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訪十九大代表、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播音部主任康輝
主播臺上的康輝 “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深深地觸動了我。
2017-10-23
-
孟廣祿:我們有責任讓好戲曲唱得響站得住留得下
10月20日,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集體采訪活動,主題為“文化發展開創新局面”。
2017-10-20
-
杜淳:真實是最大的敬意
中國首部維和軍旅題材電視劇《維和步兵營》正在江蘇衛視熱播,繼《戰狼2》后又在觀眾中掀起了一陣軍旅熱,同時段收視率位居第一,取得收視率和口碑雙豐收。
2017-10-20
-
陳佩斯、楊立新:笑里滄桑喜劇人
笑,是人性的一種需求。
2017-10-19
-
風一樣的刀馬旦——訪十九大代表、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谷好好
“風一樣地”愛著戲曲的谷好好,在演出之外還從事著大量戲曲建設、推廣工作 前不久,上海市舉辦“喜迎十九大同唱中國夢”中秋戲曲晚會,谷好好和奚中路表演了一個武戲節目,現場一片叫好。
2017-10-18
-
用最新、最好的方式推廣戲曲文化
小香玉與孩子們 “劉大哥講(啊)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閑,男子打仗在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提到豫劇,人們自然而然會想起豫劇《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的經典唱腔,這也是十九大代表,北京綠谷小香玉藝術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小香玉唱得最多的豫劇段落。
2017-10-18
-
賈樟柯:我們創造了歷史
金磚五國導演合拍《時間去哪兒了》 賈樟柯:我們創造了歷史 《顫抖的大地》(巴西) 沃爾特·塞勒斯執導 《呼吸》(俄羅斯) 阿列斯基·費朵奇科執導 《孟買迷霧》(印度) 馬德哈爾·班達卡執導 《重生》(南非) 賈梅爾·奎比卡執導 《逢春》(中國) 賈樟柯執導 10月19日,電影《時間去哪兒了》將在中國公映。
2017-10-18
-
“演戲要生活,生活不演戲”
《南哥》總制片人及男主角孫洪濤。
2017-10-17
-
《中國戲曲大會》 以獨特方式“講好中國故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之后,戲曲傳承工作日益受到重視,古老的傳統藝術再次迎來了春天。
2017-10-16
-
“道阻且長,初心不忘”
她憑借《丁果仙》 《范進中舉》 《傅山進京》《于成龍》等叫好叫座之戲享譽業界。
2017-10-13
-
用影視為納西文化留點東西
張春和畫作 對談記者:王金躍 對談嘉賓:張春和(納西族藝術家 導演) 9月25日早上,一部反映納西族文化的電影《云上石頭城》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首映禮,片中主演趙曉明、祝新運、韓月喬等一起亮相。
2017-10-12
-
“氣象先生”宋英杰:今天天氣不是好 而是好冷
1993年3月1日,對《天氣預報》節目而言是個頗有紀念意義的日子。
2017-10-12
-
好故事一定會打動年輕人——導演毛衛寧談新作《愛人同志》
嶺南小鎮惠平,五四運動的余波未平。
2017-10-12
-
賈樟柯:我為什么會選擇講述一個有關二胎的故
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藝術片導演之一,賈樟柯在歐美藝術片導演界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在法國,他的知名度甚至超過很多一線中國巨星。
2017-10-11
-
成龍:讓你們知道,我是個演員
今年的國慶檔有兩大意外。
2017-10-10
-
高舉民族精神的火炬,跑好電影創作第一棒——訪全國政協委員王興東
王興東簡介 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電影公司一級編劇,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
2017-10-10
-
即興表演很過癮 入戲太深難抽離
孫儷在片中形象霸氣 10月8日,國慶中秋長假的最后一天,播出時間已經整整1個月零10天的《那年花開月正圓》以東方衛視收視率3.3%(數據來自CMS52)、雙臺收視率破2分別占據收視排行冠亞軍,網絡點擊量突破106億的好成績正式收官。
2017-10-10
-
93歲鄭榕進社區演講:藝術應時代而生 戲劇因觀眾而盛
做客“胡同里的百家講壇” 93歲鄭榕進社區演講:藝術應時代而生 戲劇因觀眾而盛 資料圖 供圖/視覺中國 由海淀區北下關街道辦事處公共事業管理科主辦,社戲團隊承辦的第二十七期“胡同里的百家講壇”日前開講,93歲高齡的北京人藝元老級表演藝術家鄭榕以“藝術應時代而生 戲劇因觀眾而盛”為主題講述了他一生話劇舞臺生涯的故事以及對話劇的認知、思考,并分享了他對人生、對生活的感悟。
2017-10-10
-
楊立新:“好演員要有塑造各種人物的能力”
2017年,楊立新60歲了。
2017-10-09
-
人藝新戲《關漢卿》改動有多大?
王斑飾演的關漢卿不但會拍桌子,也會與友人談論風花雪月。
2017-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