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麗·勞森:55歲出版第一部小說,深入人類精神的荒野
烏鴉湖畔的愛與遺憾 在加拿大往北再往北,有一個名叫烏鴉湖的地方。
2023-08-22
-
他既是講故事的人,又是思想者 既是小說大師,又是預言家
伊塔洛·卡爾維諾(1923年-1985年)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卡爾維諾都不曾意識到,他已經老了。
2023-08-18
-
學者談昆德拉新書:“不標準”使他成為世界大家
今年7月,米蘭·昆德拉在法國去世。
2023-08-15
-
森村誠一:前嫌可以捐棄,教訓必須記取
日本著名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家和歷史作家森村誠一因肺炎不治,7月24日凌晨在東京一家醫院平靜去世,享耆壽90歲。
2023-08-10
-
馬丁·瓦爾澤:在現場中心或逃之夭夭,他都影響著德國文學
德國作家馬丁·瓦爾澤在94歲生日之前出版了一本隨筆集,名為《語言的葉子》,他如此詩意地描述了自己的離世,“我不為自己辯護。
2023-08-10
-
林芙美子:為人的悲哀,就像漂泊無依的浮云
1945年,日本戰敗后不久,作家林芙美子在寫給川端康成的明信片中寫道:“很欣慰從此可以寫不說假話的好作品了。
2023-08-08
-
“冬天的短篇小說”
英格維爾德·H·里肖伊(Ingvild H.Rish?i)是當今挪威文學界耀眼的新星。
2023-08-04
-
“遇見”帕慕克
“每個小說家都擺蕩在不斷彰顯自我與隱藏自我之間” 和很多人一樣,我最初認識奧爾罕·帕慕克,是因為他的《我的名字叫紅》,這也是他最早被引進中國大陸的作品。
2023-08-04
-
米蘭·昆德拉九十四歲客逝他鄉
捷克斯洛伐克出生的法國和捷克存在主義小說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7月11日下午在巴黎第七區一條小巷盡頭的公寓內去世,享耆壽94歲。
關鍵詞:  米蘭·昆德拉2023-08-01
-
曹文軒:米蘭·昆德拉使我們對小說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米蘭·昆德拉,捷克作家,俄國人侵占布拉格之后移居法國。
2023-08-01
-
作家貝蒂娜:“她比歌德更偉大”
貝蒂娜·馮·阿尼姆(Bettina von Arnim,1785-1859)是德國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被譽為“德國第一位現代女性”。
2023-07-31
-
譯者黃燎宇:馬丁·瓦爾澤擁有藝術魂、英雄魂與民族魂
據外媒7月29日報道,德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馬丁·瓦爾澤去世,享年96歲。
關鍵詞:  瓦爾澤2023-07-31
-
米歇爾·圖尼埃:在萬事萬物深處,有一條魚在游
一 米歇爾·圖尼埃是一位很容易被貼上標簽的法國當代作家:德國、哲學、神話、寓言。
2023-07-24
-
紀念米蘭·昆德拉:在“無謂的盛宴”中告別
尋找完美賦格曲 2023年7月11日,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2023)因久病逝世,享年94歲。
關鍵詞:  米蘭·昆德拉2023-07-21
-
《不知歸處》:茨威格的流亡與人生
1941年7月陽光燦爛的一天,克勞斯·曼在紐約第五大道遇到了茨威格。
關鍵詞:  茨威格2023-07-20
-
莎翁為什么不能是莎婆?
《莎士比亞是女人及其他異端》 莎翁到底是誰? 果真是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也沒有貴族背景的威廉·莎士比亞,還是弗朗西斯·培根、克里斯托弗·馬洛或第17代牛津伯爵愛德華·德維爾,甚至一位更不知名的意大利女詩人? 為什么英國文化界對他的身世如此諱莫如深? 33歲的美國記者和文學評論家伊麗莎白·溫克勒(Elizabeth Winkler)不久前出版新著,捅了一下莎學馬蜂窩。
2023-07-19
-
一片一片,拾起米沃什的“殼”
切斯瓦夫·米沃什 Czeslaw Milosz (1911—2004) 波蘭作家,翻譯家,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2023-07-18
-
米蘭·昆德拉教會我的……
“我們經歷著生活中突然降臨的一切,毫無防備,就像演員進入初排。
關鍵詞:  米蘭·昆德拉2023-07-17
-
與福爾摩斯共進退
文學史上不少作家與筆下的人物榮損與共,有些作家與人物之間相愛相殺,比如伊恩·弗萊明與他創造的詹姆斯·邦德。
2023-07-17
-
米蘭·昆德拉之于中國的意義和影響
一個中歐小國的作家,受到中國人如此長期的關注、談論,似乎已經超出了文學的范圍,與中國當下語境發生了一種關系。
關鍵詞:  米蘭·昆德拉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