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文化 不破不立
過往科幻作品中,眾多令世人驚嘆的奇思異想,已隨著時間流逝由遙不可及變為朝夕日常,想象與現實的“破壁”往往近在咫尺,許多曾經超前的設定當下的受眾也“見怪不怪”。
2019-12-01
-
劉慈欣與《三體》背后的故事
北京時間2015年8月23日,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頒獎典禮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舉行。
-
科學之源始于凝望星空
科學之源始于凝望星空。
關鍵詞:  科普2019-11-27
-
2019,復活“鴻蒙”
“鴻蒙”,對于熟悉中國古典文學的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
-
《荒潮》:科幻視角下的生態觀照
《荒潮》的故事源起于中國南部沿海小鎮硅嶼的電子垃圾污染問題。
關鍵詞:  《荒潮》2019-11-27
-
中國科幻:熱潮之下“暗流涌動”
當地時間2019年9月5日,德國柏林,新的未來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它拋給公眾一個問題,即人類未來將如何生活,并通過展覽帶領公眾尋找答案。
-
當代科幻的位置:遺骸、幻境或未來之鄉
在我的印象當中,中國科幻還是一群熱愛者的小圈子、一個“用愛發電”的小小群體。
-
王瑤《未來的坐標》:“美麗新世界”還是“大同世界”?
摘要:自1970年代以來,中國科幻小說中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對數碼技術的想象。
-
敬畏頭頂的星空,探索未知的世界
《三體》作者劉慈欣 《三體》最初在2006年的《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 系列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英文版《三體》 《三體》藝術插畫 舞臺劇《三體》劇照 2006年,山西娘子關電廠的工程師劉慈欣在業余時間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志連載,很快受到科幻迷的熱烈追捧。
2019-11-15
-
科技驚悚小說,三幕劇,還是美???
《極度拖延》 作者:相非相 新世界出版社 2019年4月 《極度拖延》出版于2019年4月,小說講述了一個海歸青年目睹自己的哥哥跳樓自殺,在驚覺自己以及周邊人也染上了跟哥哥一樣的這種名為“極度拖延癥”的怪病后,他對哥哥的自殺謎團展開了追查…… 科幻 or 懸疑? 在小說中,“極度拖延癥”跟劇中其它諸如“草莓”“SSEA”“LSEA”“6S6S”等等的科幻涉及的設定,它們對小說的主要功能只是為小說的懸疑層面服務。
2019-11-13
-
寶樹與吳飛對話《三體》的哲學:在黑暗森林中探索生命深度
【寶樹按】大約兩個月前,有朋友告訴我,北京大學教授吳飛寫了一部《三體》的哲學解讀,頓時大感“打破次元壁”的驚訝。
-
沒有太空爆炸的科幻小說,也是充滿戲劇性的世界
盡管科幻小說《中央星站》被業界譽為“一部真正的賽博朋克小說”,獲得2017年坎貝爾獎“最佳科幻小說”等科幻獎項,但其作者,以色列科幻作家拉維·提德哈卻否認了這是一部很硬核的科幻作品。
-
將科普還原為大眾本色
電視節目創新是當代中國電視人面臨的緊迫而艱巨的歷史任務。
-
施戰軍:科幻文學具有科學之核、文化之核、生命之核
非常感謝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對我的熱情邀請,也讓我對科幻文學有了更深的理解。
-
弗朗西斯科·沃爾索:一種新的科幻類型——太陽朋克
關于太陽朋克目前有不同的定義,它試圖回答并體現可持續文明的樣貌,我們如何才能抵達目的地等問題,這樣一種運動幫助我們共同應對世界面臨的一些問題。
-
劉慈欣:大力發展兒童科幻和科普型科幻 避免把美國科幻衰落的原因當成經驗汲取
本文是劉慈欣在第三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年會暨科幻作品學術論壇上的發言 很高興看到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在一年里為國內科幻文學的發展做了大量工作。
關鍵詞:  劉慈欣2019-11-03
-
《詭秘之主》:蒸汽朋克嫁接克蘇魯
《詭秘之主》 作者:愛潛水的烏賊 首發:起點中文網 狀態:連載中(337萬字) 2019年起點中文網最受關注的網絡小說,毫無疑問是白金大神“愛潛水的烏賊”(以下簡稱“烏賊”)創作的《詭秘之主》,它已經拿下了3月、4月、6月和8月的月票榜第一,眼看就要再拿到9月份的月票第一。
-
從“垃圾圍城”到“塑料王國”
《固體海洋》 作者:灰狐 萬卷出版公司 2018年10月 在近海的某小漁村里,一個夭折的嬰兒被發現脊椎變形,體內生長出許多紫黑色的怪異肉瘤。
-
嵌套與輪回
《亡靈》 作者:韓松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8年5月 韓松的作品通常被視為反烏托邦小說:風格上極具個人特色,擁有后現代特質的、對人類狀態的癥狀式書寫,在建構上揭開了中國現實的鬼魅內層。
-
大自然大情懷大科普
安徽美術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的《劉先平大自然文學畫館》叢書共有五本:《麋鹿找家》《愛在山野》《誰跟蹤誰》《追蹤雪豹》《尋找大樹杜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