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科幻創作征文活動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8年6月9日、10日,由北京市海淀區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協辦的“青少年科普科幻創作征文活動研討會”在京順利召開。會議圍繞開展“科普科幻創作征文活動”和“區域科幻人才培養”進行了研討交流。會議由海淀區科協副主席凌麗和《科普時報》總編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專家委員尹傳紅共同主持。海淀區科協常務副主席李云飛、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凌己、科幻作家凌晨、超俠、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副主任兼秘書長王衛英、科幻教育專家周群、清大紫育品牌運營總監陳柳岐、《科普創作》雜志執行編輯姚利芬、北京青年政治學院講師王玥等近二十位科普科幻創作與評論界專家與學者參加了會議。
與會專家就青少年科普科幻創作征文活動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尹傳紅建議要擴大征稿的范圍和來源,要邀請業界著名創作者或評論者參與評審。王玥建議要邀請相關單位聯合舉辦,要多渠道組織。王衛英建議要加大宣傳力度,并注重評獎后的推廣工作。超俠建議要在活動的題目上下功夫,體現主題但又有吸引力給人印象深刻的活動名稱。周群建議要與各學校直接對接,動員學校教師和學生積極參與。李凌己建議要找一個在名稱上能跨越地區可覆蓋全國的合作單位聯合舉辦。
區科協常務副主席李云飛對研討會進行了總結。李云飛指出,近日的中美貿易沖突暴露了中國的短板,雖然我國科技飛速發展,但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其原因就是中國缺乏創造活力,不太重視自然科學創新。中美貿易沖突是表象,背后是科技創新的競爭,更是創新人才的競爭。李云飛表示,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區,海淀區應利用資源優勢,培養更多科技創新人才;科幻是培養創作力和想象力的有力抓手,通過科普科幻征文,鼓勵青少年發揮想象,可以培養其創造力,為國家培養更多未來的科學家和科技創新人才。為此,李云飛對活動提出了六點要求:一是科普科幻征文活動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服務于我國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二是要充分利用海淀區的資源優勢,為參賽者和獲獎者提供更多服務,除頒發榮譽證書,發表、出版作品外,還可提供參觀、研學、培訓、推薦給名校招生部門等;三是要加強宣傳推廣,如召開新聞發布會等;四是要針對知名學校重點發動;五是題目要有高度;六是聯絡其他單位聯合舉辦,并邀請企業贊助,爭取將征文辦成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有利于激發青少年想象力、創造力的活動。
與會專家還就科幻創作基地的發展工作進行了討論。與會專家還參觀了樸樂樸兒童農場。“樸樂樸”意為“在樸素中發展樸素之美”。農場將各種趣味科普活動融入兒童種植教育,讓兒童零距離學習蔬菜知識,體驗蔬菜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