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影視評論的“批評精神”:正本與入心
作為意識形態的重要領域,包括影視在內的文藝事業歷來被高度重視。
關鍵詞:  影視評論2021-09-01
-
激濁揚清才能昂首前進
近期以來無論鄭爽事件還是吳亦凡事件,乃至張哲瀚等一系列演藝人員出現的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大家都感到不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都將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貫徹和“十四五”建設文化強國的目標是一個干擾,整個文藝界都為出現這樣的問題感到痛心,人民群眾也對層出不窮的這類行為感到痛恨,作為一名文藝老兵,心中也感到深深的痛楚。
關鍵詞:  影視文藝2021-09-01
-
莫讓“耽改劇”帶偏觀賞口味與創作方向
近年,耽改劇的制作播出作為一種行業現象頗為引人關注,其以“拍一部火一部”甚至“未播先火”的市場熱度與個別主演搖身晉升“頂流”的捷徑效應,讓娛樂話題為之狂歡、飯圈粉絲對之追捧、資本平臺向之逐利。
關鍵詞:  “耽改劇”2021-08-27
-
新時代影視劇評論文風建設小識
中央宣傳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對促進我國新時代影視劇評論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作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2021-08-25
-
“流量”本無罪,“唯流量”需反思
近期,有關“流量明星”的負面事件接連出現,有關部門整治飯圈亂象的“清朗運動”也與“流量”文化緊密相關。
關鍵詞:  “流量”2021-08-25
-
學術的積累 文化的傳承
一 “古本戲曲叢刊”是新中國最重要的古籍文獻整理出版工程之一,工作量極其浩大,歷時也十分長久,而意義和價值非凡。
關鍵詞:  “古本戲曲叢刊”2021-08-23
-
廣闊天地 大有可為
話劇《情系賀蘭》 時值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聯合舉辦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活動,這些優秀作品以豐富多樣的題材、頗具時代特征的鮮明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側面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百年輝煌歷程。
2021-08-23
-
陳桂芝:惓惓深情解花語
人們喜歡花兒,花卉也是中國文人表達心性與愿望的重要媒介。
關鍵詞:  陳桂芝2021-08-20
-
美術評論的當下問題(上)
客觀來說,有關主管部門在新時代對于文藝評論工作的重視是前所未有的。
2021-08-20
-
戲曲化、喜劇化與地方化
榮獲第23屆曹禺劇本獎的湖南花鼓戲《桃花煙雨》,日前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劇目在京上演。
關鍵詞:  《桃花煙雨》2021-08-20
-
“流量明星”的崩塌,本質上是教育“地基”的薄弱
明星作為公眾人物,身邊聚集著大量的資源,享受著人上人的榮光,但這并非明星真正的“價值”。
關鍵詞:  流量明星2021-08-19
-
文化類綜藝:傳統文化“正流行”
今年以來,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大型原創文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持續掀起傳統文化風潮。
關鍵詞:  文化類綜藝2021-08-17
-
在傳承創新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舞蹈《龍門金剛》片段 資料圖片 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七夕奇妙游》日前再度引發熱議,其中舞蹈《龍門金剛》更是又一次驚艷觀眾。
2021-08-16
-
程式規范與再造
程式,是中國戲曲舞臺表演中最為獨特的一種藝術語言,也是對戲曲特別是京劇藝術常用表現手段的某種精準固化。
關鍵詞:  戲曲2021-08-15
-
唯有在音樂的世界里,所向披靡
聽了大半輩子貝多芬,對其生平卻了解很少。
關鍵詞:  《貝多芬傳》2021-08-13
-
紅色爆款頻現的背后是對黨史國史的尋根熱情
歌劇《英·雄》過去幾年圈粉無數,很多年輕觀眾二刷、三刷,更有甚者,打著“飛的”跟隨劇組全國跑。
2021-08-11
-
飯圈治理刻不容緩
2021年,“飯圈”再度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有人鄙視其“幼稚”,無數追星少年陷入非理性狀態,為偶像瘋魔癡狂,為明星應援打榜,為愛豆“用愛充電”,跟蹤、偷窺、偷拍明星日常的行為屢禁不止;有人怒斥其“愚蠢”,不顧自己的學業和事業,甚至不顧個人安危,上演了一出出機場追星致航班延誤的鬧??;有人警惕其“興風作浪”,既可棒打自家愛豆的競爭對手、同期上映的其他作品,也可以精準打擊、拆分不符合自己期望的偶像CP,甚至通過網絡暴力對影視劇制作方施壓,加之平臺的縱容,辛勤勞動的影視劇創作人員無奈敢怒不敢言;更有人憂患其“社群組織化”,這種外部松散內部嚴密的新社群組織,呈現出越來越分明的層次化、越來越嚴苛的等級化特點…… 經梳理不難發現,2009年以來,伴隨傳統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移,互聯網技術革命對“我”的塑造加速:為“我”賦能、“我”即力量;2011年以來,伴隨人口周期運動中年輕世代更迭和需求嬗變的態勢,中國青年特別是網絡青年的主體力量從“70后”觸網族、“80后”融網群,轉換為“90后”網絡原住民、“00后”數字原生代,“飯圈文化”成為對人設、情感羈絆和身份認同最有影響力的亞文化潮流之一;2017年以來,伴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步入新時代的大勢,全球網絡青年出現了大規模、持續深入爭取青年權利、為文化文娛甚至時代潮流制定青春標準的定標運動,新一輪的社交場景、趣緣社群、社區圈層和社會網絡關系重組運動正在上演,本土的追星現象、粉絲經濟和飯圈文化,面臨十字路口的艱難選擇:是推動粉絲經濟健康發展還是任由飯圈向黑暗淵藪滑落? 粉絲只是一個線頭,它扯出來的,還包括新時代年輕人何為何不為的問題。
關鍵詞:  飯圈2021-08-11
-
粉絲文化何以從自娛自樂變為飯圈亂象?
近段時間,國家層面對網絡綜藝節目開展專項排查整治,通過加強網上明星信息規范、探索建立粉絲引導機制等方式,以長效整治和規范粉絲文化。
關鍵詞:  飯圈2021-08-11
-
飯圈亂象之病灶實則不在“飯圈”
近年來,由“流量明星”粉絲構成的網絡亞文化社群“飯圈”,屢屢爆出大規模互撕謾罵、侮辱誹謗、惡意營銷、炮制虛假流量等負面新聞。
關鍵詞:  飯圈2021-08-11
-
讓更多流量向上向善
粉絲文化制造著大流量,也在呼喚著正能量。
關鍵詞:  流量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