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重鎮(zhèn)里的豪情與素雅
正在上海舉辦的“中國現(xiàn)代作家手稿展”,141件展品中赫然陳列出75件作家手稿真跡,按絹布色“芳馨遺遠”、豆沙色“紙短情長”、淺草色“朝花夕拾”徐徐展開,娓娓道來,在書卷氣與煙火氣、歷史精神與時代生活之間審美穿越。
2024-04-10
-
《紅旗譜》手稿初讀
一 長篇小說《紅旗譜》是梁斌先生為中國當代文學奉獻的一部文學精品,出版至今六十多年了,依然如茅盾先生當年所贊為“里程碑的作品”,標志著中國當代文學演進的腳步與成就。
2024-03-25
-
魯迅周作人合譯《神蓋記》手稿研究
魯迅與周作人,這對中國文學現(xiàn)代史上的雙子星座,后來反目,但早年卻是“兄弟怡怡”,有很多共同從事文學活動的記錄,目前仍留存的相關見證物并不少,但是兄弟二人合作手稿并不多見。
2024-03-11
-
劉紹棠 丁帆 徐兆淮通信
通信一 兆淮同志: 你好!丁帆的評論我看過了,寫得不錯,我刪掉了一小節(jié),因為他對我的那幾篇作品似乎看得不夠仔細。
2024-03-05
-
明體達用 固本興新——從一封新見信函看任繼愈的學術傳承與創(chuàng)新
任繼愈(1916—2009),山東平原人,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家。
2024-03-04
-
《閑堂書簡》中的程千帆先生
“后人逛文學之街,只注意霓虹燈下的大櫥窗,源流、起伏、正變都被忽略了。
2024-02-26
-
王可:信札里的“滋味兒”
2024年出門的第一餐是一碗熱面條,十里河玉香宮的河州牛肉拉面。
2024-02-18
-
柳青佚作《在曠野里》內(nèi)外
新年第一期的《人民文學》雜志發(fā)表了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柳青70年前的長篇小說佚作《在曠野里》。
2024-01-12
-
四冊名家題簽匯集一代學人風骨
一本“題題題”內(nèi)封 世間事,常常出乎意料,譬如這一組四冊名家簽名本的不期獲得。
2023-12-20
-
析酲解慍,鋒發(fā)韻流——記沈尹默先生贈郭子杰入蜀詞稿
近日有幸,近四十年后得以重睹秋明翁沈尹默先生贈郭子杰入蜀詞稿線裝一冊,令人回憶起一些難忘的往事,又從而勾起了一點考證的興趣。
2023-12-01
-
常任俠致李小緣書信四通考釋
一 常任俠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詩人、藝術史家。
2023-11-30
-
國家圖書館藏魯迅創(chuàng)作手稿版本談
一、國家圖書館藏魯迅創(chuàng)作手稿概況 國家圖書館(下文簡稱“國圖”)前身為京師圖書館,始建于1909年,1916年起正式接受國內(nèi)出版物的呈繳本,開始履行國家圖書館的部分職能。
2023-11-10
-
廣搜博采,再續(xù)華章:程千帆先生《閑堂書簡》增補小記
程千帆先生的書簡收集整理,始于陶蕓先生。
2023-11-03
-
《天龍八部》手稿首次公開亮相
金庸《天龍八部》手稿 今天是武俠小說作家金庸逝世5周年的日子。
2023-10-30
-
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宇
《溪鰻》與《車鉆》手稿(部分) 1984年第10期的《人民文學》雜志,同時發(fā)表了林斤瀾的兩部短篇小說《溪鰻》和《車鉆》,這是他“矮凳橋風情系列”小說中的兩篇。
2023-10-23
-
如聞謦欬敘舊雨——袁鷹賜札四通釋讀
圖為柯靈、林林(右)致袁鷹信札 2023年9月4日,我入夜瀏覽《文匯報·筆會》的公眾號,獲悉老作家袁鷹已于三日前謝世。
2023-10-11
-
藏在名人書信里的時代注腳
去年冬天,上海魯迅紀念館整理館藏,推出年度特展“一紙書信 萬千情懷——上海魯迅紀念館藏名人書信展”,以尺牘勾勒新文學乃至新文化大半世紀的發(fā)展和研究進程。
2023-09-22
-
詞林佳話:《燼馀詞》題識的問世
李一氓舊藏詞集叢刊第一輯,已于2022年由巴蜀書社出版。
2023-09-18
-
珍貴手稿《林海雪原》征集始末
2023年6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中國國家版本館時,特意駐足觀看了《紅巖》《紅日》《紅旗譜》《創(chuàng)業(yè)史》《青春之歌》《山鄉(xiāng)巨變》《保衛(wèi)延安》《林海雪原》等經(jīng)典紅色作品手稿及圖書版本,他感慨地說:“這些書當年都看過,激勵了多少人啊。
2023-09-17
-
沈從文晚年書法中的童心
沈從文的書法愛好保持終身,晚年的書法作品尤為精妙。
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