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大作家的回報——T·S·艾略特演講札記
T·S·艾略特的《批評批評家》(上海譯文出版社,二〇一二年)收文九篇,除了早期的兩篇論文,其他都是后期的演講。
2017-07-05
-
唐娜·哈拉維:事實與虛構
唐娜·哈拉維《靈長類視覺 ——現代科學世界中的性別、種族和自然》現已上市,本篇節選自本書導言《視覺存留》。
2017-07-05
-
除了伊朗的卡夫卡,你還不該錯過這兩位伊朗作家
在《瞎貓頭鷹》中,還收錄了伊朗現當代文學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另兩篇現代派小說,它們分別是胡尚格·古爾希里的《埃赫特賈布王子》,侯賽因·莫爾塔扎依揚·阿布克那爾的《安迪梅西克鐵路站臺階上的蝎子》。
2017-07-04
-
國際布克獎這次終于輪到了他
格羅斯曼 該輪到他了。
2017-06-29
-
談論??拢阌肋h不會遭遇冷場
1984年6月25日,米歇爾·福柯因艾滋病在巴黎薩勒貝蒂爾醫院病逝,距今整整33周年。
2017-06-29
-
辻村深月新作回歸“青春恐怖”原點
日本文壇最受期待的人氣才女作家、直木獎得主辻村深月在創作了多部成人題材的作品之后,于日前推出青春推理小說《鏡中孤城》。
2017-06-23
-
米原萬里:直視現實的“魔女”
米原萬里終于有一本書被譯介到國內,讓人由衷欣喜,同時也不免有些遺憾:斯人已逝,我們只能從她留下的作品想象其飛揚的思緒和辛辣又諧趣的“毒舌”。
2017-06-22
-
為什么閱讀亞馬多作品是中國讀者了解巴西的重要途徑
在保羅·科埃略之前,若熱·亞馬多一直是全球范圍內最為暢銷的巴西作家。
2017-06-21
-
俄羅斯的“杜甫”——丘特切夫
列維坦名畫《春汛》 資料圖片 丘特切夫 資料圖片 【深度解讀】 談及俄羅斯的詩歌,中國讀者不由自主地首先會想到普希金。
2017-06-21
-
止庵談是枝裕和:無從改變的你的一生
2017年5月,是枝裕和的電影原著小說《步履不停》中文版出版。
2017-06-20
-
阿倫特的“朋友圈”:二十世紀的智識生活史
親情、友情、愛情,如何塑造出20世紀最重要的女性政治哲學家?《愛這個世界:漢娜·阿倫特傳》的作者伊麗莎白·揚·布魯爾是阿倫特生前的學生和朋友,這部“哲學傳記”通過對阿倫特的“朋友圈”的介紹,勾勒出二十世紀智識生活的面貌。
2017-06-20
-
曾艷兵:卡夫卡與中國當代文化
去年7月3日和6月3日分別是卡夫卡誕生133年、去世92年的紀念日,算不上一個特別隆重的紀念日,比起逝世400周年的莎士比亞和塞萬提斯來,有關卡夫卡的紀念活動看似悄然地小范圍地進行。
2017-06-19
-
布爾加科夫:被埋沒的俄羅斯文學大師
“假如像布爾加科夫和普拉東諾夫這些作家的作品,寫完后就能和讀者見面的話,我們所有人的思想就會比現在不知要豐富多少倍了。
2017-06-19
-
又吉直樹:從搞笑藝人到小說家
提到當代日本作家,中國讀者最先想到的也許是村上春樹、東野圭吾,年輕一代的還有青山七惠。
2017-06-15
-
黑塞傳記作者:他追求自由又渴望秩序
1962年8月9日,赫爾曼·黑塞逝世。
2017-06-12
-
庫切與布克獎:“與時間面面相覷”
J.M.庫切 《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 庫切新作《耶穌的校園時光》 他的臉朝著過去。
2017-06-12
-
麥克尤恩談《堅果殼》:我希望子宮里面的那位是莎士比亞
《堅果殼》 《堅果殼》是一本與《兒童法案》非常不同的書,也與您過去二十多年來的作品很不同。
2017-06-06
-
哲邁勒?黑托尼:埃及小說新旗手
納吉布·馬哈福茲的繼承人 埃及,作為非洲重要的國家,其地理位置與土耳其橫跨了歐洲和亞洲很相似,它是橫跨亞洲和非洲兩個大陸:埃及的非洲部分緊靠地中海東南部,而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則屬于亞洲大陸的西南角,東側,以紅海為界與西亞的沙特阿拉伯接壤。
2017-06-06
-
英國作家珍妮特·溫特森:很多人雖然年齡漸長 可生命卻毫無發展
58歲的珍妮特·溫特森站在上海建投書局頂層的露臺上,她的面前是黃浦江的江景,有渡輪在水面上緩緩駛過,江的對面是浦東,燈光彌漫,東方明珠在她的右斜前方不停變換著色彩。
2017-06-05
-
布朗肖:一個影響了整個法國當代思想界的神秘失蹤者
布朗肖 他是法國哲學 他是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最迷戀的作者之一,閱讀其作品的體驗,福柯稱之為“既誘人又惱人的甜蜜”,這樣的經歷構成了??滤f“逃離哲學”的一種途徑。
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