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總設計師藍海浪:“金玉滿堂”大花籃方案成型歷時5月
9月25日,天安門廣場,國慶“大花籃”整體亮相,游客爭相與國慶“大花籃”拍照留念。
2017-10-01
-
李笑天,一句話改變一生
■人物檔案 李笑天 1967年生于北京,齊白石的再傳弟子,婁師白先生最小的入室弟子。
2017-09-30
-
國歌響起時,我們該如何致敬
人物小傳 于海 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文聯委員,中國音協管樂學會主席,國家一級指揮。
2017-09-29
-
愛晚:記憶中的張瑞芳
張瑞芳 我記得很清楚,那是個炎炎夏日的星期天的午后,我在地處西凌家宅的寒舍,赤著膊,只穿條短褲,伏案“爬格子”寫稿,忽然隱隱聽到有人敲門,似乎已經敲了好幾下,因而越敲越響。
2017-09-29
-
給歷史一個真誠的交代——訪《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
9月16日至9月26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引發社會各界關注。
2017-09-29
-
生來散淡人
著名文藝理論家,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導,文學研究所所長、《文藝理論研究》主編錢谷融先生,于2017年9月28日21:08因病逝世(1919—2017)。
2017-09-29
-
王謙祥、李增瑞談老師:馬季先生的相聲總是呈現一種時代精神
姜昆 王漢雄、李宏燁(上海) 呂珊珊、蘭天鑠(天津) 王謙祥、李增瑞在“馬季杯”文藝晚會上表演 年輕時的王謙祥、李增瑞 王謙祥、李增瑞擔任“馬季杯”評委 王謙祥、李增瑞擔任“馬季杯”評委 “馬季杯”首屆全國大學生相聲展演在寶坻舉辦 把大學生相聲推到更高更廣的舞臺 9月17日晚,“相約才俊文藝晚會”在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大會議廳精彩上演。
2017-09-28
-
名家對話|《狼牙山五壯士》創作者詹建俊:架上和觀念不矛盾
在近期上海美術學院學術品牌“上美講堂”開幕儀式前,86歲的詹建俊先生接受了上海美術學院與“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的專訪。
2017-09-28
-
新原野在蒼天與原野之間
手繪/閆楠(飾躹生) 制作人王可然 編劇萬方 6月南屏古村百人接力讀劇本全家福 “我噔噔噔噔拼了命地跑,耳邊的風嗚嗚地吹;我已經喘不上氣了,可還在跑,馬上就要暈過去了,可還堅持著,向著拉連河,向著遠方,在北國的蒼天與原野之間,奔向那絕命的無法變更的旅程。
2017-09-28
-
《英倫對決》將登陸國慶檔 成龍:打不動了才退休
原標題:成龍:打不動了我才退休 成龍 由馬丁·坎貝爾執導,成龍、皮爾斯·布魯斯南、劉濤、梁佩詩領銜主演的國際動作大片《英倫對決》,即將于30日登陸國慶檔并陸續登陸全球銀幕。
2017-09-27
-
專訪導演爾冬升:影視亂象終會有出路
作為年度新銳影人推介的評審主席,導演爾冬升來到武漢坐鎮。
2017-09-27
-
葛蘭:“中國聲音”里的樸素和清澈
學生時代的葛蘭 與張海迪一起做播音節目 十八歲初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這些年是繁忙的工作 和充實的生活支撐著她 “現在是新聞和報紙摘要時間……”伴隨著《歌唱祖國》的音樂響起,收音機里傳來的這個端莊、大氣的聲音曾經伴隨著多少中國家庭迎來每一個清晨。
2017-09-27
-
陳家泠:在傳統中尋求新的變化
9月16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上海美術學院主辦的“陳家泠藝術大展”開幕式暨作品捐贈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
2017-09-27
-
傳統的根基 創新的追求——記工筆花鳥畫家康淑貞
花色重 工筆花鳥畫家康淑貞,近年來先后在澳門、日本和美國等地應邀舉辦個展,愈來愈受到海內外人們的注目與熱議,得到社會各界的贊譽。
2017-09-27
-
王姬:沒想到演《新原野》這么累
演出《新原野》這部戲,王姬接連病了兩場。
2017-09-26
-
鄭小瑛:半個世紀“揮”過來
明天,是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中央歌劇院“終身榮譽指揮”鄭小瑛的88歲生日。
2017-09-26
-
被狠狠地耽誤的演員? 潘粵明:走的每一步都有用
原標題:“被狠狠地耽誤了”?“走的每一步都有用”! 這兩年,潘粵明一直在刷新外界對他的認識。
2017-09-25
-
李晨:拍這部戲我拼盡了全力
《空天獵》海報 繼《戰狼2》之后,今年國慶檔又有一部國產軍事題材電影上映。
2017-09-22
-
蔣雯麗:遇到好劇本再當導演
第八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下簡稱“短片節”)將于2017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在深圳舉辦。
2017-09-21
-
高曉攀 成也相聲“困”也相聲
說起老舍話劇,許多人會想起大名鼎鼎的《茶館》、《龍須溝》,《西望長安》是鮮有問津的一部。
2017-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