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在《中國共產黨簡史》中,陶行知的名字出現過一次,在第69頁:(1936年)5月,愛國人士宋慶齡、沈鈞儒、鄒韜奮、陶行知、章乃器等發起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關鍵詞:  陶行知2021-12-24
-
“老延安”的文壇往事
最近,第十一次全國文代會、第十次全國作代會在京舉行。
關鍵詞:  賀敬之2021-12-23
-
賀敬之:為人民寫詩 為時代放歌
97歲的他是一位充滿革命激情和生活熱情的浪漫主義詩人,20歲時與丁毅合作執筆寫出民族歌劇的經典之作《白毛女》,并通過《南泥灣》《回延安》《雷鋒之歌》等經典作品,實現了“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
關鍵詞:  賀敬之2021-12-22
-
錢理群:關于“20 世紀中國文學經驗”的思考
錢理群先生近照 通過對于歷史的梳理與總結,大概可以作出這樣的論斷 :中國現代文學以五四為起端,到第三個十年就趨于成熟,1940 年代的文學達到了第一個高峰 ;而此后又經過種種曲折,到 1980 年代達到第二個高峰。
-
王安石: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
今年是王安石誕辰1000年。
-
李國華:“文學是癡情者的事業”——《嚴家炎全集》讀札
《嚴家炎全集》(新星出版社,2021年版)共十卷,一卷一卷讀下來,有翻山越嶺之慨,有長江大河之感,也有涓滴細埃、花草木石,令人駐足停留,心懷馳想。
-
像茅盾那樣關心文藝創作
茅盾 茅盾先生既是一位在創作上取得出色成就的文學家,又畢生關心著文藝及批評的發展,對于今天的文藝評論工作而言具有巨大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  茅盾2021-12-17
-
重新體悟馮至的精神生命史
《馮至譯文全集》 [德]歌德[奧地利]里爾克等 著 馮至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永遠的伴侶,夫人姚可崑曾與馮至合譯《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 圖片選自《馮至譯文全集》 馮至先生是“學貫中西”的一代大師,他曾被魯迅先生稱譽為“中國最杰出的抒情詩人”,更是中國德語文學翻譯與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
以有限事無窮:錢鍾書的“補注”之志
在1947—1948年之際,錢鍾書有封致黃裳的書信。
-
田仲濟:中國現代知識分子革命實踐的路徑
田仲濟(1907—2002),山東濰坊人。
-
龔靜染:重識李劼人
四年前的一天,我打開了嘉樂紙廠的檔案卷宗,李劼人先生的手跡突然出現在了眼前,讓我感到激動和不安。
-
八百里分麾下炙——辛棄疾的英雄淚與煙火氣
編者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
賽珍珠名字的誕生地及來龍去脈
1931年紐約出版賽珍珠的代表作——史上首部描寫中國農民生活的長篇小說《大地》,此書連同她相繼出版的長篇小說《兒子們》《分家》構成“大地三部曲”,促成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關鍵詞:  賽珍珠2021-12-07
-
杜甫在夔州的日子
長江水奔流至瞿塘峽時,江面上忽立起兩個百丈高的山崖,左曰赤甲,右曰白鹽,好似兩扇石做的門,只留一道窄急不到百米的隙縫,江水側身急過,自此一瀉千里。
-
播火者李大釗:洞察世界女權主義
今年,隨著《覺醒年代》《革命者》等影視劇的熱播,馬克思主義播火者李大釗的思想引起學界更為廣泛的關注。
關鍵詞:  李大釗2021-12-03
-
趙汀陽:紀念老師李澤厚
李澤厚去世,引起了中國知識界比較大的反應,從學者到讀者,對80年代李澤厚對于中國思想界乃至自身閱讀的影響,都有所回應。
-
紀念《阿Q正傳》發表100周年
2021年是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阿Q正傳》發表100周年。
-
張夢陽:《阿Q正傳》的意義
今年是魯迅誕生一百四十周年暨他最重要的作品《阿Q正傳》發表一百周年。
-
1950年代日本的魯迅研究
1950年代日本魯迅研究達到了一次高峰。
關鍵詞:  魯迅研究2021-12-03
-
古文字學家陳夢家的河南情緣
2019年底,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陳夢家1959年寫作的豫劇《紅日》手稿突然亮相上海朵云軒秋季藝術品拍賣會,最終以74.75萬元的價格成交。
關鍵詞:  陳夢家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