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與特德·姜的科幻世界
特德·姜,中文名為姜峯楠,自1990年發表處女作《巴比倫塔》至今,30年的時間內僅發表了17個中短篇科幻小說,多篇作品斬獲雨果獎、星云獎等多個科幻獎項。
-
評《人民文學》2019年科幻小輯:三個火槍手
原標題:三個火槍手——《人民文學》2019年科幻小輯評論 《人民文學》雜志2019年第11期刊出凌晨、羅隆翔和夏笳的三部作品《星光》《泰坦尼亞客?!贰稅鄣亩刈唷罚稅鄣亩刈唷非榫w到位,另外兩篇就像漢堡,不難吃,也頂餓,但很難說有多少回味。
-
鳥巢種種
張勁碩,博士、研究館員。
-
《等待去年來臨》:不確定的幻象時代,人生仍值得去愛
《等待去年來臨》 作者: [美] 菲利普·K·迪克;譯者: 李天奇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品:科幻世界 2019年12月 《等待去年來臨》創作于《高堡奇人》和《瓊斯締造的世界》之后,而那時還沒誕生瓦利斯三部曲這種神奇小說。
-
憶葉永烈先生對“科學小說”的倡導和支持
當代科學文藝、紀實文學作家葉永烈,2020年5月15日9時30分在上海長海醫院病逝,享年80歲。
-
科普巨擘 科幻傳奇 研究先鋒——葉永烈科普科幻創作綜述
葉永烈從11歲開始發表作品,少年時期便走上文學道路,后來歷經幾多職業,身份幾經變換。
-
AI進化必須修復“注意力Bug”
在未經充分訓練的情況下,讓AI關注人是容易的,但關注某個特定的人是困難的。
-
人工智能可以是文藝創新的助推器
科學家曾經設想人類的心智和思想作為一種信息,可以從身體和生命組織中分離出去,原封不動地保存在另一種完全不同的介質中。
-
一場異彩紛呈的科幻盛宴
科學普及出版社近日出版了“科幻中國”系列新書,主編是中國科幻事業推動者董仁威和從事少兒科幻創作的青年作家超俠。
-
在真實中建構科幻 :論鄭軍的科幻小說創作
鄭軍是當代中國科幻文壇一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非典型科幻作家。
-
試論科普型兒童科幻小說的創作
一、由來 在首屆少兒科幻星云獎中,設立了個特別的獎項:“科普型科幻小說”專項獎。
-
王德威:想象世界(及其外)的方法
科幻小說是中國文學邁入二十一世紀后最重要的現象。
-
陳楸帆:“超真實”時代的科幻文學創作
AI寫作:誰是主,誰是仆 我們所處的時代比科幻還要科幻。
-
重讀《狂人日記》:論魯迅與科幻的淵源
原標題:《狂人日記》是科幻小說嗎?——論魯迅與科幻的淵源,兼論寫實的虛妄與虛擬的真實 摘要 本文從文學史、科幻詩學、再思寫實主義的角度,對魯迅《狂人日記》做出嘗試性的新解讀。
-
李玥陽:重訪“小靈通”的時代
編者按 當代中國的科幻文學起始于五六十年代的科學文藝,一九五四年發表在《中國少年報》上的鄭文光的《從地球到火星》是新中國第一部科幻小說。
-
《月球房地產推銷員》:唯一確定的是寫作本身
《月球房地產推銷員》 作者:李唐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品: 華文天下 2019年1月 單看書名,聯想到的是最近的電視劇《安家》。
關鍵詞:  《月球房地產推銷員》李唐書評不危2020-05-07
-
書評:細讀《重慶提喻法》
原標題:深度書評 | S讀:也談《重慶提喻法》 編者按 一段穿越時光的影像,一座變亦未變的城。
-
《太陽系大樂透》:科幻大師的初試啼聲
原標題:科幻大師的初試啼聲 ——菲利普.迪克和他的《太陽系大樂透》 《太陽系大樂透》 作者: [美] 菲利普·迪克 譯者: 魏春予 出品方: 科幻世界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年3月 《太陽系大樂透》是菲利普·迪克人生中第一個長篇。
-
陳楸帆:贏家的故事里,那些成為代價的人被刻意忽略了
中國這幾年流行一個詞叫“人生贏家”,非常值得尋味。
-
林天強訪談:科幻作家眼中的瘟疫
林天強 我們今天介紹這位跨界奇人,跨越科幻、影視、文化創意、城市經濟規劃、互聯網產業研究等多個領域,并且在諸多領域均有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