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玉棟:從鄉土文學到兒童文學, 思想和精神高度決定作品品質
原標題:從鄉土文學到兒童文學,劉玉棟: 思想和精神高度決定作品品質 劉玉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首批齊魯文化英才。
2017-03-21
-
沈習武:以“敬仰”的心態對待動物及其他
動物是我們人類的伙伴,可是,隨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不斷貪婪攫取,一個又一個伙伴離我們而去,一些物種永遠滅絕了。
2017-03-20
-
王勇英:自然和生命的密碼,恰好被我打開了
王勇英,生于1977年,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委會委員,第六屆魯迅文學院兒童文學作家高級研修班學員。
2017-03-15
-
那時候讀的那些書
自打做童書編輯以來,我總是把自己劃入從未正經接觸過兒童文學的一類人。
2017-03-15
-
內蒙動物文學作家黑鶴:"我是被寫作拯救的草原娃"
“我是被寫作拯救的草原娃” ——內蒙動物文學作家黑鶴為廣西小讀者講寫作 黑鶴講寫作并演奏口弦琴。
2017-03-13
-
一顆童心到永遠
蔣風 眼前的蔣風,一頭白發,腰板挺直,笑聲朗朗。
2017-02-28
-
丁亮:創作一旦慢下來,靈感就沒了
這段日子,“熊大熊二”又火了。
2017-02-16
-
頗具詩人氣質的兒童作家洪汛濤
中年時期的洪汛濤 編者按: 2017年2月15日,全國首屆“我們與你在一起”大型詩歌公益活動表彰會將在浙江省浦江縣舉行。
2017-02-14
-
導演張之路:科學與情懷都很重要
原標題:霹靂貝貝長大了 當年的讀者去哪兒了 導演張之路:科學與情懷都很重要 時隔30年,兒童文學作家張之路帶著《霹靂貝貝》系列的第二部《霹靂貝貝:乖馬時間》歸來。
2017-02-07
-
張煒:兒童文學是文學的核心
【摘要】兒童文學不僅不是一種文學初步,而且還是整個文學的入口、基礎,甚至是核心。
2017-02-07
-
“八十童子心,襟懷孺子牛”
“發哥” 80歲了。
2017-02-06
-
張之路:我的童年并非虛無
當我把《吉祥時光》的書稿交給編輯的時候,我發現還有許多東西沒有寫。
2017-01-25
-
賴松廷:呈獻有滋有味的兒歌大餐
賴松廷 賴松廷,1940年生于四川德陽,195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2017-01-20
-
梅思繁:文學與血脈的雙重傳承
由梅思繁創作的《爸爸的故事》,今年獲得了多家單位年度好書的青睞。
2017-01-20
-
霞子:科學童話,有夢想就有奇跡
原標題:科學童話:有夢想,就有奇跡 霞子希望,通過這些童話故事,不僅能讓孩子們獲得知識,也能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精神上的啟迪。
2017-01-19
-
孫建江的獨特“身份”:跨學科視閾推進兒童文學研究
以兒童文學理論研究者的出身進入少兒出版領域,在童書出版的文化行為中實踐自己的理論觀念,出版視界的逐步開闊不斷反哺其理論的路徑與方法,這就是孫建江的獨特“身份”。
2017-01-16
-
金朵兒:“十度空間”與魯院生活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還沒反應過來,時光之箭已射向魯30結業之靶。
2017-01-12
-
薛濤:走在“正確的”兒童創作道路上
原標題:兒童作家薛濤談新作 北京圖書訂貨會1月12日開幕,在12日和13日即將舉辦的各類新書發布會名單上,青島出版社的兩部與兒童有關的新書引人關注。
2017-01-12
-
作家曹文軒談兒童文學:有利于彌補兒童的審美缺失
“人類有創造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后天培養最主要。
2016-12-28
-
大手牽小手,小手也要牽大手
采訪者:喬燕冰 被訪者:梅子涵 現在的兒童文學市場讓創作者亦喜亦憂。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