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繆爾看生態文學的影響力
過去,我們對生態文學的研究,偏重于它的生態美學價值和文學意義,卻忽略了它對政治的影響和對自然保護運動的影響,這是不應該的。
-
70年,由科普愛上科學
《十萬個為什么》第一版 資料圖片 李四光、竺可楨等科學家為《十萬個為什么》撰寫的手稿。
2019-10-04
-
科幻小說中的AI與宗教想象
當AI遇到宗教 AI與宗教的關系,是一個有趣的難題。
-
再讀金濤《暴風雪的夏天——南極考察散記》
1984—1985年,中國南極科學考察隊打破艱難險阻橫渡太平洋,來到南極,歷時半年,在地球最南端的冰雪世界里升起了五星紅旗,揭開了中國首次南極考察的序幕。
2019-09-24
-
從愛倫·坡《阿瑟·戈登·皮姆歷險記》到凡爾納《冰上的斯芬克斯》
此時我們沖進了那道瀑布的懷抱,一條縫隙豁然裂開來迎接我們。
關鍵詞:  《阿瑟·戈登·皮姆歷險記》凡爾納愛倫·坡2019-09-23
-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簡史
原標題:回顧與展望——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簡史 一、萬事開頭難 2005年12月,由我、吳顯奎、吳宗文籌資,我、松鷹和何定鏞在澳門注冊,創立了世界華人科普協會以后,我就開始籌備建立世界華人科幻協會。
-
未來之后,仍是未來:評《未來》
《未來:人類的征途》 作者:今何在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年7月 《未來:人類的征途》是作者創作近20年完成的一部科幻小說,作品以時間為軸,以宇宙為卷,創造出一個波瀾壯闊的新世界、大時代。
-
金濤:我關注人生
金濤,1940 年生于安徽黟縣,高級編輯、科普科幻作家、新聞記者,曾任《光明日報》記者部主任、科學普及出版社(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四屆、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兼科學文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科幻是什么,我們真的知道嗎?
今年可以說是科幻大熱的一年。
-
王晉康《宇宙晶卵》:科幻文學的中國表達
距離1993年王晉康的科幻處女作《亞當回歸》發表已經有26年了,在這26年中,王晉康共獲得中國科幻大獎銀河獎15次,《科幻世界》主編姚海軍曾說過“不知道是《科幻世界》造就了王晉康,還是王晉康造就了《科幻世界》”,這些都足以說明王晉康在科幻文學方面的創作實力與他在科幻文學界的重要地位。
-
科幻文學的中國表達
距離1993年王晉康的科幻處女作《亞當回歸》發表已經有26年了,在這26年中,王晉康共獲得中國科幻大獎銀河獎15次,《科幻世界》主編姚海軍曾說過“不知道是《科幻世界》造就了王晉康,還是王晉康造就了《科幻世界》”,這些都足以說明王晉康在科幻文學方面的創作實力與他在科幻文學界的重要地位。
-
千年之問: 人類為什么始終走不出 "黑暗森林"?
《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究竟屬于什么學科的研究領域?葉文潔的女兒楊冬在對物理學的質疑中自殺,葉文潔卻建議羅輯去建立一門“宇宙社會學”,而在整部小說的結尾處,關一帆又在描述一種“宇宙學”。
-
吳飛: 人性惡的極限究竟在哪里?
《三體》第一部,貫穿小說的明線,是主流人類社會偵破地球三體組織背叛地球之罪,逐漸使三體危機呈現在世人面前。
2019-09-11
-
王晉康:《宇宙晶卵》寫的是廣義生命
作者簡介 王晉康 一九四八年生,石油系統高級工程師,中國作協會員,中國科普作協會員、副理事長,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名譽會長。
-
宋明煒:未來有無限的可能
五年以前,復旦大學的陳思和老師與哈佛大學的王德威老師聯合主持召開了新世紀十年文學研討會。
-
牽線木偶的群戲
《世界的誤算2:生而為人》 作者: 宋釗 新星出版社 2019年4月 叢書:幻象文庫 “新人類”洛奇在獲救之后與女友瓦麗搬入傳統人居住的“公社”,開始過上沒有虛擬現實的真實生活。
-
科幻電影中的時代癥候探析
摘要: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焦慮”這一精神狀態成為許多人的心理常態。
-
科幻小說創作隨筆
一、科幻是關于變化的文學 比較古代人類與現代人的精神世界,最大的差別可能就是對未來的感覺。
-
套路化的反烏托邦:《世界的誤算》評論
《世界的誤算:完美缺陷》 作者: 宋釗 新星出版社 2017年11月 叢書:幻象文庫未來,社會生活已經被虛擬實境及人工智能徹底改變,男主角洛奇長期與名叫愛麗絲的虛擬愛人相處,深陷虛擬生活之中無法自拔。
-
“天問”的答案
2000多年前,屈原曾發出了激情但有失稚拙的“天問”,表達了他對大自然的好奇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