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桂梅:我更關注作為“思想者”的作家形象
賀桂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2015年度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
-
“防空洞里的抒情詩”
《防空洞里的抒情詩:1930-1950年的中國新詩》 《穆旦詩集》 穆旦(1918-1977)是一位命運頗為坎坷的現代詩人。
-
張伯江:論《女神》的詩體創新
《女神》,郭沫若著,1921年8月由上海泰東圖書局出版發行,至今已整整一百年。
-
魯迅在北京
1912年5月5日,教育部小公務員周樹人,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從南京遷到北京。
關鍵詞:  魯迅2021-11-30
-
唐圭璋: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左起:盧興基、唐圭璋、施議對,1985年11月27日,唐圭璋先生從事教育工作六十五周年暨八十五壽辰慶祝會 唐圭璋先生(1901-1990)是我所敬佩的一位詞學前輩,他和我的導師夏承燾先生,都在庚子年出生。
關鍵詞:  唐圭璋2021-11-30
-
陳富強:“煙花”天里讀老舍
浙江是臺風多發地區,每年夏季,總會有幾個力量特別強大的臺風過境或登陸,臺風過去,大地一片狼藉。
關鍵詞:  老舍2021-11-29
-
布衣詞人姜夔和他的《續書譜》
宋代文壇群星璀璨。
-
子張:魯迅之于木心
癸巳夏,在酷熱中讀完木心講述、陳丹青筆錄的上下兩大冊《文學回憶錄(1989-1994)》,對卷首“我講世界文學史,其實是我的文學的回憶”一句話有了切實的理解。
-
陳涌:不忘初心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
陳涌(1919—2015),當代著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和批評家、魯迅研究專家。
-
黃德海:猶將爝火照琴弦
一 1912年,金克木出生。
-
唐圭璋:私德、師德與公德
原標題:私德、師德與公德——紀念唐圭璋先生120周年誕辰 應邀參加南京師大舉辦的紀念唐圭璋先生120周年誕辰大會,感慨良多。
-
1943年曹禺西北之行及其相關問題三論
內容提要:據新近所閱近人日記、回憶錄及地圖、檔案文書等資料,本文對1943年曹禺西北之行及相關問題再作考證。
-
魯迅與夏目漱石關系論考:基于翻譯的考察
對于魯迅(1881-1936)與夏目漱石(1867-1916)之關系的探討,在近百年中日兩國文學研究領域中早已算不上鮮見的話題。
-
徐志摩去世90周年 這些謎題有了答案
11月19日,是詩人徐志摩飛機失事罹難90周年紀念日。
-
亓同惠:仙臺的另一個魯迅
一 魯迅先生曾在日本仙臺留學,當時入讀的學校是仙臺醫科專門學校,后來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成立,仙臺醫專并入東北大學。
關鍵詞:  魯迅研究2021-11-19
-
“我的作畫作文,常以茯苓糕為標準”
豐子愷曾出任《星島日報》副刊《兒童樂園》主編 豐子愷漫畫《可愛的小扒手》,發表在1948年5月19日《星島日報》副刊《兒童樂園》。
關鍵詞:  豐子愷2021-11-19
-
陸游多病 “小勞”得壽
(宋)陸游《懷成都十韻詩》卷 稟賦本不強,四十已遽衰。
-
李怡:魯迅研究中的“歷史還原”
在超過100年的魯迅研究歷史中,“歷史還原”的問題是十分值得總結的經驗。
-
在青島,“紅燭光”里的聞一多
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之際,一曲《七子之歌·澳門》唱響兩岸。
-
張舜徽:敷文華以緯國典
張舜徽(1911—1992),湖南沅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