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應為書香社會傳遞正能量
“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是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在日常生活日趨信息化、網絡化的今天,網絡文學已經成為供給人們數字化生存精神資源的主渠道之一,某種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著書香社會建設的質量與水平。
網絡文學與書香社會密不可分
書香社會是在網絡信息社會基礎上自覺構建的文化價值形態,是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達到一定階段形成的文化氛圍,它體現著人的自由發展的愿望,是精神文明高度發達的標志。書香社會既可以存在于網下,也可以存在于網上。小到一個讀書小組、讀書沙龍,中到一所學校、一個社區,大到一個城市、一個國家,都可能成為書香社會的組成部分或載體。在某種意義上,可以將書香社會視為學習型社會所達到的一種狀態和水平。
書香社會與網絡文學息息相關,這是由書香社會的價值屬性和全民閱讀的網絡化屬性決定的。據權威數據,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2.85億人,占網民總體的42.6%,其中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為2.49億人,較2014年底增加2282萬人,占手機網民的42%。雖然網絡文學用戶在網民中的占比尚未過半,但絕對數依然龐大,他們隨時隨地移動上網閱讀網絡文學作品,幾乎是清一色的“網生代”,他們的數字化生存方式及審美需求直接決定了網絡文學的生產與閱讀。
“書香”是考量網絡文學的重要價值維度
所謂“網生代”,嚴格意義上是指以網絡化、數字化生存為主要生活方式,并且自覺或不自覺地認同于這種生存方式的人群。“90后”“00后”是“網生代”的主力軍。青少年的網絡文學閱讀與接受是書香社會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建設書香社會的重要維度之一。
網絡文學的主體既包括網絡文學作家,也包括網絡文學出版商、接受者和批評家。在網絡文學生產環節中,網絡文學出版商居于中心地位。它不僅僅是網絡文學實現的平臺、媒介,還是互聯網主體意志和創造性的體現者,正是它籌劃和運作了網絡文學生產,將網絡文學與閱讀市場無縫對接。在此意義上,網絡文學出版商的作用超越了人們對傳統出版機構的理解,對于構建書香社會而言,它的作用與價值不可低估。類型化、批量化、便捷化的網絡文學生產,一方面滿足了網絡文學愛好者特別是“網生代”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也不斷地再生產出這種需求。中國網絡文學生產創造了專屬于自身的市場消費群體,這個群體擁有專屬于自己的網絡文學語言、風格偏好和審美價值取向。因此,網絡文學生產對于網絡文學閱讀具有強大的引領作用。
網絡文學生產的終極目的是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因此,“書香”維度就成為考量網絡文學價值的必然維度之一。一部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總是在主題的正義性、先進性和人民性方面表現不俗;在題材、結構、情節、趣味、風格表達方面,表現出創意與創新性;在話語書寫方面,表現出對漢語文化價值的維護與尊重。這樣的網絡文學作品堪稱“書香”四溢的網絡文藝精品。
目前,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括廣大網民在內的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態各異,在消費方面制約甚至決定著網絡文學的出版與生產。在人民群眾復雜多樣的精神文化需求中,主導性的需求仍然是積極、健康、向上的,這種主導性需求顯然應該成為網絡文學出版“書香”維度的核心價值。另一方面,應該承認網絡文學“書香”維度的豐富性與多樣性,要求“香型”的唯一性和一致性是不切實際的想法,這種想法是馬克思早就嘲笑過的“指定的表情”,它有悖于網絡文學出版的“書香”維度。
在媒介融合語境下,構建書香社會不能也無法僅僅從傳統出版、傳統閱讀的角度來理解。雖然人們對紙版圖書的閱讀仍然是獲取知識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紙介質圖書所洋溢的獨特“書香”依然是電子書所難以取代的。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數字出版與數字閱讀在構建書香社會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日益增大的價值。正是基于互聯網條件下的數字出版與數字閱讀,構建書香社會才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現實性。
怎樣為構建書香社會傳遞正能量
《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明確提出要“讓正能量引領網絡文藝發展”,這一論斷指明了我國網絡文學在構建書香社會過程中的發展方向和根本途徑。
網絡文學出版要實行精品戰略,只有涌現出盡可能多的網絡文學精品,才能提升網絡文學的出版質量,將正能量傳輸給閱讀市場,讓“書香”引領閱讀。
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是社會主義文化生產的內在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級發展階段,網絡文學出版商的生產經營活動依然具有強烈的逐利性。那些能夠在短期內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積累網絡人氣、帶來更大經濟效益的網絡文學作品往往能夠大行其道,受到追捧。在這類作品中,大量存在著血腥、暴力、色情的內容。有的網絡文藝作品粗制濫造、格調低下、語言粗俗、文理不通,僅僅以感官刺激來擄獲擁躉,對“網生代”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
加強對網絡文學消費的引導與培育,是構建書香社會的重要途徑。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對“網生代”的媒介素養教育,提升其文化品位,是建設書香社會的基礎性工作。倡導高雅的閱讀與審美是構建書香社會的必然要求,但是,這種倡導如果沒有健康繁榮的網絡文藝批評就只能是一句空話。令人憂慮的是,現有的網絡文藝批評水平低下,本身就缺少正能量。改變這種狀況,加強對網絡文藝批評本身的建設,是網絡文學參與構建書香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包括繁榮社會主義網絡文藝,因此,網絡文學理應成為構建書香社會的正能量。
(作者系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