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下午就建設文化強國進行第十七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錨定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堅持馬克思主義這一根本指導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順應信息技術發展潮流,不斷發展具有強大思想引領力、精神凝聚力、價值感召力、國際影響力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斷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詳細]
與會代表認為,10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成為指導新時代文藝工作和文化建設的綱領性文獻。特別是去年正式提出的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闡述了文化文藝的地位作用,明確了新時代文藝工作的使命任務,舉起了新時代黨的文化旗幟。這些年,廣大文藝工作者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時代抒寫、為人民抒懷,推動文藝發展取得重要成就,為黨和國家事業作出積極貢獻。[詳細]
與會專家認為,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思想文化建設和文化繁榮發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問題,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發展新境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樹立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文化旗幟,為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學行動指南。[詳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對新時代文化建設進行系統謀劃、對各方面工作作出戰略部署。這些重要部署要求,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提供了全面指引。 踏上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斷開創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詳細]
文脈弦歌不輟,文明生生不息。回望2023年,從召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座談會,到有序推進長城、石窟寺等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從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等重大考古項目取得新進展,到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階段研究取得新成果;從“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到大型中醫藥古籍整理保護項目《中華醫藏》首批成果發布……這一年,我國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持續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渠道和途徑不斷拓展。歷史根脈綻放時代光華,文明薪火照亮未來圖景,展現著在我們黨的堅強領導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鏗鏘步履與蓬勃活力。[詳細]
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座談會6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出席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開創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蔡奇表示,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偉大實踐中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的,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原則、實現什么目標等根本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學行動指南,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引領世界文明發展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詳細]
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日前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強調“要以釘釘子精神把各項任務要求落到實處,不斷增強工作能力本領,提高工作質量效能,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奮斗和實踐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詳細]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統謀劃和部署,推動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詳細]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為進一步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須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詳細]
進入新時代,文化在振奮民族精神、維系國家認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等方面作用充分凸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出席一系列重要會議、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對網信、文藝、新聞、哲學社會科學、思政、文化傳承發展等各個領域,進行統籌謀劃、分類指導、部署推進,傾注了巨大心血,投入了大量精力。 聚焦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總書記鮮明提出一系列重大創新理論: 提出堅定文化自信,并將其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詳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統謀劃和部署,推動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 習近平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要有新氣象新作為。[詳細]
會議指出,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從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高度,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闡述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對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為進一步做好新時代作協工作和文學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須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詳細]
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開。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 會議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文化建設方面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 大家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勇擔使命、踔厲奮發,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詳細]
“習近平文化思想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肖貴清表示,這一重要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體現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歷史與現實的貫通、國內與國際的統一,具有高度的真理性、人民性、實踐性。[詳細]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中持續引發熱烈反響。 大家一致表示,習近平文化思想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把各項要求部署不折不扣落細落實,書寫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事業新篇章。[詳細]
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黨中央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思想旗幟引領前進方向。連日來,廣大作家、藝術家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一致表示要自覺把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勇擔使命凝聚奮進力量,努力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奮斗和實踐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詳細]
日前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會議強調,要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圍繞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文化建設的戰略部署,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廣大作家、藝術家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牢記“國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詳細]
10月18日,由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指導,中國傳媒大學人文學院、中國文藝評論(中國傳媒大學)基地主辦的“習近平文化思想與新時代文藝”交流研討會在京舉辦,與會專家從新時代文藝工作的視角,共同探討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義、形成脈絡、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守訓出席并致辭,劉守訓期待研討會的交流能夠加深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系統性理解,探索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踐化路徑。[詳細]
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聯系廣電實際,深刻認識到:一要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扛起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大責任。加強黨對廣電工作的全面領導,持續推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一首要政治任務,更好地凝心鑄魂。[詳細]
10月8日至13日,中國作協組織舉辦新任職局處級領導干部培訓班。13日下午,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宏森在京與參訓學員等進行座談。 張宏森在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刻領會、認真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自覺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從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高度,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闡述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對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個著力”的明確要求,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詳細]
10月25日,中國作協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進行集中學習研討。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張宏森主持會議并講話。中國作協黨組書記處同志分別作了重點發言。中國作協各單位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機關黨委副書記和機關紀委書記參加學習。 大家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更為廣泛、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詳細]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動新時代兒童文學高質量發展,12月13日,兒童文學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座談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宏森出席活動并講話。座談會由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敬澤主持。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李一鳴、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曹文軒,以及方衛平、張曉楠、秦文君、白冰、劉海棲、李利芳、陳暉、單瑛琪、殷健靈等作家、評論家、出版家參會研討。[詳細]
吳義勤在講話中指出,本期培訓班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核心主題。今年10月7日至8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并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在黨的理論創新進程中具有重大意義,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文藝人才和宣傳工作者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形勢的思想羅盤和政治準星,是大家開拓新視野、增強新本領,創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文化業績的力量之源、精神保障。本期培訓班的順利舉辦是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和湖南衛視、芒果TV進行的具有開創性、領風氣之先意義的戰略性合作,為湖南衛視和芒果TV的黨建工作創新、企業文化繁榮、中青年骨干的健康成長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為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延伸服務手臂更好地服務更廣闊領域的文藝工作者積累了經驗。[詳細]
徐可在講話中指出,本期培訓班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核心主題,它的成功舉辦是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和湖南衛視、芒果TV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加強文藝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本次培訓班在前兩期成功舉辦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探索、創新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參加本期培訓班的52名學員,是奮斗在文藝工作第一線、肩負著重要職責的中堅力量,在七天的時間里,學員們認真聽課,積極交流,展現了文藝湘軍、湖南廣電人敢為人先、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未來,希望大家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升政治站位、堅守理想信念,樹立責任意識、牢記使命擔當,努力加強正面宣傳,強化新聞輿論影響,切實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詳細]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在講話中表示,2023年網絡文學取得了突出成績,中國作協發布重點選題指南、推出重點作品扶持計劃,發布了2021年和2022年兩個年度的網絡文學排行榜,引導網絡作家創作中國式現代化、科技創新和科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美好生活等主題作品,積極參與“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等。他強調,網絡文學界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勇擔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站在時代前沿,將網絡文學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催生的新時代文學的新形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表達、世界了解中國的新渠道、建設文化強國的新載體、新時代文學發展的新力量,提升對于網絡文學的認識。他表示,中國作協將進一步加強創作扶持引導、推動IP轉化、加大國際傳播、推進理論評論、加強隊伍建設,進一步推動網絡文學主流化、精品化,實現高質量發展。[詳細]
3月15日上午,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 推動新時代農村題材文學創作”座談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召開。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宏森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主持會議。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邱華棟,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彥,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施戰軍、李一鳴,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鄧凱出席會議。中宣部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社科領域專家代表、“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作者代表、作家和評論家代表、中國作協各部門各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詳細]
張宏森在座談會上指出,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為我們做好新時代文學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中國作協青年干部是文學工作的生力軍,也是中國文學發展的新力量,要加強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研究、闡釋,自覺貫徹落實到作協工作全過程各方面。要堅定理想信念,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時刻對照“四個能不能”檢驗標準,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自覺傳承弘揚和踐行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夯實理論功底,加強理論修養,把所學所悟轉化為行動自覺,真抓實干、力求實效。 張宏森強調,青年干部要以“強國有我”為志,錘煉實干擔當的過硬作風,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和昂揚向上的奮斗姿態,積極投身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要立足本職、扎根崗位,自覺接受“多向鍛造”,不斷增強干事創業能力本領。要立德修身,嚴守紀律規矩,認真參與黨紀學習教育,進一步深化對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認識,真正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詳細]
8月20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舉辦的全國網絡作家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專題線上培訓班結業。來自30多家省級網絡文學組織和27家重點網絡文學網站的3923名網絡作家及網絡文學相關從業人員參加學習。 此次培訓是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加強網絡作家隊伍建設,推動習近平文化思想在網絡文學界入腦入心、見行見效的重要舉措。培訓班從2024年6月20日至8月20日分3期舉辦,學習內容包括“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及理論學習文章摘編”兩個學習板塊,視頻課程總時長約600分鐘,理論學習文章共計29篇。通過視頻教學、原著閱讀、提交心得等形式,鼓勵學員原原本本學、深入系統學、交流互鑒學,引導廣大網絡作家進一步感悟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內涵和實踐偉力,積極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創作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詳細]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為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進方向。中國作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廣大作家、文學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作為繁榮文學事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力量,必須以強烈的政治自覺、歷史自覺、文化自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圍繞“七個著力”部署要求,聚焦文化強國建設任務,凝心聚力,銳意進取,不斷開創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詳細]
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開,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并首次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強調“持續加強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研究、闡釋,并自覺貫徹落實到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連日來,文藝界興起學習宣傳、研究闡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的熱潮。大家結合新時代文藝工作的實際,學習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共話促進文藝繁榮發展的新路徑、新方法。[詳細]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是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重大思想合乎歷史機緣的出場,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方面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的集中闡述,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這些重要論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標志著我們黨對文化建設規律的把握達到了歷史新高度,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實現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的全局性、根本性轉變,推動文藝繁榮發展,在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中極大地鞏固了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筑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根基。[詳細]
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新使命,新挑戰,新擔當,文藝的功能與價值何在?文藝的使命擔當何在?如何貢獻文藝力量?是新時代文藝工作者面臨的時代命題。“心系民族復興偉業”,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給文藝工作者提出五個“希望”中的第一個“希望”,也是總的要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當代中國實踐發展的根本要求,是時代發展的根本趨向,是現實發展的內在邏輯。文藝源于時代,又反作用于時代,文藝工作者須助力民族復興偉業,貢獻獨特的“文藝力量”。[詳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是新時代中國文學朝前邁進的嶄新方位,展現中國人民推進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風貌是新時代文學理應承擔的歷史使命。隨著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深入學習和全面貫徹,處在新的歷史方位、承擔新的歷史使命的新時代文學,就更為迫切地需要以整體性視野廣泛、深刻、有力地書寫、呈現和體認基于基本國情所概括出來的中國式現代化特征。[詳細]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精神,文化是文明,文化是智慧,文化是方略。 正由于文化的這一特定內涵和豐宏意蘊,遂使其理所當然地成為人的精神之軸、社會的文明之源和國本國運的堅定砥石與強大動力,并由此而決定了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從綿長而璀璨的五千多年中華傳統文化與燦爛文明中走出來的。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中華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僅實現了全程對接,而且達臻了高度融合。中華傳統文化與文明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深厚底蘊與強大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為中國傳統文化與文明源源不斷地注入了璀璨的時代光彩與不竭的創新活力。正是在這種相濡互激中,不但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而且使中華文化與文明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大范圍和深層次上實現相洽相融、互激互勵,全方位、深層次、高水平、大幅面實現守正創新、開拓進取的新突破與大發展。[詳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自信、文化強國、網絡強國、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文藝事業的繁榮與發展等方面的重要論述,從多個方面和多個角度闡述了新觀點新思想,提出了新目標新要求。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就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的形勢、擔負的使命以及需要著力的方面等作出重要指示。這一重要指示為進一步做好新時代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確定了重點、指明了方向。這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內涵豐富、論述深刻,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詳細]
一個民族的復興,不僅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更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為我們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回望歷史,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而綿延不絕,飽經滄桑而經久不衰,這確實是人類文明發展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也是我們今天談文化自信的底氣,更是確立起文化主體性的重要基礎。 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遠,要有引領力、凝聚力、塑造力、輻射力,就必須有自己的主體性。文化主體性是文化自信的標志。這一主體性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中國大地上建立起來的。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改變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也守住了文化主體性。[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為我們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學的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聚焦新的歷史使命,文學創作必須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作出歷史性貢獻。[詳細]
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守正創新中推進馬克思主義新發展的歷史。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又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在百余年不平凡歷程中,我們黨反復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必須遵守”,同時又要“寫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論”,以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為神圣職責,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提出并堅持“兩個結合”的根本途徑,以嶄新的思想內容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習近平文化思想正是堅持守正創新的重大理論成果。[詳細]
2023年10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首次明確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范疇并系統闡述其科學內涵、實踐要求。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習近平文化思想圍繞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重大課題,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從學理上看,習近平文化思想有突出的問題旨向,我們必須理解好、處理好其中的多對關系:傳統與現代、中國與世界、守正與創新、虛擬與現實,以科學回答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基本問題。 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關系,即古與今的關系,是一個國家文化建設的一個基本問題。習近平文化思想內涵豐富、思想深邃,飽含著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實現現代化的許多真知灼見。[詳細]
習近平文化思想極大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的最新成果、理論總結和智慧結晶,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更好地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以“兩個結合”為法寶,深入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 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奠定了科學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魂脈,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確立了基本的價值立場、理論特質和實踐遵循。從主體維度看,馬克思主義闡明了文化的內在本質,強調正是人的勞動創造了文化,人是文化形成、建設、交流的主體。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主題是“人的解放”,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和全人類解放。[詳細]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于文化強國建設理論創新的又一次歷史飛躍,對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深刻而重大的意義。這一重要思想堅持把“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這一條主線貫徹始終,堅持立足“兩個大局”戰略判斷,鮮明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可以從四重意蘊來對其進行深刻理解、全面把握。 歷史意義:突出彰顯了堅定文化自信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具有極端重要性。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問題和意識形態工作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詳細]
古籍影印歷經百年成效卓著。古籍影印從清末照相石印術傳入我國后開始。早期影印行為的主體是點石齋、同文書局等印刷機構,其后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等出版機構興起,學者、出版者成為影印古籍主體。據統計,民國時期整理古籍達2.6萬種,其中半數為影印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古籍整理事業受到極大重視,據粗略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影印出版古籍約8萬種,其中有叢書近千種。近年陸續推出《續修四庫全書》《中華再造善本》《中國地方志集成》《古本戲曲叢刊》等重要影印成果,“《永樂大典》、敦煌文獻出版工程”“全球漢籍合璧工程”等也在如火如荼推進,將古籍影印出版事業推向新的歷史高峰。[詳細]
學術出版作為圍繞學術研究所進行的出版活動,承載著知識文化保存與繼承、傳播與發揚的功能,反映著國家科學文化發展的整體水平,成為構建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重要平臺。做強做優學術出版,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出版單位責無旁貸。 全鏈條提高出版物質量。一是做好選題論證,優化選題結構。出版社可實行“編輯自審+書稿預審部門預審+選題論證委員會終審”的審核制度。審核中,對低質量選題、超出版范圍的選題嚴格控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