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普作協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工作委員會成立
人間五月芳菲盡,科學繁花始盛開。
2018-06-19
-
昌吉市首屆科普共享閱讀周暨科普作家進校園活動啟動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專家、科普作家王省在講座后與同學們合影 國家動物博物館講師、科普作家王玉婧給同學們講動物的故事 6月11日上午,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國科普作協等單位協辦的“科普共享閱未來”昌吉市首屆科普共享閱讀周暨科普作家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昌吉一中舉行。
2018-06-14
-
青少年科普科幻創作征文活動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8年6月9日、10日,由北京市海淀區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協辦的“青少年科普科幻創作征文活動研討會”在京順利召開。
2018-06-13
-
揭開科幻文學小說創作的謎面
黃韻瑩 攝 2018年5月26號下午2時,“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科幻文學創作工作坊第二課開講。
2018-06-11
-
卡梅隆“不務正業”,實際卻在傳承科幻文化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海報,正在思考科幻的卡梅隆。
2018-06-11
-
劉慈欣科幻小說成高考題 科幻教育資源還需下沉
6月7日,2018年四川高考(全國卷Ⅲ)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后,多名考生表示有點興奮。
2018-06-09
-
“2018年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科普創作評論首期培訓結束
5月8日至30日, “2018年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首期科普創作評論培訓班在清華大學舉行。
2018-06-07
-
集齊25位科學大咖 《未來架構師》引領科普閱讀新體驗
中國首檔大型探索未來互動演講節目《未來架構師》近日推出深度閱讀版。
2018-06-06
-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2018年會征文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普作家協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各專業委員會、各單位(個人)會員及科普創作愛好者: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擬于2018年12月下旬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2018年會暨七屆四次理事會。
2018-06-01
-
“AI+人文學”擦碰新火花
日前,由深圳市計算智能重點實驗室、南方科技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科學中心聯合主辦的“人工智能時代的技術與人文:跨學科對話”學術研討會在深圳舉行。
2018-05-31
-
從攝影指導到科幻作家,她如何完成“跨界”?
“創作靈感是從痛苦中來的。
2018-05-31
-
必須警惕“人工智能萬能論”,科技烏托邦不是人類的未來
引言 算法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迷思。
2018-05-30
-
人工智能時代,誰能控制賽博空間?
引 言 “人工智能”(以下簡稱AI)一詞既在技術層面使用(工具、客體),也逐漸在道德與法律主體意義上進行討論。
2018-05-30
-
周志華:在人工智能領域激蕩理想
周志華創建的LAMDA已成為國際知名研究團隊,是國內希望研讀機器學習的學生向往之地。
2018-05-30
-
美國“技術宅”合成視頻挑戰好萊塢潛規則
幾段將 《復仇者聯盟》《饑餓游戲》《攻殼機動隊》等好萊塢大片主演替換為亞洲面孔的合成視頻近日在美國社交網絡走紅,再次引發公眾對好萊塢演員多樣性問題的討論。
2018-05-30
-
“從學術到科普創作分幾步”主題沙龍舉辦
從科研到科普并不是簡單地符號轉化,如何將晦澀的學術內容轉化成大眾能夠接受的表現形式?各學科的普及方式能否有共性?怎樣能讓公眾持續關注科學事件?2018年5月24日,由中國科普研究所、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協會科技記者與編輯專業委員會、北京卓眾出版有限公司承辦,北京科學技術期刊學會協辦的2018年第八期“繁榮科普創作 助力創新發展”系列沙龍之“從學術到科普創作分幾步?”專場在京舉行。
2018-05-29
-
2018年科普文創項目——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創作選題公布
2018年5月8日至25日,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擔的“2018年科普文創項目——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組織開展了創作選題征集工作。
2018-05-28
-
繼下棋、寫作之后,人工智能開始接近人類歌手水平
“人工智能搶走人類工作的涵蓋面非常大,目前趨勢看來,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某些創造性的工作、人與人打交道的工作不會被搶走。
2018-05-28
-
首屆亞太科幻大會:中國科幻在迅速崛起,看它如何走向世界
5月19-20日,首屆亞太科幻大會(APSFcon)在位于北京的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行。
2018-05-25
-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老科普作家沙龍暨協會成立40周年紀念活動啟動會在京召開
2018年5月23日,適逢“全國科普創作座談會”召開四十周年之際,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老科普作家沙龍暨協會成立四十周年紀念活動啟動會在京召開。
201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