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尋傳統之韻,奏響當下之聲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以下簡稱“湘少社”)始終以服務社會、以書育人為己任,以出版富有文化內涵的高品位少兒讀物為目標,引導少年兒童追求真善美。
2024-04-30
-
筆墨傳薪,風雨兼程
未來出版社自1984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為少年兒童提供豐富多樣的圖書產品。
2024-04-30
-
在幻想世界尋找愛與善
陜西文學新秀、“90后”作家范墩子這幾年一直在探索,他的許多作品,呈現了其在創作領域的多維思考。
2024-04-28
-
愛與自然的“良藥”
已故兒童文學理論家劉緒源先生曾提出“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即愛、頑童和自然。
2024-04-28
-
兒童文學是一種值得認真對待和思考的文學
加拿大學者佩里·諾德曼的《兒童文學的樂趣》是當代西方兒童文學學術領域廣有影響的一部重要著作,其英文原著第一、二版分別出版于1992年和1996年;簡體中文版由譯者陳中美根據諾德曼與梅維絲·雷默合作修訂、2003年出版的第三版譯出,2008年12月由上海的少年兒童出版社首次出版。
2024-04-25
-
在兒歌世界中詩意地棲居
如果要培育孩子良好的語感能力,幼兒期兒歌的閱讀與吟誦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024-04-22
-
胡繼風《云朵上的爸爸》:揭開謎團,真相是愛的星辰大海
《云朵上的爸爸》,胡繼風著,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23年12月 讀胡繼風的新作《云朵上的爸爸》,我走入作者精心設置的情境之中,和書中主人公以及周圍的人同頻共振,設身處地動了真情實感,心熱眼濕,情緒難平。
2024-04-22
-
馬三棗《慈江雨》:大家不曾知道的援朝支教故事
《慈江雨》,馬三棗著,希望出版社,2023年7月 兒童小說《慈江雨》以抗美援朝為大背景,以真人故事為素材,把一個久遠的戰爭題材,用一種新的“微現實”的表達方式呈現出來,展示了大家不曾知道的教育界援朝支教的故事。
2024-04-22
-
網絡時代與“新兒童文學”的可能
在網絡時代到來之前,兒童文學的生產傳播機制就較為成熟。
2024-04-22
-
知識論視域下的中國兒童文學評價
在以往的兒童文學研究中,對于兒童文學知識的界定存在著“描述性”與“結構性”兩種研究路徑。
2024-04-21
-
水鄉孩子的“文化抗戰”贊歌
“偶爾,會有一只螢火蟲在黑暗中飛起來,從這兒飛到那兒。
2024-04-15
-
聽,風吹過的聲音
《聽風村》基于作家在貴州支教的真實經歷創作,以詩意的筆觸觀照留守未成年人的生存境遇與心靈圖景。
2024-04-15
-
李白至死是少年
年少時,讀李白,讀的是他的瀟灑恣意,讀的是他的痛快。
2024-04-13
-
從《江水清清到我家》看兒童文學的技術性支持
作為一名成人文學作家,我不曾有兒童文學的創作經驗,一是因為原本的創作計劃就已經排得很滿了,二是我一直認為兒童文學絕不是成人文學的“低配”,它有其嚴格而苛刻的獨特性,首先你需要對少年兒童的心理有深刻的洞察,對兒童的性情有深入的研究,對兒童的語言有準確的把握……寫好兒童文學作品絕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因此雖然有不少出版社邀約,但我一直不敢動筆嘗試。
2024-04-12
-
王宜振兒童詩歌創作論
王宜振被兒童文學評論界譽為“西北的笛王”、“中國當代兒童詩的第三座藝術高峰”。
2024-04-12
-
從神秘的恐龍故事中尋找希望與信念
在喜馬拉雅平臺,“武蘿阿姨”是個廣受家長、孩子們喜愛的主播。
2024-04-10
-
筆下流淌的是淮河水,胸中涌動的是故鄉情
因為是同鄉,也是文友,徐貴祥的作品我幾乎都讀過。
2024-04-10
-
薛濤:往返于山居和心靈的行者
2022年尋常的一天,薛濤開車從沈陽回營口,沒注意工作群的新消息。
2024-04-09
-
專訪 | 方衛平:我們準備好,直面當代兒童生活的復雜性了嗎
“當我們談論當下的兒童文學創作時,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在童年生態發生巨大變化的現在,我們的兒童文學不能固步自封。
2024-04-08
-
解讀“國際安徒生獎”,全球兒童在此共同成長
隨著繪本畫家蔡皋入圍2024年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短名單的消息發布,中國童書界對今年國際安徒生獎最終結果充滿期待。
2024-03-30