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大機車》連載一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鶴蜚  2016年11月17日10:15

    6、“巨龍”騰飛:內燃機車開啟中國機車歷史新篇章

    傳說中,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500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于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與幸福。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回后,它才能以更美好的軀體獲得重生,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精。

    中國首臺內燃機車牽動人心

    1893年,德國人魯道夫?狄塞爾發明并獲得柴油機專利,于1897年試制成功世界上首臺柴油機。1912年,德國和瑞士試制成功了世界

    上第一臺1000 馬力的內燃機車。1924 年,蘇聯成功試制出第一臺736 千瓦的干線內燃機車。一年后,美國GE公司制造出第一臺220 千瓦的調車機車。

    時代的狂飆終將裹挾著技術革命的浪潮滾滾而來……

    進入20 世紀50 年代中期,世界發達國家已經停止了蒸汽機車的制造。

    由于中國煤炭資源豐富,石油資源短缺,因此,50 年代國家大量使用蒸汽機車。蒸汽機車雖然為新中國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為鐵路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但蒸汽機車效率低,加上國際上內燃機車的發展,蒸汽機車被淘汰已是歷史的必然。

    據鐵道部北車集團專家林宏迪教授介紹:“蒸汽機車技術落后,駕駛它勞動強度很大,司機吃煙,司爐流汗。一位老鐵路司機回憶說,當年他在鷹廈線上跑車當司爐,從邵武到鷹潭147 公里,要揮鍬向爐膛填煤5 噸多。一到高坡困難地段,就要與副司機輪流鏟煤,一路汗流浹背,真是累得不行,苦不堪言。可見駕駛機車的司機勞動強度有多大。”而且蒸汽機車又被稱為“煤老虎”, 每千臺蒸汽機車每年用煤350 萬噸以上,火車跑不了多遠就要停下來加水加煤, 牽引區段相對較短,利用率相對較低,煙塵污染環境。蒸汽機車的這些短板, 使其無法和內燃機車相比,內燃機車取代比較落后的蒸汽機車是世界機車發展的趨勢。

    建造多拉快跑、節能輕快的現代化的內燃機車以代替蒸汽機車,成為國家迫在眉睫的任務,一場關乎中國鐵路運輸牽引力動力革命的戰役打響了。作為鐵道部的設計中心和中國鐵路機車主要生產基地,大機車又承擔起了我國第一臺干線貨運內燃機車的設計和試制工作。

    這之前,大機車經過蘇聯接管、中蘇共管、獨立經營幾個階段的發展,加上之前的技術儲備,工人綜合素質穩步提高,技術日臻熟練,經過多年外派技術人員的學習考察,加上蘇聯專家的指導,已經初步具備了研發、生產內燃機車的基本條件。1957 年下半年,工廠抽調精干力量,開始了內燃機車的設計和試制準備工作。

    內燃機車較蒸汽機車具有許多優點,它的熱效率比蒸汽機車高3 倍以上, 運行準備時間短,起動加速快,可提高鐵路通過能力25% 以上。尤其是在缺水缺煤的地區,工線路坡道、隧道和森林、油礦地區,內燃機車的優勢更為顯著, 不僅可改善司乘人員的工作條件,每千臺節約運行維護人員萬人以上,在鐵路線路建設上,還可以不建設上煤上水的設施,減少近一半的機務段,每千公里可節約投資2000 萬元左右,可以節約大量優質煤。因此,試制、生產內燃機車, 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958 年2月,國家技術委員會、第一機械工業部和鐵道部共同下達了試制干線內燃機車的任務,由大機車承擔。同年3 月,大機車開始進行內燃機車設計和試制工作,計劃于1960 年前完成。

    設計開始時,首先缺乏的是成套的參考圖紙和資料,當時只有專家隨身帶來少量的蘇聯的內燃機車資料和海軍部門提供的柴油機檢修圖紙。首次試制的內燃機車是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仿照蘇聯的電傳動內燃機車設計的。

    最初決定生產內燃機車時,有些人說內燃機車是“老虎屁股摸不得”。當時,為了制服內燃機車這只老虎,完成內燃機車的設計和試制生產工作,中央有關部門組織了一場大會戰,以大機車為主力,從全國各地抽調機械、化工、冶金等部門的100 多家工廠以及10 多家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的精干人員參與。大家有股子勁兒,管他什么老虎不老虎的,只要有膽量,老虎屁股照樣摸。

    此時鐵道部決定,將部內內燃機車專業的技術人員組成研發設計隊伍,充實到大機車的技術力量中,還在部屬相關單位調來了一部分設備給大機車工廠配套使用。

    就這樣,我國第一臺內燃機車的試制工作全面鋪開了,全廠職工提出了“和時間賽跑,分秒必爭,速度快,質量好,力爭達到國際水平,把內燃機車早日開到北京去見毛主席”的口號,投入到緊張的試制工作中。

    當時正處于“大躍進”的高歌猛進中,大機車職工提出了一個豪邁的口號: “提前試制成功內燃機車,不用15 年,使內燃機車超過英國!”在當時“大躍進”

    的熱潮中,英國這個老牌工業強國根本不被雄心勃勃的大機車工人放在眼里。然而,那時中國的機車廠還從來沒有生產過內燃機車,要把制造內燃機車的愿望一下子變成現實,不是單靠決心和口號就能完成的,困難可想而知。

    內燃機車是以內燃機作為動力裝置的機車,其動力裝置主要是柴油機,所以內燃機車也稱為柴油機車。內燃機車很少受外界條件限制,只要有鐵路,內燃機車就能奔跑,即使在缺電少水等惡劣情況下,也照跑不誤。內燃機車主要由動力、傳動、輔助裝置以及車體車架、走行部等部分組成。柴油機啟動后, 帶動同軸的發電機發電,供應給位于轉向架上的牽引電動機,牽引電動機帶動車輪轉動,從而使機車奔跑起來。

    在內燃機的研制過程中,全廠職工感到最棘手的就是柴油機和電動機。柴油機是內燃機的心臟,電動機是內燃機的大動脈。這兩個部件技術精密,結構復雜,工廠從來沒有制造過。動力科電修工段的工人,過去主要修理電動機, 從沒有制造過,更何況電動機立起來比人還高。至于內燃機設備上的困難就更多了,一臺內燃機由約10 萬個零件組成,需要經過幾十萬道工序,需要很多專業設備還有各種合金鋼材,這些專業設備和金屬材料,在當時“一窮二白” 的情況下,工廠根本沒有。在物資匱乏和設備還相當落后的20 世紀50 年代, 用得最多的好辦法是“土法上馬”。聰明智慧的機車工人硬是通過自己的努力, 將夢想照進現實。

    例如,內燃機車中柴油機上使用的連桿,當時國外普遍采用15 噸的模鍛錘來鍛造,工廠沒有這樣的設備,國家也沒有現成的設備調撥,如果用毛坯直接加工,就少了鍛造這道工序,如果用銑床銑一根連桿,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當時的老工人由忠國、宋寶田,技師姜錫金、劉文科等人幾乎天天在一起研究琢磨,提出了一個又一個方案,最后一致決定,用工廠現有的3 噸重的鍛錘一個一個地分段鍛造。產品試制成功后,與國外進口的連桿進行技術比較分析,化驗和解剖的結果基本一致。

    機車制造,技術先行。大機車從千里之外,請來了蘇聯內燃機車設計制造專家別洛烏斯,加入到這個雄心勃勃的大機車設計團隊中,開始了設計和試制內燃機車的工作。

    有了專家的指導,大家心里有了底氣。別洛烏斯是個性情中人,他一到大連,來不及休息,第一時間就走進了工廠,詳細地了解了內燃機車的設計情況。當時的總設計師王恩銘告訴別洛烏斯,工廠沒有內燃機的技術資料,也沒有參考圖紙,大部分設計師對內燃機車的構造原理了解不多。別洛烏斯并沒有吃驚, 好像這一切早在預料之中。他給設計人員打氣說,不要怕,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什么奇跡都能創造出來。當他聽說工人要趕在第二年的“十一”前提前完成內燃機車的任務,要把新機車開到北京見毛主席時,他深受感動,對工廠的負責人說:“給我準備一張辦公桌,搬到設計科辦公,這樣有問題可以隨時解決,進度也會更快。”別洛烏斯常說:“我要是離開內燃機車,就像少了什么東西似的。”他曾經和工廠領導說:“我最盼望的是早些把內燃機車開到北京,這是有政治意義的大事,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盡快地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就這樣,蘇聯專家別洛烏斯在中國大機車的設計科,開始了他在中國內燃機車的設計工作。

    第一臺內燃機車的設計開始了,由于缺少數據,公式算不出,別洛烏斯放棄休假,找來許多參考書,憑著豐富的設計經驗,把疑難一個個解決掉。那段時間,設計科的燈總是從夜晚亮到天明,別洛烏斯和設計人員總是通宵達旦地工作。在設計過程中,別洛烏斯采用了世界各國內燃機車制造中的新裝備。別洛烏斯在蘇聯設計內燃機車時,沒有安裝潤滑油熱交換器設備,但是他考慮到中國的氣候特點,又考慮到經濟因素,主張安裝這種設備,這樣既可以節約大量金屬,又能延長機車壽命。在別洛烏斯的具體指導下,設計工作進展較快,計劃完工的日期不斷提前。工廠還試制成功了具有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驅動空氣壓縮機用的電磁離合器。

    大機車的試制工作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1958 年6 月18 日, 旅大市工業局召開由工廠、部分院校、科研機關等十幾個單位的負責人參加的會議,研究開展全市性的大協作,保證提前完成內燃機車試制任務的具體事宜。會議決定,大機車吸收全市有關工廠、院校的技術人員,組建內燃機和電動機兩個設計組。全市各大企業全力支援內燃機車試制,大連鋼廠包下了內燃機車所用的14 種特殊鋼材的試制任務,大連儀表廠承擔了內燃機儀器儀表的制作任務。工廠還召開了1500 余名干部職工參加的誓師大會,為試制工作加油鼓勁。

    6 月23 日,工廠召開由大連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前身)、大連海軍指揮學校(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前身)、大連海運學院(大連海事大學前身)和大連柴油機廠參加的內燃機設計制造協作會議。隨后,與會各單位立即派出專業人員參加設計,并承擔了提供參考資料、指導設計、制作精密部件等工作。市委還在全市的技術革新經驗交流會上專題研究內燃機設計和試制的問題。由于資料和經驗不足,設計科在這種情況下采用邊學習邊設計、快學習快設計的辦法, 力爭早日把圖紙下到車間進行試制。設計人員放棄一切休息時間夜以繼日地工作,歷經1 個月的辛勤勞動,終于在7 月25 日完成了最后一張草圖的設計工作, 打破了過去任何一臺機車設計施工的紀錄。

    為了給奮戰中的大機車職工鼓勁加油,7 月23 日,大連市舉辦了內燃機車廣播晚會,時任旅大市委第一代理書記胡明到會講話。他指出:我們搞內燃機車這種先進的機車,其實就是在跟英國、美國、聯邦德國等一切資本主義國家比高低,力爭搶到他們的前邊去。他說:“這就是技術革命,我們不大力試制新產品、向新技術進軍,停留在原來的技術水平上,那還叫什么技術革命呢? 我們旅大地區是東北工業基地里的一個老工業城市,搞躍進、搞技術革命、貫徹總路線,就得搞出一點兒大名堂來。這是一個考驗,考驗整個旅大地區能不能經得起總路線的考驗。”

    胡明還表揚機車工人:“我們大連的工人階級人人都是英雄好漢,難道能甘居中游、甘心落后嗎?我們要創造更多更大的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成就, 去跟兄弟廠比,跟北京、上海比,跟國內一切先進水平去比,跟一切外國去比。要敢想敢干,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他強調,試制內燃機車是大機車職工和全市人民的光榮,全市各單位各部門要群策群力,保證內燃機車提前試制出廠。

    全市人民的支持使大機車人備受鼓舞。廣播晚會結束的當晚,金構車間便完成了內燃機車的底架任務,10 天后又完成了總組架的組裝和加工。鍛造車間的工人熱情高漲,提前完成鍛造特殊鑄造件和合金鋼鍛造件的任務。承擔機械加工和裝配任務的機械和機車車間的工人們,個個干勁沖天,加工出來的產品又快又好。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還采取了一系列先進的設計方法,如施工設計和決定方案同時并進,工藝和設計合作,大大縮短了出圖時間;改變了過去一件一圖的慣例,而在組裝圖上標記尺寸,節省了大量圖紙。這些方法的采用保證了施工設計以高速度進行。金構車間打破了傳統路線,采取了邊設計邊放樣、邊加工邊組裝的方法,大大縮短了試制周期。機車車間技師張世恭、孫成治和老工人程紹全等試做的精細風扇也獲得了成功……

    7 月25 日,在設計工作基本完成后,機車開始進行組裝。工廠職工日夜奮戰,加快組裝進度,全國50 多家單位和工廠提供了原料、材料、零部件、儀器儀表等器材和設備。

    當時正值“大躍進”時期,國內形勢真可謂“一日千里”,不僅大連和北京在試制內燃機車,青島的四方機車車輛廠也在搞,連過去只做一般機車維護工作的沈陽鐵路機務段也在搞內燃機車。這樣,大機車在跟從南到北的全國機車廠賽跑。

    大大小小的技術革新也在內燃機車研制中發揮了作用,提高了勞動效率。老技術工人高和樂在加工轉子軸時,采用雙刀加式法取得成功。機車車間組成了一個內燃機車的試制小組,邀請了有經驗、有專長的老技術工人參加試制, 短時間內完成大小部件150 多件,完成內燃機車的熱交換器法蘭、筒體、固定

    管板等20 余件。

    內燃機車的主要部件2000 馬力內燃機,工廠從來沒有設計制造過,在試制這一復雜精密的產品過程中,困難重重,設計圖紙和材料都沒有。上海江南造船廠、上海船舶修造廠等在當時生產任務緊的情況下,堅決把生產的一部分主動機活塞、曲拐軸、汽缸套等50 余種精密部件供給內燃機的組裝。設計之初,上海江南造船廠還拿出了成套的柴油機圖紙,加快了內燃機的設計速度。遼寧省也開展了空前規模的大協作,“要人有人,要物有物”。有些單位犧牲自己的生產,抽出優秀和技術熟練的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到大機車參與研制。全國各地支援內燃機車研制,表現出了崇高的協作精神。

    1958 年9 月26 日,內燃機車開始試運行。前一天,別洛烏斯晚上9 點多鐘還未離開車間,大家勸他回去休息,他說:“這里在準備試車,我回去也睡不好。” 因為第二天一早內燃機車第一節車體就要試運行了,一方面是興奮使他很難入睡,另一方面,他又有些不放心。終于挨到早晨4 點鐘,天還沒亮, 別洛烏斯就來到出車現場,指導試運行前的準備工作。

    “開始試運!”隨著廠領導一聲令下和“嗚”的一聲長笛,中國第一臺內燃機車向前駛去,頓時,現場的人群中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第一次試運,從大連沙河口火車站開到金州火車站,全程約60 公里。在從工廠到金州、又從金州回到工廠的整個試運過程中,別洛烏斯和有關設計人員一直在很熱的車頭中指導試運。每到一站,他都親自下來查看各個部分運行的情況。當看到各個部分運行情況良好時,他臉上就顯露出愉快的笑容,那份對設計工作的成就感,還有對機車事業的熱愛之情都寫在臉上。

    第一臺內燃機車經過試運后,機車的性能等一切情況良好,達到了設計標準和要求。那天試運行回來后,別洛烏斯激動地說:“中國第一臺貨運內燃機車誕生了,試制的速度超過了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祝賀你們!”

    “巨龍”橫空出世

    1958 年9 月26 日,我國第一臺電傳動“巨龍型”干線貨運內燃機車在大連宣告試制成功,結束了我國不能制造內燃機車的歷史。鐵道部機務局發來賀電:“大連機車廠全體職工,在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鼓舞下,以沖天干勁,試制成功我國第一臺鐵路干線用的內燃機車。這個成就標志著我國的機械工業開始以現代化的頭等裝備來武裝我國的鐵路運輸事業。”

    大機車人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試制成功了中國首臺內燃機車——“巨龍型”內燃機車。這是繼“和平型”蒸汽機車研制成功后,大機車自行設計制造的我國第一臺內燃機車,結束了我國不能制造內燃機車的歷史,填補了我國機車工業的一項空白,為我國機車車輛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巨龍型”內燃機車的誕生,振奮了黨中央。黨中央和國務院得知“巨龍型”內燃機車誕生的消息后,在“巨龍型”內燃機車誕生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 鄧小平和彭德懷兩位中央領導親自參觀了“巨龍型”內燃機車。

    在和平時代如何搞建設,對年輕的共和國來說,是一場考驗,而中國機車工業也是在不斷的摸索中前進的。當時新中國的知識分子有著強烈的民族責任感,他們關注民族工業的發展,敢于提出建議,這些建議頗有遠見。據當年曾經參與“巨龍型”內燃機車設計研制的工廠老領導魏富琳回憶,那時候的人敢想敢干,既有干勁,又有熱情,大家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那時候就想,沒有什么困難能難得住大機車人的。

    120 多個備選名字

    第一臺內燃機車凝結了中國老一代機車科研人員和廣大干部職工的不懈追求,體現了大機車人的愛國情懷和聰明智慧。毛澤東當年感慨中國不能造火車、汽車的遺憾徹底不見了,大機車用行動為中國民族工業的崛起樹立了信心……

    早在內燃機車設計之初,全廠職工就在熱烈討論,爭相給內燃機車起名, 提出的名字也五花八門,普遍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有的提議命名為“東風”, 有的提議叫“超英”“趕美”,還有的提議叫“紅旗”“上游”“燈塔”“巨龍” 等等。全廠職工對內燃機車的命名表現出了空前的熱情,全廠共收到120 多個名字。根據大多數職工的意見,工廠最終確定采用得票最多的“巨龍”,正式把新研制的內燃機車命名為“巨龍型”。

    1958 年8 月15 日,機車車頭剛完成時,工人們就給它穿上了盛裝:車身貼上五顏六色的標語,司機室的瞭望臺由兩名青年高舉著兩面大紅旗,車身上披著鮮紅綢緞做的大繡球,車頭當中擺著向黨報捷的捷報書,車頭兩側貼著兩

    個大紅雙喜字,真是神氣十足。有人說它像雄獅,有人說簡直就是一條巨龍。“巨龍型”機車第一節車體完成時, 工人們說,“巨龍”的“龍頭”誕生了。

    第一臺內燃機車被命名為“巨龍001號”。“巨龍型”內燃機車正面的頂部是姜黃色的,車身是深藍色的,前腳下圍著一塊銀灰色的擋板,遠遠望去, 英姿勃發,它不凡的制造歷程和歷史性的試運行,已經載入中國機車的史冊。

    首次駕駛“巨龍001 號”機車的火車司機是左長庚和傅育人兩個人,他倆曾經共同到蘇聯學習了一年多時間。試運行那天,當登上猶如客廳一樣的司機室時,兩個人都有些激動,他倆不由得同時用拳頭互相擊打了對方的肩膀,又同時開心地笑了起來。左長庚說:“我能駕駛中國第一臺內燃機車,這是多么幸福、多么光榮啊!”傅育人也說道:“這是咱倆的光榮,咱們一定要好好駕駛, 不能給咱們機車人丟臉。”

    兩個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那么有力,彼此能感覺到一種力量,發自心底的力量。然后,他倆開始操作起來。剎那間,只聽見柴油機發出了“轟隆隆”的響聲,不遠處,信號員擺出了信號旗,“嗚”的一聲長鳴,“巨龍001 號” 機車在左長庚和傅育人的操作下徐徐起動了,轟隆隆跑起來,駛出了大機車, 駛出了市內,向著遠方奮力前進。

    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參加這次“巨龍001 號”機車試運行的除了70 多名設計師和工人,還有大機車黨委副書記張察金、副廠長景紹曾、工會主席姜鳴九、副總工程師魏富琳、總設計師王恩銘等,還有大連海運學院教授俞懋旦、大連電機廠工程師秦錫正、上海江南造船廠技師吳杏利、上海船舶修理廠工人

    方敏。他們分別守候在發電機、柴油機、冷卻塔旁,不時查看著機器的發動情況,詳細地記錄運行過程,他們共同見證了中國第一條“巨龍”運行的歷史時刻。

    這是中國人首次乘著自己設計和自己制造的內燃機車進行試運行。司機左長庚和傅育人說,他倆開過十幾年的蒸汽機車,進行過千百次的運行,從來沒有這么舒暢過,也沒有這樣干凈過。以往在開蒸汽機車時,不僅天天煙熏火烤, 機車運行時一路上還要不停地添煤加水,勞動量大,而操作內燃機車比開電車要舒服得多,坐在舒適的沙發椅上,只要按幾下電鈕,操作著手把,就能輕松地使機車快速地運行。

    “巨龍001 號”第一次試運行,時速從10 公里提高到最高,達到50 公里。在試運行途中,沿途的鐵路職工和群眾不停地向“巨龍001 號”揮手,左長庚和傅育人更是無比自豪,他倆也不停地向人群招手。也許當時他們并不知道, 他們和中國第一臺內燃機車一起,永遠地寫進了中國機車的歷史。

    經過運行試驗后的檢查鑒定,首臺內燃機車的主要部分柴油機、發電機、走行部分、輔助系統、燃料系統、潤滑油系統等的運行情況良好。

    1958 年9 月29 日上午8 點,我國首臺內燃機車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從大機車出發,一路高歌,開到了全國鐵道展覽館。與青島、北京等地試制成功的電氣機車、摩托列車組、建設型600 馬力內燃機車等各種機車、客車、貨車會師, 在北京進行展覽,向全國人民展示中國鐵路交通運輸事業走向現代化的巨大成果,與全國人民一道歡度國慶節。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视|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校园春色国产精品| 9久久9久久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国产精品毛多多水多|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2021国产精品自拍| 久久影院综合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国产6| 国产精品久久久99| 国产精品福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91在线视频精品|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