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雯麗:遇到好劇本再當導演 第八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深圳將啟 迎來首位女性評委會主席
第八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下簡稱“短片節”)將于2017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在深圳舉辦。作為國際性影視文化盛事之一,本屆短片節特邀蔣雯麗為評委會主席。這也是短片節繼馮小剛、陸川、王小帥、陳可辛等名導之后,迎來的第一位女性評委會主席。記者18日專訪了蔣雯麗,聊起與短片節的結緣,蔣雯麗表示,不僅因為被短片節的國際性、權威性、多樣性打動,而且自己本身也想了解當下年輕人的想法,希望通過短片這一形式,“看看他們用什么視角來表現這個世界”。
拍戲中間擠時間也要來
演員蔣雯麗,導演蔣雯麗(作品《我們天上見》)之外,大家可能不知道,蔣雯麗還是各大電影節評委席的常客。金馬獎、釜山國際電影節,還擔任過另一短片節中韓大學生電影節的評委。“我還記得那次也看了很多片子,收獲很大,那些年輕人的作品真的驚訝到了我,一些想法和創作方式讓我很出乎意料。而這次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輻射范圍更廣,有來自全世界115個國家和地區4478部參賽短片,一定精品更多,所以我即便是拍戲中間擠出時間,也一定要來。”
會青睞哪類型的作品呢?蔣雯麗告訴記者,“短片篇幅小,要在那么短的時間內,把一件事情聊透說清楚,實際上是很不容易的。這就更要求短片抓住特點,不管你是哪種類型,驚悚的還是劇情的或是偏藝術的,要做得非常極致。”蔣雯麗還分享了自己以往的評委經驗,“雖然評委會成員每個人都有各自喜好,但一個好的作品,首先必須有一個好故事,然后在特點、敘事以及綜合因素,都把控好,就一定是有目共睹的好片子。”
對再做導演一直有沖動
作為中國最好的女演員之一,蔣雯麗2010年首度轉型導演的處女作《我們天上見》也收獲良好口碑。業內有種說法,一般年輕人要經過10年的短片訓練才具備拍攝電影長片的能力,對自己的跨越式進階,蔣雯麗大笑,“因為我拍的時候已經不是年輕人了,哈哈哈。雖然我沒有經過拍短片的訓練和積累,但在影視行業摸爬滾打這么多年,對于整個拍攝環境,一個片子怎么樣把它做出來做好,還是有很多經驗的,我只不過是轉換了一個角度。”
雖然《我們天上見》作為新人導演作品已算相當成熟,但蔣雯麗坦言,當導演真是太辛苦了,所以自己一直沒勇氣再執導筒。“那部電影本來希望顧長衛來幫我做攝影師,但他說如果他來做的話,大家就會覺得這個電影是他拍的,所以他對我最大的幫助就是沒有加入到我的電影,使得最后完全是按照我的想法把它拍出來。還記得剛開拍第一周,導演要像三軍統帥般把控整個劇組,所有人聽你指揮,而我不是一個特別喜歡指揮別人和發號施令的人,所以覺得還是做演員更單純些,加上孩子正是需要陪伴的時候,所以這么多年也就懶下來了。但心里還是有很多的沖動,包括別人鼓勵自己時,這些年也一直有本子送到我這,希望我執導,但如果再做導演,我一定要碰到自己特別有感覺、有沖動的。”
我想和年輕朋友分享經歷
對于即將到來的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蔣雯麗很期待,“如果這次有機會,希望和參賽的年輕朋友多多分享,我相信我們都有很多經歷,或者說共同的地方吧。第一次導戲,無知者無畏,沒有那么多經驗也可能是好事,因為你就不會被慣性框住,更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發揮自己的藝術天分。”
經過七年的培育和發展,如今,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文體旅游局、深圳市光明新區管理委員會、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承辦的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已成為中國尤其舉辦地深圳對外的一張文化名片,并于2016年入選深圳城市文化菜單。接下來的11月25日至12月2日,短片節主要版塊內容包括開幕式、閉幕式、短片競賽、光明新區草地短片嘉年華、國際短片交流展映、高校日、論壇、短片交易市場都將陸續和市民見面。
第八屆短片節國際評選委員會將評選出本屆金鵬短片導演原創扶持計劃金鵬最佳短片,最佳劇情短片、最佳紀實短片、最佳動畫短片、最佳技術應用短片5個獎項,以及大學生短片競賽單元5部獲獎短片。旨在鼓勵國內外優秀新媒體短片創作,發現和扶持影視創作人才,孵化優質影視創意項目,促進影視和新媒體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