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戲劇以傳承聯通當下與未來
在俄羅斯,很多劇院還在排演100多年前契訶夫的作品,戲劇學院一個學期“啃”一部《海鷗》是常態;在英國,戲劇學院不同年級爭相排演莎士比亞,傳統戲劇不僅至今老少皆宜,而且還成功走出國門,成為亮麗的國家名片;在希臘,享譽世界的戲劇大師特佐普羅斯讓古希臘悲劇插上民族化和風格化的翅膀,強烈的古希臘文化基因撲面而來…… 縱覽世界戲劇發展史,每一部經典的背后都有飽含民族文化基因的傳統,而今天,很多國家的戲劇藝術更是都在各自的文化傳統上生根發芽。
2023-11-22
-
“和詩以歌”為中國音樂注入經典基因
近年來,持續更新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為觀眾奉獻了一大批優秀音樂作品。
2023-11-22
-
展現舞蹈藝術的魅力
核心閱讀 在互聯網視頻平臺強力傳播的推動下,國風舞蹈作品憑借中國古典舞的身體語言優勢,觸動觀眾身體里的文化基因 舞蹈作為一門綜合藝術,其完整呈現離不開表演、音樂、服裝、道具和舞美等的深度融合。
2023-11-21
-
從但丁到馬伯庸,中外導演如何在話劇舞臺改編文學作品
作為世界三大戲劇節之一的德國柏林戲劇節是德語區一年一度最重要、規模最大的戲劇藝術節,被譽為德國戲劇的奧林匹克。
2023-11-17
-
直播為戲曲傳播創造新路徑
近年來,青年演員走進直播間,打開了戲曲傳播的新局面。
2023-11-17
-
再探人性情感困局 話劇《關系》首登曹禺劇場
北京人藝話劇《關系》日前再度登臺,這部上演十四年,熱度持續不減的作品也首次迎來了劇場“升級”——從小劇場移師到曹禺劇場的舞臺。
2023-11-16
-
中國芭蕾:從民族到世界
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
2023-11-15
-
中國兒童劇讓世界觀眾都能懂
在多年的兒童戲劇工作中,我發現,兒童戲劇是一種世界語言。
2023-11-08
-
小劇場戲劇如何持續求新求變
近日,2023“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落幕。
2023-11-08
-
沉浸式戲劇不能僅僅沉浸在“技術秀”里
日前,沉浸式戲劇《星光·1953》在四川省金堂縣金龍鎮首演。
2023-11-08
-
中央芭蕾舞團交響芭蕾《歡樂頌·星海璀璨》即將上演
2023年11月17日至19日,中央芭蕾舞團將在北京天橋劇場帶來交響芭蕾《歡樂頌·星海璀璨》的首演。
2023-11-02
-
第十屆烏鎮戲劇節閉幕,青年競演最佳戲劇獎花落《五樓九樓》
10月29日,青年競演小鎮獎評選結果在第十屆烏鎮戲劇節閉幕式揭曉,最佳戲劇獎花落《五樓九樓》。
2023-10-31
-
“百戲之師”昆曲:從杜麗娘到浮士德
為了探索昆曲更多的可能性,柯軍就像自己所飾演的浮士德一樣,不斷超越自我。
2023-10-26
-
中國舞劇已從小眾走向千家萬戶
當舞劇《絲路花雨》1979年在北京橫空出世時,人們驚訝于劇中經典的戲劇性沖突設計和“S”形三道彎式舞蹈動作的魅力。
2023-10-25
-
中國戲劇海外傳播影響力與日俱增
自新時代以來,中國戲劇創作者在黨和國家“提升中國文化影響力”的號召下,把越來越多的優秀作品帶到了國際舞臺。
2023-10-25
-
“被看見”的《春逝》與期待的“話劇九人”
話劇《春逝》劇照(圖片由“話劇九人”劇團提供) 20世紀20年代的民國,一個物理研究所內僅有的兩位女研究員與一位酷愛寫話劇的男所長,在小小的辦公室里展開了一段科學探索與文藝創作齊頭并進的奇異旅程。
2023-10-23
-
話劇《杜甫》:走進詩之江湖 展現“文人戲”新面貌
“杜甫的定論,應該由他自己來做。
2023-10-20
-
以磅礴之勢與細膩之美挑動聽覺“味蕾”
在古典樂界的同行眼中,現年62歲的斯蒂芬·霍夫是當今樂壇最受寵的音樂家之一,他所獲的專業獎項之多,令人嘆為觀止;在古典樂迷當中,他又被尊為“鋼琴家里的鋼琴家”,不管演奏難度多么高超的作品,他永遠端坐得體,琴聲如他的形象,精準又細膩;在音樂以外,他是舉世知名的“博學才子”,是一個除了彈鋼琴和教音樂,還通曉作曲、繪畫、寫作的全才型人物,上世紀80年代開始與名家名團公開演出、錄制超過60張唱片,在報紙開設專欄,在多所世界著名的音樂學府擔任鋼琴教授,并在音樂學術機構擔當研究員。
2023-10-19
-
絲路交響 山海和鳴
10年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人們通過音樂、戲劇、舞蹈、雜技等藝術形式,互相傾聽、凝望、欣賞,手握得更緊,心連得更近,情聚得更濃。
2023-10-13
-
探索戲曲發展的創新之路
核心閱讀 新時代,戲曲依然肩負著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重任,需要持續釋放藝術的生命力和親和力,不斷繁榮發展,更好擔負文化傳承發展的使命。
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