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閱讀與出版的黃金年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它對世界的沖擊,有目共睹。
-
回到《弗蘭肯斯坦》,尋找科幻最初的魅力
要說這幾年最有話題性的影視、文學類型,恐怕非科幻莫屬。
關鍵詞:  《弗蘭肯斯坦》2021-01-06
-
超越疫情的橋梁——《科幻世界》與中日科幻交流
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科幻世界》這本雜志和它主導的科幻活動,以及其品牌之下的科幻圖書“視野工程”在中日科幻交流中所發揮的作用和我的一些期望。
-
如何讓青少年學生“想象力跟得上科技”
日前,《北京青年報》刊發了一篇題為《“想象力跟不上科技”當反思功利教育》的署名文章。
-
《中華少年行》創作談:云上夢想
登秦嶺牛背梁時逆流而上,把溪流甩在身后,前方的山中便是雨落和密云。
-
王挺:以科幻之筆,書寫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篇章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歷史人文淵源深厚,一直以來互為重要的文化貿易伙伴。
-
《交錯的世界》:一本書看遍千年科幻史
岡恩在這本科幻史巨著里,詳盡介紹了從史詩文學直至1975年的千年科幻史,并嘗試為讀者解答“何為科幻小說”“科幻小說又是如何改變了世界”等問題。
-
吳巖:科幻小說創作之基本功的修煉
我在南方科技大學教科幻創作課多年,這個課程是由我和劉洋老師來上,劉洋老師是凝聚態物理學博士,他還有科學基金的課題在做,很多同學的課題的內容很有意思,怎么能夠用好的科幻建構出一個新的世界,所世界建構是我們科幻文學里面特別重要的一種構架,是感動人的一種核心內容。
-
張凡|“未來小說”:科幻文學的歷史和形式
摘 要:科幻文學史上,“未來小說”這一概念,演變為不同的歷史話語和形式。
-
中國科幻,離輝煌有多遠
你的科學夢因何啟迪?是一板一眼的教科書,還是引人入勝的科幻故事?恐怕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后者。
-
吳季:從科學到科普,從科普到科幻
曾任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的吳季,是個傳統意義上的科學家,最擅長的寫作方式是科學論文。
-
在科幻這件事上 戲劇贏了影視
過去的一個月,我活得很科幻。
-
機器人的誕生與人的神化
一、百年前的設想 捷克著名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apek)于1920年在其戲劇《羅素姆萬能機器人》中首次使用“機器人”(robot)一詞。
關鍵詞:  《羅素姆萬能機器人》機器人2020-11-25
-
陳楸帆:迎接科幻產業的黃金時代
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產值達658.71億元,而回首5年前,這一數字尚不足88億元。
-
韓松:科幻的十三個關鍵詞
韓松,科幻作家。
-
張君成:打開通往神奇的科幻世界之窗
很多喜歡科幻小說的讀者認為,科幻文學在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時就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原因在于那是人類第一次站在更高的視角來審視星球,這種感覺夾雜著恐慌與興奮。
關鍵詞:  科幻小說2020-11-13
-
“重寫”中的探索:探險型科幻的崎嶇之思
馬傳思是一個有著“經典意識”的兒童幻想文學作家。
-
周忠和:科普科幻教育作為通識教育進行推廣
11月1日,“以好奇為指引,探科幻之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專題論壇”在京召開。
-
“國產科幻熱”如何走更遠?
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產值658.71億元,同比增長44.3%;國產科幻電影票房比上一年翻一番;科幻數字閱讀市場增長超四成……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公布的一組數字刷新了國產科幻產業的新紀錄。
-
讓科幻“點燃”未來
近日,在京舉辦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傳來一系列硬新聞: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產值達658.71億元,同比增長44.3%;北京投入科幻產業的專項資金將達5000萬元;10年內,一座占地71.7公頃、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的“科幻之城”將在首鋼園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