅莫忘
設計:蔡華偉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
2018-11-18
-
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
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一次被推到歷史的臺前。
2018-11-17
-
40年的輝煌和點點滴滴
山東畫報出版社以出版《老照片》聞名,自1996年以來,《老照片》就深受各界讀者喜愛,至今還是很多百姓的珍藏。
2018-11-14
-
曲藝表演的音樂伴奏應予特別重視
一個時期以來,許多的曲藝唱曲演員在演出當中,為了方便或是為降低成本,常常使用伴奏帶或U盤攜帶的數字伴奏音樂進行演出伴奏。
2018-11-12
-
韓書力:藝術貴在精神
又是一年初冬,我不禁想起45年前的初冬時節,第一次踏上西藏這片神奇高原時的種種景象…… 剛進藏時,常聽同事們說誰誰是“老西藏”,語調中透著欽慕之情。
201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