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江三角洲的多民族文學創作與觀察
“好些年了/我比一片羽毛更飄蕩/從大涼山到嘉興/我在羽絨服廠填著鴨毛/我被喚作“鴨頭”時遺失了那部《指路經》/好些年了,村莊在我的離去中老去……”彝族“80后”詩人吉克阿優曾在詩歌《遲到》中寫道。
2018-05-18
-
張柱林:多民族文學創作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
“多民族文學”這一概念的提出是頗具象征意味的。
2018-05-18
-
辛泊平:心底無私天地寬
蜘蛛結網,是一種生存的方式,屬于本能。
2018-05-18
-
主旋律電影的風向標
《厲害了,我的國》海報。
2018-04-12
-
從三峽里飛出一只美麗雀尕
三峽民間早就流傳有《雀尕飛》的童謠。
2018-04-04
-
用“腳印”為瑤族文史研究留痕
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尋找失落深山的腳印》,為我們學習、研究瑤族歷史文化打開了新視野。
2018-04-04
-
《瑪納斯》對外翻譯和傳播應該注意什么
作為中國三大少數民族史詩之一,《瑪納斯》以其八部共20多萬行的篇幅位居《瑪納斯》不同國家不同唱本之首,使中國成為《瑪納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屬國。
2018-04-04
-
超越現實的藝術真實
楊玉梅:前段時間,我在《民族文學》讀到您的短篇小說《鼠餉》,覺得非常震撼。
2018-04-04
-
2017年少數民族文學:沉實與綺艷的風景
綜觀2017年度的少數民族文學,看似波瀾不驚,卻又有著不少的驚喜。
2018-04-04
-
云嶺大地的脫貧之路
多年來,當人們欣賞并陶醉于七彩云南的美麗風光之時,可曾想到就在這同一片土地上,其實94%的山區因為歷史上遺留的交通阻隔、社會發展緩慢等原因,人們的生存狀態仍然格外的艱辛,全省129個縣中有88個是國家級的貧困縣。
2018-04-04
-
敦煌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書名:智慧敦煌 作者:胡同慶、王義芝 出版單位:中國旅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7月 一定要去敦煌,那里記錄著古中國絲綢之路交匯之地文明實況的文化遺產群落,是這一古老文明充滿個性智慧而又深具“兼容并蓄”特質的化石標本。
2018-03-30
-
建“一帶一路”文化長廊 促“民心相通”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
2018-03-28
-
行走在駝道上的女作家
書名:《走進最后的駝村》 作者:李櫻桃 出版單位:遠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駝道是一條向死而生的秘密通道,在浩瀚的沙漠與戈壁上,這秘密通道就藏在領房子(拉駱駝的領路人)的心里,藏在那一首凄苦哀惋的駝調里。
2018-03-23
-
河湟流域的傳統村落
海東市化隆縣牙什扎村村民。
2018-03-19
-
人類學家要捕捉文化轉型中的不變性
人類學家不會是單一向度的純粹的田野工作者,他胸懷的應該是面向整個人類的問題,只是這個問題太過巨大,因此,他只能俯身去對真實的存在加以小心地觀察和揣摩,從個案之中去嘗試體味一種整體性的人類的存在。
2018-03-19
-
《文化轉型人類學》:巨變時代的人類學話語
作 者:趙旭東 出版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無疑,我們現在身處一個前所未有的巨變時代。
2018-03-19
-
“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
“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放在瑤族同胞身上再合適不過。
2018-03-16
-
瑤族的尋根與尋夢
《金窩窩 銀窩窩》是瑤族作家陳茂智繼《歸隱者》之后又一長篇小說新作。
2018-03-16
-
《紅葉歸處》:秋風中的芬芳與圣潔
作者: 查干 出版單位: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查干本是蒙古族詩人,近年來也醉心于散文寫作,且成果頗豐。
2018-03-12
-
女孩兒與云朵
作者:(蒙古)羅·烏力吉特古斯 譯者:照日格圖 出版單位: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一 小說是什么?這個問題一直折磨著我。
201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