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讓真人秀淪為作假秀
最近,網絡上出現一個新詞,叫“全自動選秀”,其中透著網友對近期涌現的競技選秀類真人秀節目的調侃之意。
關鍵詞:  真人秀2021-03-24
-
觀眾需要的不是套路而是真誠
近日,一直用來吐槽別人的脫口秀節目《吐槽大會》反被觀眾吐槽,還登上了熱搜榜。
關鍵詞:  《吐槽大會》2021-03-24
-
選擇全新角度為建黨百年呈獻心聲
每逢黨和國家與民族大事,都要有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一份心意,這已經是我堅持了20多年的習慣。
-
戲曲美學體系研究的重要基石
安葵老師是戲曲理論界的前輩,在戲曲理論研究方面廣有影響。
關鍵詞:  戲曲美學2021-03-22
-
理論見解、學術勇氣與人格魅力
2019年1月28日,中國文化報社理論部以“郭漢城的治學精神、學術態度和豐碩成果”為主題,舉辦了第25期藝海問道文化論壇。
關鍵詞:  戲曲2021-03-22
-
創意引領戲劇影視未來
近年來,戲劇影視學相關的研究面向持續延伸擴散,涉及媒介環境、文化傳播、藝術審美等多個領域。
關鍵詞:  戲劇影視創意2021-03-19
-
盲目追捧明星流量不如提高文化含量
近年來,流量明星成為各行各業的香餑餑。
關鍵詞:  流量2021-03-17
-
主流視頻網站能否成為國劇出海的新航道
前段時間在愛優騰結束三網聯播的電視劇《狼殿下》,幾乎“零時差”登陸韓國電視臺Ching;另一部由熱門網文改編的古裝玄幻劇《斗羅大陸》,早在國內尚未正式定檔時版權就被韓國電視臺確定引進。
-
流量還需正向引導,讓更多未成年人養成正確的“偶像觀”
“小學生一個星期不吃早飯給偶像集資”“數據女工熬夜刷榜控評第二天上課遲到”“粉圈互撕謾罵、人肉搜索”“職業黑粉聯動營銷號造謠抹黑對家藝人”……在“粉絲經濟”盛行的當下,“飯圈文化”在青少年中日益盛行;隨之而來的一些亂象值得關注,一些打著“追星”“應援”旗號,對網絡環境和社會風氣帶來負面影響的行為或可能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
關鍵詞:  “飯圈文化”2021-03-15
-
肖慶:新媒體藝術空間的審美特質
摘 要:新媒體藝術空間是藝術家創造的意象和獨辟的靈境。
-
傳統文化之美需要年輕化表達
一季、二季、三季……誰也沒有想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不僅自己火了,還帶著很多博物館一起“火出了圈”,一些博物館及其館藏文物成為年輕人競相追捧的“網紅”。
關鍵詞:  傳統文化2021-03-10
-
以批評拓展文藝公共空間
春節假期,認真追了部劇,看了電視劇《山海情》。
2021-03-08
-
知識分子鬧綜藝:多乎哉?不多也
近來,有三位知識分子在網絡綜藝節目中出圈。
-
藝術創作首要的是恭謹、尊重與坦誠
被認為是“諧星”的演員賈玲,以創作演出小品為主,近年來一直活躍在喜劇舞臺上并廣受歡迎。
2021-03-03
-
小眾藝術綜藝頻出爆款 文化破圈能否帶來產業破圈
《這!就是街舞》播出三季,讓街舞這一小眾藝術成功出圈。
-
追星文化背后的情感需求不容忽視
追星在滿足青少年情感需求和自我成長方面有重要意義 2019年,因為做公共領域的親密關系課題,我開始做追星的研究,訪談了80多位粉絲和相關的專業人士。
關鍵詞:  追星文化2021-03-02
-
為中國音樂理論體系的建設添磚加瓦
中國傳統多聲部音樂是中國傳統音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2021-02-26
-
文人生活與品鑒傳統
隨著社會發展經由農業文明、工業文明至信息文明,政治制度由神權、君權到民權,人文思想也逐漸從神學、玄學走向科學,我們的文藝評論制度也隨著整個歷史大趨勢發生了根本變化。
關鍵詞:  羅韜2021-02-19
-
朱志武:穿珠綴玉二十年
得知朱志武先生的《揚州八怪題畫詩考釋》出版,我不禁回想起數年前《歷代黃山圖題畫詩考釋》在合肥召開研討會的情形,彼時北京、上海、武漢來了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此書填補了一項空白。
關鍵詞:  朱志武2021-02-19
-
公共藝術堪憂
在人類歷史上,公共藝術一直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而發展。
關鍵詞:  公共藝術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