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讓文集》:一位藝術家的夢底波濤
4月19日,由中央美術學院、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主辦的《楊先讓文集》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87歲的畫家楊先讓長期關注版畫、民間藝術的發展,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主任。他說,這套文集中的文章大多是退休后在國外寫的,遙遠的距離容易讓人產生鄉愁,過去所經歷的人與事紛至沓來,有感而發,就寫出來了。據介紹,《楊先讓文集》共4卷,其中,《我是島里人》講述作者的成長經歷和家族的變遷;《三人行》記錄文藝界的一些人與事,寫了很多“為時代造型”的藝術家;《夢底波濤》書寫作者對中國民間美術的梳理和思考;《我為主》對比中西藝術的異同,提出要對中國藝術有自信,在創作中堅持“以我為主”。
與會藝術家、評論家談到,《楊先讓文集》是一部微型的、個人化的美術史。在文集中,作者真切記錄下了美院及現代美術數十年發展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他寫出了這些藝術家的神韻,在文字中寄托了對于每一個人物最真摯的情感。他執著于民間美術的探索,不斷地到民間去,挖掘民間美術人才,汲取創作營養,并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思考。他的寫作和思考,基于腳下的大地,與人民的生命血脈相連。他的寫作,不是呆滯的記錄,或是驕傲的訓導,而是切身的體會。這些作品的語言平實而生動,本色而真實。(黃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