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敏:有價值的IP與IP改編
今年似乎是中國影視劇IP改編的大年,影視屏幕上,有《夏有喬木,雅望天堂》《幻城》《誅仙青云志》《老九門》《爵跡》《麻雀》《如果蝸牛有愛情》《何所冬暖何所夏涼》《深夜食堂》《夏至未至》《微微一笑很傾城》《三少爺的劍》《盜墓筆記》《他來了,請閉眼》《七月與安生》……多檔電影電視劇扎堆上檔,自2014年中國影視劇制作進入IP改編片制作的大年之后,網絡文學資源遠超傳統文學資源,前所未有地占據IP影視改編的首選敘事位置。
2016-10-24
-
曾一果:理性看待網絡IP劇的繁榮
近年來,《仙劍奇俠傳》《甄嬛傳》《羋月傳》《瑯琊榜》《花千骨》《誅仙:青云志》等IP 劇十分火爆,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看劇熱潮。
2016-10-24
-
推動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相知相融
◎網絡文學作者的優勢在于總體較年輕,精力旺盛,思想上沒有俗套,生活在基層,有強烈的表現欲望。
2016-10-20
-
“穿越救亡流”與“歷史研究范”
在最早的歷史穿越小說中,歷史是一個單純為撫慰個人的歷史和現實創傷經驗而營造的療傷空間。
2016-10-14
-
網絡文藝,做“先鋒”也當“衛士”
網絡文藝之所以受眾廣泛、社會影響力大,究其根源還在分眾化的傳播方式上。
2016-10-13
-
展示多元發展 倡揚精品氣象
2016年“半年榜”背后的大量初選作品中仍然透露了諸多中國網絡文學一貫的問題,比如同質化、唯商業化、創新力弱、語言粗俗、格調不高、情節荒誕不經、難以自圓其說等等。
2016-10-13
-
網絡文學版權應得到更好維護
建立常態化機制,暢通維權通道,簡化維權程序,提高侵權成本,讓網絡文學版權得到更好維護 國家版權局近日發布了《關于加強網絡文學作品版權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其中第十條明確提出:國家版權局建立網絡文學作品版權“黑白名單制度”,公布文學作品侵權盜版網絡服務商“黑名單”、網絡文學作品重點監管“白名單”。
2016-10-13
-
網絡文藝評論的審美標準
21世紀的日常生活離不開互聯網及其內容了,有關于此的基礎建設也像歷史上的城市建筑、機器和電網一般成為必需,我們的文明步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的高速互聯、共建共享和全球化進程之中。
2016-09-30
-
網絡言情小說二三事
當下繁盛的網絡文學現場,具有顯而易見的分眾特征。
2016-09-26
-
網絡文學:前行在于理念創新
伴隨市場競爭而成長,商業資本的運作成為網絡文學發展的導向,資金利潤刺激著網絡作者的創作,網絡文學作品近年來呈井噴式發展。
2016-09-22
-
網絡官商小說:市儈主義的寫作倫理
一時好奇,想找最近閱讀量比較大的一些小說來看看,就有年輕朋友推薦了《余罪》和《權力巔峰》兩部網絡作品。
2016-09-20
-
如何撰寫網絡文學史的幾點思考
一 很多史學家都有一個不成文的寫作原則,不寫活著的人。
2016-09-19
-
沒有可神化的IP,只有不容僥幸的匠心
井柏然(右)和鹿晗(左)給電影《盜墓筆記》帶來了超高人氣,也為IP改編提出了新課題:“流量小生”給影視作品帶來的關注多還是爭議多?圖為電影《盜墓筆記》海報。
2016-09-18
-
IP流行,網絡小說作者能否無縫連接編劇
“電影出來后,你渴望得到什么?是贊美嗎?”南派三叔回答:“不是贊美。
2016-09-18
-
“小鎮青年”的概念,遮蔽了多少獨特真實的鄉土青春
鄉土、小鎮,是很多電影故事發生的場所。
2016-09-18
-
網絡文學應為書香社會傳遞正能量
“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是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
2016-09-08
-
從秋瑾到羋月:女性歷史敘事中的性別建構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是一個尤其重視歷史的國度。
2016-09-06
-
設一個網絡文學獎需要“洪荒之力”
制圖:蔡紅 規模不容忽視 “對傳統文藝創作生產和傳播,我們有一套相對成熟的體制機制和管理措施,而對新的文藝形態,我們還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
2016-09-05
-
網絡文學評價體系構建出路何在?
中南大學為會長單位和秘書處單位的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網絡文學研究分會2016年學術年會暨“網絡文學評價體系構建”學術研討會近日在湖南懷化學院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積極建言獻策。
2016-09-05
-
網絡文學現實情懷逐步增強
今年是網絡文學發展的第十八個年頭,青春活力依然澎湃卻也留下大浪淘沙的滄桑。
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