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漢字中的艾茲拉·龐德
圍繞著艾茲拉·龐德,有太多蕪雜的話語:詩人、瘋子、神秘主義者、“法西斯”、“叛國者”……它們試圖捕捉住他,把他禁閉在自己的所指內。
關鍵詞:  艾茲拉·龐德2023-07-25
-
海明威筆下那些“脆弱”的硬漢
提到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讀者會想到“硬漢作家”的稱呼。
關鍵詞:  海明威2023-07-24
-
為續寫《茶經》,海外學人卷出新高度
19世紀中期,塞繆爾·鮑爾將《茶經》引進英國,并將陸羽稱為“有學問的學者”。
2023-07-24
-
鮑勃·迪倫的“詩性”力量在眼前的茍且中爆裂開來
古希臘神話中,歌者俄爾甫斯常被描繪成手持七弦琴的年輕人,他的四周鳥雀降落,猛獸環繞。
關鍵詞:  鮑勃·迪倫2023-07-21
-
萊斯利·馬蒙·西爾科《儀式》:沒有故事,我們一無所有
近日,美國作家萊斯利·馬蒙·西爾科的長篇小說杰作《儀式》由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這是西爾科的作品首次譯介到簡體中文世界。
關鍵詞:  《儀式》2023-07-20
-
昆德拉的政治和性: 以《帷幕》和《無知》為例
對我們中國而言,昆德拉是當今世界上還在世的作家中最為重要的一位(本文寫于2009年),也是最具世界性影響力的著名作家之一。
關鍵詞:  昆德拉2023-07-19
-
孩子氣的成長夢幻
阿蘭-傅尼埃,原名亨利·阿爾邦·傅尼埃,1886年10月30日出生于法國中部村鎮夏佩爾-東吉永,父母親是鄉村教師。
關鍵詞:  《大莫納》2023-07-17
-
阿莉·史密斯“季節四部曲”:書寫現代生活寓言
英國當代作家阿莉·史密斯(Ali Smith)于2017年《秋》開始的“季節四部曲”,迎來了中文版的完結。
關鍵詞:  阿莉·史密斯2023-07-10
-
迷霧重重的小說,如同女巫的招魂會
當我們觀看諾獎作家奧爾加·托卡爾丘克的照片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仿若從遠古深淵中而來但是又奇異地生活在當下的女巫形象:一個如同帶著色彩的水晶球般可以將人吸入未知空間的眼睛,發辮像蜘蛛腿一樣從不同的方向伸出,有時會搭配上一些藍色的頭飾珠子,整體氣質散發出一種孕育著神秘主義的光輝。
2023-07-07
-
《明日傳奇》:一幅“孤獨患者群像圖”
說到“加·澤文”,或許還有些令人生疏;但談及她的高光之作《島上書店》,大概就沒有多少人從未耳聞了。
關鍵詞:  《明日傳奇》2023-07-07
-
徐則臣:它的漫長讓我飽嘗閱讀的富足
最近幾年,重讀最多的作品就是《靜靜的頓河》。
2023-07-05
-
趙玫:去讀她的書吧
一個美麗的女人和她美麗的精神生活。
關鍵詞:  伍爾芙2023-07-03
-
當代愛爾蘭詩歌里的中國元素
在評述其他文化對英美現代派詩歌的影響時,愛爾蘭詩人謝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提到了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對中國古詩的譯介與借鑒。
2023-06-29
-
溫和的懷疑已穿過百年
十一年前,我的《格拉斯醫生》中譯本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并收入《譯文經典》。
2023-06-21
-
阿爾及利亞小說《女王》中的中國形象
在阿拉伯現當代文學中,有多位作家以中國為題材創作了詩歌、散文和游記,但以中國為主題的小說卻并不多見,其中著名的有也門作家瓦利講述中國援外工人在也門修建公路故事的短篇小說《中國之路》(1959),敘利亞作家哈奈·米納以自己在北京外文局工作期間的生活為背景創作的長篇小說《北戴河紀事》三部曲(1995-1997)。
關鍵詞:  《女王》2023-06-20
-
《愛德華·托馬斯詩全集》:“時光在我前方游弋”
任何一個轉彎都可能引向天堂 或者,任何角落都可能隱藏著地獄 道路閃亮,像雨后上山的河流。
2023-06-19
-
“第二十二條軍規”:約瑟夫·海勒與他的黑色幽默
在英語中,“Catch-22”已經成為一個固定用語,代指悖論式困境,即那些自相矛盾、不合邏輯的規定,或是無法擺脫的困境、難以逾越的障礙。
2023-06-16
-
科爾姆·托賓《魔術師》:僭越小說與傳記的界限
以大文豪作為小說人物,編織故事情境,是愛爾蘭作家科爾姆·托賓的能事。
2023-06-16
-
莎翁為何用兒子之名命名他最負盛名的劇作?
1596年的一個夏日,住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鎮的小姑娘朱迪絲發燒臥床,雙胞胎哥哥哈姆奈特到處找人幫忙,卻一無所獲。
2023-06-14
-
觀看之道與福樓拜的文學革新
艾瑪·包法利眼睛的顏色一直是困擾福樓拜研究者們的一個難題。
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