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引領戲劇影視未來 ——評張智華《文化探索——戲劇影視創意》
近年來,戲劇影視學相關的研究面向持續延伸擴散,涉及媒介環境、文化傳播、藝術審美等多個領域。在豐富的研究論述之中,張智華新著《文化探索——戲劇影視創意》(后文簡稱《文化探索》)令人眼前一亮。全書以“創意”和“文化”為關鍵詞,對戲劇、電影、電視及網絡影視進行了貫穿式梳理,在學理探討中佐以大量實例進行樣本分析,體現出嚴謹的態度、宏觀的視野和作者在相關領域的深厚積淀。
一、以創意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行扎根式梳理與辨析。著者認為,創意是一項系統工程,創意中必然包含創新,創意作為文化原創力的要素,能夠有效增強戲劇影視核心競爭力,因此創意的生成既是關鍵點、更是難點。作者以創意為“題眼”展開全書,嘗試回應與破解理論建構和影視制播環節中有關創意的具體問題,即如何能在戲劇影視紛繁的創作現象中找到其核心脈絡與源頭,將豐富的中國文化資源進行轉化,從而提升戲劇影視產業的文化軟實力和文化傳播力。
書中第一章以中國文學中的精靈形象及其影視改編為例,論述中華優秀文化如何為戲劇影視創意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第二章以戲劇影視學科向新媒體的拓展為題,多個維度地探討了學科建設的著力點,從媒介環境學的角度審視戲劇影視的整體發展轉向,兼論網絡媒介如何激發了戲劇影視創意的靈感。這是當前學界的熱點,也是難點。后四章分別審視探討了電影、電視劇、網絡劇與網絡節目,始終觀照本土文化發展與全球文化傳播的辯證關系,圍繞中國倫理片發展60年、現實主義電影思潮變化發展、“第五代”電影價值取向、新中國戰爭和反恐電影的走向、中國網絡發展與電影批評及價值取向等進行了專題論述,將“創意”納入了戲劇影視理論與批評的整體視野。
二、《文化探索》的另一特點在于文化觀照。書中開門見山地指出中國藝術教育的薄弱環節,認為要堅持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本土化發展,實現有效的國際化傳播。書中第三章探討了生活質感與戲劇張力之間的關系,評析了大量話劇文本。“林徽因筆記與有關戲劇”一節,圍繞林徽因筆記中記錄的與徐志摩的戀情及有關文化藝術之事,嘗試引入該主題之下歌劇、話劇、影視劇等多種藝術題材創作,進行橫跨詩歌、音樂片段、文集段落的跨文本比較研究,充分體現了著者駕馭復雜分析局面的能力和藝術學學科的研究特點。書中附錄部分還特別論及北京文化與京味戲劇影視的發展,以此為創意樣本,全面探討了北京文人筆記與戲劇、故事片、電視劇及紀錄片的關系。
實際上,文化思考與文化眼光是著者長期以來堅持的學術理念。近年來其在相關領域著作頗豐。作者敏銳地感知到,在中國社會轉型期,視覺文化與中國文化的本土性密切相關,這使得文化研究的視角不可或缺。著者反復強調“五個手指”協調發展的理念,即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主要由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組成,需要協調發展,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從歷時性的角度看,《文化探索》一書也是著者對該理念的一種具象化的實踐與延伸。
三、《文化探索》一書秉持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既進行學理性的探討,又面對和回應前沿問題,提出了不少具有創見性的對策建議。第一章中,著者將研究對象進行表格呈現,材料之豐富、跨越歷史階段之長,體現出嚴謹扎實的治學風格。第八章對紛繁的網絡劇和網絡綜藝進行了文獻式梳理,在考證與爬梳基礎上進行跨學科交叉研究,對網絡綜藝的敘事問題進行闡釋,并比較了其與電視綜藝敘事的不同,總結出中國網絡節目的敘事爆點與危機。統攬全書,著者意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作為一種路徑,幫助學界、業界更好地破解戲劇影視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