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習近平如此重視家風問題,是因為家庭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廣大家庭都要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把實現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我們4億多家庭、13億多人民的智慧和熱情匯聚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8月23日上午,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五十八場活動在河南西峽舉行。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做了題為《實現家風和政風的良性互動》的報告,并與現場觀眾和網友進行了互動。
66歲的羅必炎,是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舊縣鎮鹿苑村的一名退休教師。2016年12月12日,羅必炎家庭作為宜昌市唯一代表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
日前,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韓昇著述的《良訓傳家———中國文化的根基與傳承》一書,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書中將重要家訓與歷史人物、典故融為一體,引人深思。
山西省聞喜縣裴柏村的裴氏家族“自秦漢以來,歷六朝而興,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后,余芳而存。”在上下兩千年間“豪杰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郁如林,世不乏人?!睘楹我粋€家族能興旺2000余年?在裴柏村,裴氏家族的第78代傳人裴建民給了記者答案:“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的治國大道思想,而《溫公家范》和《訓儉示康》則是司馬光‘齊家’‘修身’的總綱?!钡弥浾邅硪夂螅抉R溫公祠文管所所長王在京開門見山高度概括了司馬光一生的成就。
在前不久的全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一場以弘揚中華優秀家風家訓為主題的“錢氏家訓及其家教傳承展”在上海展出,《錢氏家訓》再度引起社會關注?!跺X氏家訓》經過1000多年的傳承延續,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匯聚了錢氏家族的教育心得。
“爸爸不僅讓我練‘顏體’,更是帶著我一篇篇學習《顏氏家訓》,讓我從優秀傳統家訓中,學習為人處世之道。”在顏魯公祠,前來參觀的高一學生邢梓涵告訴記者,每年寒暑假,他們全家都會一起到這兒接受顏真卿和顏氏家族的精神洗禮。
浙江寧波海曙區以多種形式大力弘揚優秀家規家訓,引導黨員干部樹立“廉潔齊家”意識。鼓勵各級黨組織開展以“家規、家風、家訓”為主題的專題黨課;組織黨員干部集中觀看《鄭義門》《王陽明家規三字經》等家規家訓教育片,增強紀律教育的文化感染力。
“身邊傳故事,家規成標尺。”龍灣區紀委負責人說,通過挖掘英橋王氏家風家規精華,打造了英橋王氏家風家訓館,將其作為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引導黨員干部傳承好家風、好家訓。
自去年11月以來,隨著成都市紀委機關等單位主辦的“我愛成都·天府好家規”評選活動推出,在成都當地及周邊地區形成了一場“賽家風、亮家規、傳家訓”的熱潮,越來越多的市民被良好的家風家規所吸引,眾多家規內容,引起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強烈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