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鄉愁不“絕版”
王云霞攝 幾年前北京女孩王云霞去西藏旅游時拍攝的一張藏區小村莊的照片使她幸運地成為一項攝影工程的參與者。
2017-04-27
-
臺灣漫畫家朱德庸:把幽默創造力放進城市每一個角落
“幽默城市·杭州——朱德庸三十年漫畫創作特展”現場 朱德庸工作室提供 “把幽默創造力放進城市每一個角落、每一步行走,這是我對每個在城市生活的人的一種建議視角。
2017-04-27
-
《楊先讓文集》:一位藝術家的夢底波濤
4月19日,由中央美術學院、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主辦的《楊先讓文集》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2017-04-26
-
中國航天將搭載中國書畫“四寶”走向太空
4月24日是我國的第二個“航天日”,今年航天日的主題是“航天創造美好生活”。
2017-04-24
-
“大韓民國藝術院美術展”中國特別展在京開幕
為紀念中韓建交25周年暨駐華韓國文化院建院10周年,4月19日,由大韓民國藝術院、駐華韓國文化院主辦的“大韓民國藝術院美術展”中國特別展在京開幕。
2017-04-24
-
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西方歷代建筑風格欣賞之一
德國科隆大教堂 梵蒂岡圣彼得廣場全景圖 羅馬萬神廟圓形穹頂 雅典宙斯神廟(科林斯柱式) 意大利比薩大教堂 自從人類擺脫穴居以后,建筑就無處不在,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越來越講究。
2017-04-21
-
不在場的生趣
背 影 玉蘭花開 彭贊斯港之夜色 倫敦上班族 遠程·精準 認識王少軍是從他做的雕塑開始的。
2017-04-19
-
百煉工純自天然——讀《培森書畫》隨感
扇面蘭——《自有幽香似德人》 人常說,以文會友是人生一大樂事,與莊培森的結緣就源于他的文字。
2017-04-19
-
追微闡妙 切實痛快
心經(小楷) 王昌齡詩(草書) 錢惟善詩(行書) 微風吹幽松,近聽聲愈好。
2017-04-19
-
心靈、自然和書法家的靈感(上)
蘇軾《醉翁亭記》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 鮮于樞行草《唐人詩十二首》 武威王莽新簡 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節”,時任會稽內史、右軍將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召集當時一批名士好友謝安、謝萬、孫綽和子弟王凝之、王徽之、王獻之等,共42人,聚集于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之蘭亭,行“修禊”之禮。
2017-04-19
-
葡萄精神
大美無言 多汁的時代 江山如此多嬌 把一切苦埋在地下,將所有甜掛上枝頭。
2017-04-19
-
唐承華“行走的風景”描繪自然之美
3月31日至5月18日,唐承華作品展“行走的風景——驚蟄”在北京慧和天語藝術空間與觀眾見面。
2017-04-19
-
盧沉:尋道求變四十年
《機車大夫》(水墨設色) 《清明》(水墨設色) 《摔跤手》(水墨設色) 《月光如水照緇衣》(水墨設色) “尋道求變——盧沉藝術研究展”日前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行。
2017-04-19
-
他的筆墨里,仍存有大眾心中事
《漫畫寓生——館藏華君武作品展》正在中華藝術宮舉辦。
2017-04-14
-
在美的意蘊中感知中國——寫意精神作為中國油畫內核
以上依次為薛永年、詹建俊、邵大箴、靳尚誼、徐里。
2017-04-14
-
通向藝術高峰的天梯——評呂國英系列藝術新論
人類的文明史,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從無到有、由低級向高級進步的命名史。
2017-04-12
-
遠觀近識陳逸飛
圖為陳逸飛早期水墨習作 2005年春,陳逸飛離開我們,去遠行了。
2017-04-10
-
程大利、程陽陽的山水人生
風云際會(紙本水墨) 程大利 作 程陽陽畫作 在中國書畫歷史長河中,以家族學藝從藝傳藝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2017-04-07
-
德國插畫家獲2017林德格倫兒童文學獎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4月4日電(記者 付一鳴) 瑞典2017年度林德格倫兒童文學獎4日揭曉,德國童書作家、插畫家沃爾夫·埃爾布魯赫獲此殊榮。
2017-04-07
-
《絕對小孩》重拾童年回憶
3月31日至4月2日,北京丑小鴨劇團打造的,根據朱德庸漫畫作品《絕對小孩》改編的同名舞臺劇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啟動首輪演出。
2017-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